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2009年12月1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指導,知名汽車產業服務平臺-蓋世汽車網(www.gasgoo.com)和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CIAPE)聯合主辦的“2010最具競爭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最具競爭力”零部件百強評選的舉辦是為了能較全面揭示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競爭態勢,并為中國汽車產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做全方位的觀察和考評。截至5月31日評選第一階段結束,共有3000家左右的企業直接申報或被采購商推薦,組委會經過約3個月的初選,約9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入圍下一輪評比。通過調查900多家入選的零部件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蓋世汽車網針對當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進行了重點分析和闡釋。
在此次評選過程中,蓋世汽車網對400多家中外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的采購及技術開發約1000多名專業人士進行的調研發現,外商獨資及合資公司在EMS發動機控制系統、安全氣囊、ABS系統、自動變速箱、高壓燃料泵等系統和部件方面,基本控制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部分產品幾乎全部為外資所壟斷。
然而,除少數技術含量高的領域,本土汽車零部件公司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外,在絕大多數零部件領域里,本土零部件的成長十分迅猛,特別是成本要素在采購決策占據關鍵因素的產品最為突出的領域。主辦方通過分析發現,在70%的零部件產品中,本土企業占據了70%以上的份額,部分產品幾乎全為本土供應商所獨占。如車身零部件、變速箱零部件、剎車片等產品。
此外,本土企業在90%的二級供應市場發展迅猛,并形成全球性的競爭力,既能在中國本土市場上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也能利用好跨國采購的機會進入全球配套體系,最終建立國際化的運營體系,并在全球建立生產、銷售及服務體系,在某一細分市場上獲得全球前三名的地位。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3年左右,隨著各個整車廠的核心供應商越來越趨向于穩定,新進入者仍以二級或三級供應商為主。
這些零部件公司將在未來5年或更多的時間內,將在總成以下級零件細分市場上形成全球性競爭力,不排除少數幾家有望在未來幾年躋身國際級供應商行列。
總而言之,從百強評選初選結果分析來看,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競爭仍處于“春秋戰國”時期。基本上在所有領域,都還存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既有本土與外資公司間的競爭,也有不同區域背景的國際公司之間的競爭,彼此間的相互滲透也在升級,各個領域都有可能廝殺。
不過,在競爭急劇淘汰加速的大環境中,不同領域的供應商正在采取不同的競爭方式,如本土供應商力爭借助低成本優勢“跑馬圈地”,而外資零部件公司則正在“厲兵秣馬”,調整投資計劃,力求通過二級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來抑制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