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物聯打造智慧生活

鹽城水利信息化示范基地揭牌成立

小學生刷卡進校門
中國移動無錫物聯網研究院正式掛牌;中國移動與蘇州市政府簽訂“‘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江蘇移動簽約加入南京市物聯網產業聯盟……物聯網研發在江蘇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江蘇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各方合作,積極在生產、生活、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技術推廣和應用,助力城市信息化建設。
應急防汛智能化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范圍內防汛抗澇形勢嚴峻,全國多個省(區市)更是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鹽城移動創新開發了“智能防汛應急系統”。該系統綜合運用移動通信、衛星遙測、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全程關注汛前、汛中、汛后防汛全過程,除了常規的風力、風向、水位、雨量等數據采集外,更能提供自動預警、方案提醒、災情預測、遠程指揮、實時調度等多種功能,使防汛工作更具全局性。在操作現場,采用TD技術的防汛指揮車,10分鐘內就可到達險情現場,并將視頻圖像實時傳送至指揮中心,利用“精細衛星云圖技術”,系統會自動結合72小時天氣變化,預測并立體顯示災情變化趨勢,幫助防汛人員準確制定應對方案。
淮安移動在與淮安市水利部門合作開發城市防汛水情遙測系統的基礎上,又合作開發“淮安市城市防汛視頻監控系統”。該系統建成后,可通過高清攝像頭采集主城區25座排澇泵站、16個易積易澇地段的水情、雨情、工情、澇情等防汛信息圖像;通過網絡遠程視頻監控與GPRS遠程遙測相結合,水情報警與電子地圖相結合,實現對水情信息的全方位監控,為城市防汛指揮人員迅速分析判斷、綜合調度和決策指揮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民生管理智慧化
江蘇移動積極探索供水、供電、供氣等公共企事業單位的物聯網信息化需求,大力拓展M2M應用,積極推進“智慧民生”建設工作。
在供水行業,揚州移動承建揚州市環保局視頻監控項目,該項目包含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控系統、核與輻射監控系統、機動車尾氣檢測點監控系統,建成后可實現對51個重點污染源、重點環境監管對象、8個主要飲用水源地、8個機動車尾氣檢測點、26個放射源的監控,并通過互聯網實時回傳至環保局視頻監控中心。常熟移動在自來水管網監測點的數據采集終端(RTU或PLC)上植入SIM卡,將采集的水位、壓力、流量、余氯、泵頻等各種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實現監測點數據實時提取,供中法水務公司各部門分析和決策取用。南京移動研發水路監控系統,通過在關鍵點上加裝物聯網傳感設備,將水表讀數等數據通過移動無線通道傳送到自來水公司總監控設備,管理人員實施監控數據,發現異常節點數據立刻安排維修人員及時檢修,實現對管網滴漏情況的實時監控和異常情況快速響應。截至目前,已為自來水公司在近700個關鍵點安裝了遠程傳感設備。
在供電行業,南京移動與方天電力、國電南自、南瑞等單位長期合作,建設電能量采集與運行管理系統平臺,在關鍵電力監控節點安裝物聯網傳感設備。將供電質量數據遠程傳輸至監控中心,進行電負荷監控、防止竊電,并提供遠程抄表功能。截至目前,在供電行業已覆蓋遠程傳感監控點達5900余個。
在供氣行業,南京移動攜手港華燃氣、華潤燃氣等單位共同推進物聯網建設。一方面在氣源監控方面,實現氣流量、氣壓、溫度等各類運行狀態數據的遠程傳感傳送,加強供氣監管力度,防止漏氣、過壓,預防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針對氣源大客戶抄表頻率較高的特點,為其安裝遠程抄表設備,為企業節約大量人力投入和運營費用。截至目前,已安裝監控和遠程抄表設備200余個。
社會關愛智聯化
無錫移動開發的“家庭火災智能救助系統”,充分利用無線傳感技術,在居民家內部署煙火傳感器及緊急救助觸發器,通過GPRS或TD無線網絡接入后臺智能平臺系統。緊急事件發生時,傳感設備將觸發告警或救助信息,通過短信代碼自動發送到預設的親朋鄰居手機、社區服務中心、警務室以及消防巡防車、119火災調度指揮中心,實現住宅火災和緊急事件的遠程智能監控和救助。經測試,從告警觸發到告警短信到達的響應時間小于3秒。首批將覆蓋全市兩萬名70歲以上獨居老人的住所,有效保障獨居老人的安全,今后還將在重要防火單位及普通居民住宅推廣應用。
  南京移動與南京市公安局聯合推廣移動關愛通業務,向社會易走失的老年人、幼年兒童、小學生等弱勢群體,提供安全合法、及時準確、高效便捷的定位監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