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將建“漁業安全救助信息指揮系統”
作者:宋杰
來源:蒼梧晚報
日期:2010-05-11 09:01:09
摘要:為了保障更多漁民生產安全,今年5月我市將全面建設“漁業安全救助信息指揮系統”。 漁港信息管理系統由RFID技術實現,主要是加強漁船管理,提高漁業執法水平。漁港信息管理系統計劃在柘汪、石橋、海頭、青口、宋莊、連島、高公島、燕尾、堆溝9個漁港安裝進出漁港信息管理系統。
俗話說“行船走馬三分命”。以前出海作業的漁民遇到風險時沒有通訊設施難以與岸上取得聯系,得不到及時救援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為了保障更多漁民生產安全,今年5月我市將全面建設“漁業安全救助信息指揮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行政指揮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組成。行政指揮系統由市、縣、鄉三級組成,由市指揮中心、5個縣(區)指揮分中心、9個重點鄉鎮基層監管中心組成,職能是負責指揮救助。
信息管理系統由防范信息系統、應急搜救信息系統、漁港信息管理系統組成。防范系統由防碰撞系統實現,預防漁船與商船碰撞,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該系統在秦山島、前三島、東連島、開山島、鹽城、南通等地建設7座AIS基站(凡44.1千瓦以上海洋捕撈漁船、海捕運輸船均安裝AIS船載終端設備),計劃安裝AIS終端 2500套。應急搜救信息系統由衛星系統、雙模系統包括短波、超短波系統、CDMA或GPS系統組成,主要是在發生海洋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時實行緊急定位搶險救助,計劃安裝船載衛星終端500套,安裝雙模終端2000套,凡44.1千瓦以下海洋漁船均配備CDMA手機一部。漁港信息管理系統由RFID技術實現,主要是加強漁船管理,提高漁業執法水平。漁港信息管理系統計劃在柘汪、石橋、海頭、青口、宋莊、連島、高公島、燕尾、堆溝9個漁港安裝進出漁港信息管理系統。
其實,漁業安全救助信息指揮系統并不是新鮮事物,兩年來,被廣大漁民譽為海上漁業生產“保護神”的“救助網”初現雛形就發揮了實效,兩年間救助遇險漁民近百人。
早在2008年之前,市海洋與漁業局就已經對這張“救助網”開展了試建、實驗等工作,目前仍然處于建設初期,但已經在海洋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救助中開始使用該系統,并發揮了作用。僅主管部門有記錄的2008年使用該系統就成功避免兩起漁船事故,救助漁民 18人。2009年配合市海上搜救中心處理突發事件20余起,救助遇險漁民30余人,協調出動海事直升機3次,救助船只及附近商船20余艘。今年一季度,配合市海上搜救中心處理突發事件5起,救助遇險漁民19人。
此次系統全面建設計劃用兩年時間建成。建成以后,工作人員坐在漁業通訊網絡指揮中心,鼠標輕點,就能隨時查閱轄內在冊漁船基本信息資料,掌握出海作業漁船的位置、航向、航速、離指揮中心距離,向海上作業漁船發布氣象災害等預警信息,接收和處置海上漁船報警,統一指揮調度海上作業漁船就近參與救助遇險漁船,實現第一時間救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該系統主要由行政指揮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組成。行政指揮系統由市、縣、鄉三級組成,由市指揮中心、5個縣(區)指揮分中心、9個重點鄉鎮基層監管中心組成,職能是負責指揮救助。
信息管理系統由防范信息系統、應急搜救信息系統、漁港信息管理系統組成。防范系統由防碰撞系統實現,預防漁船與商船碰撞,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該系統在秦山島、前三島、東連島、開山島、鹽城、南通等地建設7座AIS基站(凡44.1千瓦以上海洋捕撈漁船、海捕運輸船均安裝AIS船載終端設備),計劃安裝AIS終端 2500套。應急搜救信息系統由衛星系統、雙模系統包括短波、超短波系統、CDMA或GPS系統組成,主要是在發生海洋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時實行緊急定位搶險救助,計劃安裝船載衛星終端500套,安裝雙模終端2000套,凡44.1千瓦以下海洋漁船均配備CDMA手機一部。漁港信息管理系統由RFID技術實現,主要是加強漁船管理,提高漁業執法水平。漁港信息管理系統計劃在柘汪、石橋、海頭、青口、宋莊、連島、高公島、燕尾、堆溝9個漁港安裝進出漁港信息管理系統。
其實,漁業安全救助信息指揮系統并不是新鮮事物,兩年來,被廣大漁民譽為海上漁業生產“保護神”的“救助網”初現雛形就發揮了實效,兩年間救助遇險漁民近百人。
早在2008年之前,市海洋與漁業局就已經對這張“救助網”開展了試建、實驗等工作,目前仍然處于建設初期,但已經在海洋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救助中開始使用該系統,并發揮了作用。僅主管部門有記錄的2008年使用該系統就成功避免兩起漁船事故,救助漁民 18人。2009年配合市海上搜救中心處理突發事件20余起,救助遇險漁民30余人,協調出動海事直升機3次,救助船只及附近商船20余艘。今年一季度,配合市海上搜救中心處理突發事件5起,救助遇險漁民19人。
此次系統全面建設計劃用兩年時間建成。建成以后,工作人員坐在漁業通訊網絡指揮中心,鼠標輕點,就能隨時查閱轄內在冊漁船基本信息資料,掌握出海作業漁船的位置、航向、航速、離指揮中心距離,向海上作業漁船發布氣象災害等預警信息,接收和處置海上漁船報警,統一指揮調度海上作業漁船就近參與救助遇險漁船,實現第一時間救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