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把握新興產業發展機遇 發揮信息業作用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CNII網訊
                        日期:2010-09-17 17:19:54
                    摘要:9月17日,2010年中國通信業高層發展論壇在北京鴻翔大廈開幕,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唐元發表演講,提到要充分發揮信息業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轉型中的作用。
                    
                          9月17日,2010年中國通信業高層發展論壇在北京鴻翔大廈開幕,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唐元發表演講,提到要充分發揮信息業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轉型中的作用。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興受邀參加2010年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本次論壇聚焦“新時期通信業使命、作用和機遇”這一主題,意義非常重大。通信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當前“調結構、轉方式”的新形勢下,通信業既面臨嚴峻挑戰,也擁有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國家明確在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通信業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謀劃新的發展,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就充分發揮信息業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轉型中的作用談點看法。
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每一次經濟危機往往會催生重大科技創新乃至新的科技革命,一些傳統產業難以為繼,一些新興產業應運而生,特別是具有廣泛影響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得以萌生和發展。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后,為了刺激經濟復蘇,世界各國紛紛將希望寄托在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去年9月,奧巴馬政府出臺了《美國創新戰略:驅動可持續增長和高質量就業》方案,僅開發新能源美國就計劃10年投資1500億美元,創造500萬個就業崗位。歐盟推出了《創建創新型歐洲》報告,僅發展綠色經濟就擬投資1050億歐元。日本政府發布了《日本創新戰略2025》報告和“數字日本創新計劃”綱要。全世界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來的步伐。
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巨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2009年下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從后金融危機時期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著手研究科技創新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帶,特別是新興的戰略型產業。因為只有占領科技的制高點,占領新興產業的制高點,才能占領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溫總理在無錫中科院物聯網研究所調研“感知中國”項目之后,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邀請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人士參加,來研究中國的新興戰略型產業。在今年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經濟發展轉型是當前經濟發展中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奪取未來經濟發展新優勢的制高點。目前,國家已明確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把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逐步使我國的經濟和產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二、 信息網絡是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中之重
信息網絡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年2月李克強副總理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講話中指出,要著眼于搶占未來技術和產業制高點,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從當前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向來看,“物聯網”、“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等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產、生活和創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要準確把握這些新技術和新產業的變化方向,明確主攻重點,加強基礎研究,突破核心技術,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為一種極具滲透性與輻射性的通用技術、產業和平臺,信息網絡產業對所有傳統產業和其他新興產業都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擎”。從當前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動向來看,物聯網、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等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產、生活和創新方式。種種跡象表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促使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驅動力就是信息通信業。為應對金融危機,美國提出要在寬帶普及率和互聯網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領先地位,加大對信息傳感網、公共安全網、智能電網等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歐盟提出加快建設全民高速互聯網,實現高速網絡100%覆蓋。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信息技術在驅動了上一輪革命以后,勢頭始終不減,物聯網、新一代寬帶網絡、移動支付、智慧地球、云計算、系統級芯片等新技術和新概念的創新與應用,描繪出新一波商業浪潮,引領世界經濟的又一次跨越。
研究表明,新興信息通信產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件。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7500億元,年增長率將超過30%。未來3年,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復合增長將達到27%。3G技術的推廣將突破移動互聯網網速和資費瓶頸,中國手機網民數將從2009年6月份的1.55億增長到2012年的6億。用戶規模的增長和產業鏈的延伸將帶動應用服務、移動終端、運營商和平臺的蓬勃發展。預計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147.8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3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6%。
去年,國務院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進一步明確了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提出了實施六大工程和相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兩化”融合等振興舉措。今年5月下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厘定為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相關規劃即將于近期出臺,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直指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變革。由于3G產業正式起步,寬帶通信迅猛發展,感知中國構想浮出水面,在新興戰略產業大棋局中,信息通信產業因其成熟度和未來巨大潛力,在七大新興產業中居于重要戰略地位。以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等為代表的信息網絡產業諸多前沿領域,在即將出臺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將積極承擔起“搶占發展制高點”的使命。
三、 信息網絡業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日益顯著
無論是哪一個領域,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的強力支撐。比如,在節能環保領域,將信息技術用于環境監測可控制污染的排放,實現環境的治理;利用傳感器,可實時測試能源利用的情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汽車遠程監控系統”這個名字并不讓人們感到陌生。通過信息技術,此系統可以監測的信息包括車速、蓄電池功率、電壓、電機功率以及車輛歷史數據等40多個參數。駕駛過程中,汽車跟加油站、無線通信基站和其他汽車之間可通過傳感器實現通信。在新能源領域,信息技術將采用控制技術和網絡管理技術,使風力發電與電網更好匹配;太陽能光電方面,進入電纜的數據采集、整理、分析都要采用IT手段。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融合信息技術后的制造過程更加數控化、智能化、自動化,產品附加值將大大提升;波音公司早年在設計757的時候已經實現無圖紙化,未來的新航空也將依賴于更多的數據收集和更好的數據分析處理系統。在生物產業領域,信息技術為海量數據的處理提供了空前高效率的手段,將分散的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信息放到互聯網上進行管理、交流、共享與合作,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各種層次上的生物多樣性信息保存、管理、傳播和利用的重要工具。
同時,信息網絡產業的迅猛發展正帶動著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推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無論是傳統農業、傳統制造業還是傳統服務業,都有一個加快改造升級、提升其水平和競爭力的問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傳統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發揮信息網絡的作用;而工業的升級改造更離不開信息網絡產業的參與,工業組織在研發、制造、物流、售后等環節廣泛應用信息網絡產業技術,可大幅提升管理的深度、廣度、精度,提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與傳統服務業相比,現代服務業更加依靠信息網絡產業技術,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其發展速度很快,對生產的滲透性很強。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并使其在經濟中占據更大的份額,是實現結構調整的一條必由之路。據統計,信息網絡產業對歐盟生產力增長的貢獻率達40%,對歐盟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5%。而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信息網絡產業的發展催生一些新的產業形態,如電子信息、網絡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產生的數字內容產業;生物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融合可能催生生物計算機等。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今年3月在通信運營企業調研時就特別指出,要充分利用3G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近來,很多地方政府密集布局新興產業規劃,都盼望能將“信息網絡”作為戰略支點,發揮其“龍頭”和集群效應,協力帶動新興產業共同進步。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各省區市政府加快實施信息產業重大專項,超前部署,將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大力培育。產業鏈條各個環節更是以極高的熱情傾力推動。IPv6中國下一代互聯網正式商用的序幕已經拉開。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強研究分析,準確把握技術和業務發展趨勢,通過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業務政策,加強對新技術與新業務發展的政策引導、管理和規范,從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方面給予支持,為信息網絡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共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四、 撬動信息網絡產業必須高度重視電信業發展
培育信息網絡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抓住核心問題,選擇關鍵路徑才能有效推進。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再次面臨大規模升級換代的重要機遇,金融危機之后,全球有20多個國家,其中主要是發達國家,已經將國家數字化戰略,尤其是國家寬帶列入其經濟復興計劃,并當作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來定位。在下一代網絡、3G尤其是TD和TD-LTE、物聯網等領域,我國已經初步具備趕超甚至領先發達國家的網絡基礎和競爭實力。近期,信息通信業內不少專家紛紛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言,希望高度重視國家寬帶的建設問題。
寬帶是信息網絡各項技術、業務、應用的基礎和核心。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先期階段,我國已經在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額的資金,也初步見到了拉動效果。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對國家寬帶的人均投入還遠遠不夠,許多網上服務業務,如云計算、物聯網,對帶寬都有相當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的人均帶寬不足,嚴重制約了這些網絡服務業務的開展。推動國家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肯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比如,三網融合的推進,可以視作國家寬帶戰略的一個先聲。統籌各方面資源來建設一個統一的國家級寬帶網絡,不僅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更能夠帶動服務業整體發展。
必須清醒地看到,雖然目前我國的基礎通信能力和服務水平已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甚至還有適度的超前,但著眼于信息化大業,著眼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無論是傳輸能力建設還是深層服務能力建設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給予重視和支持,可能給經濟發展尤其是發展方式的轉變造成新的不適應,甚至是新的瓶頸。
我個人認為,應高度重視信息網絡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從政策、規劃、資金等方面對其進行扶持,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世界產業結構和經濟分工調整的機遇,確立未來若干年內中國經濟新的競爭優勢。
首先,要盡快制定國家寬帶戰略。寬帶建設及其應用的發展程度,一方面關系到各行業轉變發展方式能否得到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關系到一國經濟在全球化競爭中能否最終進入高端環節并確立優勢地位。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我國的國家寬帶戰略,已經勢在必行。要把寬帶發展提到全局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對寬帶發展目標和配套政策措施有系統的籌劃。
其次,要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對電信業的地位、作用給予明確的認識和肯定。在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和市場競爭關鍵的轉型時期,規劃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制定一個高質量的產業發展規劃,首先要明確新時期電信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就像改革開放初期對電信業戰略地位的認識直接導致了大量扶持政策的出臺,從而推動了行業的高速發展一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新時期主基調的今天,重新認識電信業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對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再次,要以多種方式鼓勵信息通信業開展新技術應用創新,鼓勵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更多地采用信息通信服務及應用。這一方面要求信息通信行業自覺地加大技術、業務和商業模式等的創新力度,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像扶持文化創意產業一樣,扶持電信業發展。對于那些在“轉方式”中有著突出作用的信息化應用,應像鼓勵發展節能汽車、清潔能源一樣,以政府采購、用戶補貼等方式進行扶持,這樣既能鼓勵用戶采用和消費信息應用,又能鼓勵電信和信息服務行業積極開展業務創新。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興受邀參加2010年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本次論壇聚焦“新時期通信業使命、作用和機遇”這一主題,意義非常重大。通信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當前“調結構、轉方式”的新形勢下,通信業既面臨嚴峻挑戰,也擁有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國家明確在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通信業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謀劃新的發展,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就充分發揮信息業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轉型中的作用談點看法。
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每一次經濟危機往往會催生重大科技創新乃至新的科技革命,一些傳統產業難以為繼,一些新興產業應運而生,特別是具有廣泛影響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得以萌生和發展。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后,為了刺激經濟復蘇,世界各國紛紛將希望寄托在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去年9月,奧巴馬政府出臺了《美國創新戰略:驅動可持續增長和高質量就業》方案,僅開發新能源美國就計劃10年投資1500億美元,創造500萬個就業崗位。歐盟推出了《創建創新型歐洲》報告,僅發展綠色經濟就擬投資1050億歐元。日本政府發布了《日本創新戰略2025》報告和“數字日本創新計劃”綱要。全世界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來的步伐。
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巨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2009年下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從后金融危機時期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著手研究科技創新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帶,特別是新興的戰略型產業。因為只有占領科技的制高點,占領新興產業的制高點,才能占領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溫總理在無錫中科院物聯網研究所調研“感知中國”項目之后,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邀請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人士參加,來研究中國的新興戰略型產業。在今年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經濟發展轉型是當前經濟發展中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奪取未來經濟發展新優勢的制高點。目前,國家已明確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把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逐步使我國的經濟和產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二、 信息網絡是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中之重
信息網絡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年2月李克強副總理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講話中指出,要著眼于搶占未來技術和產業制高點,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從當前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向來看,“物聯網”、“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等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產、生活和創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要準確把握這些新技術和新產業的變化方向,明確主攻重點,加強基礎研究,突破核心技術,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為一種極具滲透性與輻射性的通用技術、產業和平臺,信息網絡產業對所有傳統產業和其他新興產業都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擎”。從當前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動向來看,物聯網、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等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產、生活和創新方式。種種跡象表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促使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驅動力就是信息通信業。為應對金融危機,美國提出要在寬帶普及率和互聯網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領先地位,加大對信息傳感網、公共安全網、智能電網等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歐盟提出加快建設全民高速互聯網,實現高速網絡100%覆蓋。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信息技術在驅動了上一輪革命以后,勢頭始終不減,物聯網、新一代寬帶網絡、移動支付、智慧地球、云計算、系統級芯片等新技術和新概念的創新與應用,描繪出新一波商業浪潮,引領世界經濟的又一次跨越。
研究表明,新興信息通信產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件。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7500億元,年增長率將超過30%。未來3年,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復合增長將達到27%。3G技術的推廣將突破移動互聯網網速和資費瓶頸,中國手機網民數將從2009年6月份的1.55億增長到2012年的6億。用戶規模的增長和產業鏈的延伸將帶動應用服務、移動終端、運營商和平臺的蓬勃發展。預計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147.8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3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6%。
去年,國務院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進一步明確了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提出了實施六大工程和相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兩化”融合等振興舉措。今年5月下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厘定為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相關規劃即將于近期出臺,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直指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變革。由于3G產業正式起步,寬帶通信迅猛發展,感知中國構想浮出水面,在新興戰略產業大棋局中,信息通信產業因其成熟度和未來巨大潛力,在七大新興產業中居于重要戰略地位。以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等為代表的信息網絡產業諸多前沿領域,在即將出臺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將積極承擔起“搶占發展制高點”的使命。
三、 信息網絡業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日益顯著
無論是哪一個領域,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的強力支撐。比如,在節能環保領域,將信息技術用于環境監測可控制污染的排放,實現環境的治理;利用傳感器,可實時測試能源利用的情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汽車遠程監控系統”這個名字并不讓人們感到陌生。通過信息技術,此系統可以監測的信息包括車速、蓄電池功率、電壓、電機功率以及車輛歷史數據等40多個參數。駕駛過程中,汽車跟加油站、無線通信基站和其他汽車之間可通過傳感器實現通信。在新能源領域,信息技術將采用控制技術和網絡管理技術,使風力發電與電網更好匹配;太陽能光電方面,進入電纜的數據采集、整理、分析都要采用IT手段。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融合信息技術后的制造過程更加數控化、智能化、自動化,產品附加值將大大提升;波音公司早年在設計757的時候已經實現無圖紙化,未來的新航空也將依賴于更多的數據收集和更好的數據分析處理系統。在生物產業領域,信息技術為海量數據的處理提供了空前高效率的手段,將分散的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信息放到互聯網上進行管理、交流、共享與合作,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各種層次上的生物多樣性信息保存、管理、傳播和利用的重要工具。
同時,信息網絡產業的迅猛發展正帶動著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推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無論是傳統農業、傳統制造業還是傳統服務業,都有一個加快改造升級、提升其水平和競爭力的問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傳統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發揮信息網絡的作用;而工業的升級改造更離不開信息網絡產業的參與,工業組織在研發、制造、物流、售后等環節廣泛應用信息網絡產業技術,可大幅提升管理的深度、廣度、精度,提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與傳統服務業相比,現代服務業更加依靠信息網絡產業技術,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其發展速度很快,對生產的滲透性很強。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并使其在經濟中占據更大的份額,是實現結構調整的一條必由之路。據統計,信息網絡產業對歐盟生產力增長的貢獻率達40%,對歐盟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5%。而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信息網絡產業的發展催生一些新的產業形態,如電子信息、網絡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產生的數字內容產業;生物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融合可能催生生物計算機等。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今年3月在通信運營企業調研時就特別指出,要充分利用3G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近來,很多地方政府密集布局新興產業規劃,都盼望能將“信息網絡”作為戰略支點,發揮其“龍頭”和集群效應,協力帶動新興產業共同進步。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各省區市政府加快實施信息產業重大專項,超前部署,將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大力培育。產業鏈條各個環節更是以極高的熱情傾力推動。IPv6中國下一代互聯網正式商用的序幕已經拉開。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強研究分析,準確把握技術和業務發展趨勢,通過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業務政策,加強對新技術與新業務發展的政策引導、管理和規范,從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方面給予支持,為信息網絡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共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四、 撬動信息網絡產業必須高度重視電信業發展
培育信息網絡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抓住核心問題,選擇關鍵路徑才能有效推進。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再次面臨大規模升級換代的重要機遇,金融危機之后,全球有20多個國家,其中主要是發達國家,已經將國家數字化戰略,尤其是國家寬帶列入其經濟復興計劃,并當作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來定位。在下一代網絡、3G尤其是TD和TD-LTE、物聯網等領域,我國已經初步具備趕超甚至領先發達國家的網絡基礎和競爭實力。近期,信息通信業內不少專家紛紛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言,希望高度重視國家寬帶的建設問題。
寬帶是信息網絡各項技術、業務、應用的基礎和核心。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先期階段,我國已經在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額的資金,也初步見到了拉動效果。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對國家寬帶的人均投入還遠遠不夠,許多網上服務業務,如云計算、物聯網,對帶寬都有相當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的人均帶寬不足,嚴重制約了這些網絡服務業務的開展。推動國家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肯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比如,三網融合的推進,可以視作國家寬帶戰略的一個先聲。統籌各方面資源來建設一個統一的國家級寬帶網絡,不僅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更能夠帶動服務業整體發展。
必須清醒地看到,雖然目前我國的基礎通信能力和服務水平已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甚至還有適度的超前,但著眼于信息化大業,著眼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無論是傳輸能力建設還是深層服務能力建設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給予重視和支持,可能給經濟發展尤其是發展方式的轉變造成新的不適應,甚至是新的瓶頸。
我個人認為,應高度重視信息網絡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從政策、規劃、資金等方面對其進行扶持,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世界產業結構和經濟分工調整的機遇,確立未來若干年內中國經濟新的競爭優勢。
首先,要盡快制定國家寬帶戰略。寬帶建設及其應用的發展程度,一方面關系到各行業轉變發展方式能否得到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關系到一國經濟在全球化競爭中能否最終進入高端環節并確立優勢地位。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我國的國家寬帶戰略,已經勢在必行。要把寬帶發展提到全局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對寬帶發展目標和配套政策措施有系統的籌劃。
其次,要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對電信業的地位、作用給予明確的認識和肯定。在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和市場競爭關鍵的轉型時期,規劃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制定一個高質量的產業發展規劃,首先要明確新時期電信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就像改革開放初期對電信業戰略地位的認識直接導致了大量扶持政策的出臺,從而推動了行業的高速發展一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新時期主基調的今天,重新認識電信業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對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再次,要以多種方式鼓勵信息通信業開展新技術應用創新,鼓勵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更多地采用信息通信服務及應用。這一方面要求信息通信行業自覺地加大技術、業務和商業模式等的創新力度,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像扶持文化創意產業一樣,扶持電信業發展。對于那些在“轉方式”中有著突出作用的信息化應用,應像鼓勵發展節能汽車、清潔能源一樣,以政府采購、用戶補貼等方式進行扶持,這樣既能鼓勵用戶采用和消費信息應用,又能鼓勵電信和信息服務行業積極開展業務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