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體展助力各地方政府啟用電子標簽確保壓力容器安全管理
2010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氣體技術、設備與應用展覽會(IG,China’2010),將于11月10日~12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在于首次將RFID創新概念引進工業氣體這個用戶行業,“加強產業合作,完善產業鏈,推動RFID及物聯網在氣體行業的應用發展”作為本屆展會推出的一個全新主題內容。
為了讓更多的行業用戶了解電子標簽在壓力容器監管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好的向行業用戶展示和推廣電子標簽產品,本屆展會將專門設立RFID產品與技術應用專題展示區及國際論壇,旨在通過展示RFID與物聯網技術在氣體行業、尤其是氣體生產、運輸和氣瓶制造業中的先進成果。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各地方政府質量技術監督局、中國RFID產業聯盟、國家電子標簽標準化工作組、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亞太氣體制造商協會、印度工業氣體制造商協會等業內領導和專家均已表示前來參加和發表重要演講。通過組織這個行業的用戶與RFID企業間的技術探討和交流,推動RFID產品在壓力容器監管中的應用,也為RFID廠商與海內外氣體用戶搭建一個技術交流與商務貿易的嶄新平臺,并同時吸引更多中外買家前來參加貿易洽談。
氣瓶等移動式壓力容器是工業氣體運輸及儲存的必需設備,另外作為危險化學品的載體,氣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環節多、流動性大,逃避注冊登記與檢驗等現象嚴重,近年來,四川、新疆、甘肅及河南等省市先后發生了數起CNG氣瓶爆炸而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各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對此越來越重視,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對氣瓶的安裝、使用、充裝、檢驗、報廢等運用電子標簽動態監管系統各環節進行實時動態監管,消除氣瓶使用安全隱患。
通過本屆展會的貿易平臺促進最新IT技術與行業需求的融合,各RFID企業可在工業氣體領域充分展示其技術優勢,為我國氣瓶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為行業的穩定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典型的成功應用案例:
1. 上海作為危險化學品氣瓶安全整治代表城市,提出“100萬只氣瓶的電子標簽標識”實事工程,通過開展氣瓶電子標簽的應用,實現了氣瓶的信息化動態監管。
2. 河南焦作在利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系統的推廣和建設任務后,該市的車用燃氣氣瓶將全面徹底地實現動態化管理,無證氣瓶將“無氣可喝”。
3. 四川德陽全面啟動特種設備動態監管系統,該系統由3個子系統組成,分別為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特種設備決策支持系統和CNG氣瓶管理系統。
4. 山西晉城市質監局從氣瓶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為車用氣瓶建立了電子信息檔案,實行一瓶一電子標簽、一車一IC卡,實現了對氣瓶的視頻動態監管。
5. 寧夏石嘴山將對全市5000余個CNG氣瓶實施電子標簽監管,屆時,超期服役、違規改造、檢驗不合格的氣瓶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實施CNG氣瓶電子監管系統建設,是自治區政府今年確定的提高安全生產能力為民辦的30件實事之一。
6. 吉林長春市質監局與省內兩家企業正式簽約并啟動了氣瓶動態監管系統建設項目,通過科學有效的“一卡通”管理模式,對出租車、公交車的車用氣瓶進行監管,確保公共安全。
7. 山東濱州將在全市推廣車用氣瓶電子標簽自動充裝系統, 大大提高車用氣瓶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充裝行為,提高充裝質量,有效解決目前充裝、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