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未來世界:傳感器編織的物連網

作者:巫曉凌
來源:中華工控網
日期:2009-09-09 08:41:34
摘要: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即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而將來,網絡將是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物聯網也叫傳感網,它的運用可大到軍事反恐、城建交通,小到家庭、個人。
  “物聯網”是什么?“就是你買樓時,坐在家里,就能知曉目標樓盤的早晚噪音情況、日照時長、地基牢固程度等,還能監控到整個建設過程。未出門時,就能掌握目的地溫濕度、交通情況以及實地三維場景等。”日前,記者在中科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聽到了這樣幾個生動的例子。  

    “從信息處理到信息傳播再到信息傳感,信息發展越來越進入物質領域。”近日,溫總理在無錫新區的這番話,揭示了“物聯網”時代的特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奧巴馬就職后對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發展戰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戰略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物聯網。  

    生活方式將從“感覺”跨入“感知”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即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而將來,網絡將是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物聯網也叫傳感網,它的運用可大到軍事反恐、城建交通,小到家庭、個人。“如果在家庭中布置傳感器,在外地就能知曉家中各角落的情況,如果在人體上布置傳感器,醫院就能隨時了解其健康狀況。”研究院院長劉海濤先生透露,當物聯網與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網相連,就可隨時隨地全方位“感知”對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將從“感覺”跨入“感知”的階段。  

    中國物聯網技術已走在國際前列  

    曾是航天技術領域出身的劉海濤,早在1999年就開始著手研究傳感網技術。“當時我給它起名叫微系統信息網,在研發了幾年后,他發現國際上與他同步在研究此技術,并給予了一個新名詞――‘傳感網’或‘物聯網’。”至今,他在上海的一個研究所還保留著“微系統”的名字,“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國并沒有跟隨外國的腳步,這是我們的原創。”  

    目前,中國的物聯網技術已走在了國際的前列,并與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而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能實現物聯網產業化的國家之一。  

    把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放在無錫  

    如今劉海濤將位于上海的研究院總部搬到了無錫。“園內有美新半導體、中星微電子等一流的傳感器公司,又有國內最高水平的中國電信數據中心。”擁有一流的物聯網上下渠道及相關產業,使劉海濤對無錫傳感網產業化發展的前景非常看好,僅今年半年,該院簽下了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世博會兩大各幾千萬元的防入侵傳感網建設訂單。“這只是開始。”美國曾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業務量與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業務量相比,將是30:1的差距。  

    日前,無錫市政府與北京郵電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為無錫再添一家傳感網技術研究院。隨后,東南大學傳感網絡技術研究中心、中移動物聯網研究所等,將陸續進駐無錫新區。現在新區太科園正在規劃以傳感網技術研發、設計為主的傳感網創新園,承接傳感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的傳感網產業園,以及匯聚傳感網專業運營商、信息服務商等的物聯網信息服務園。無錫首個傳感網園區和傳感網體驗式主題公園,不久也將在太科園誕生。同時,無錫機場防入侵傳感網絡系統、太湖水質監測無錫傳感網絡系統等示范工程將在近期啟動建設或完善。  

    “把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即‘感知中國’中心放在無錫。 ”溫總理的這句話,加快了無錫“感知中國”的步伐。(巫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