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Web服務時代在2012:人 - 物神話
互聯網這個詞對于每個正在使用電腦的人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分享和平等是它的精神所在。“以人為本”是它的根基,它最終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現在,即將出現另一種全新的模式,它能讓人或者物體,通過網絡連接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它叫物聯網。此時任何一件被我們認為有意義的物體(注意“任何”二字)將擁有自己的電子名片,這和人類一樣。在它未失去使用價值之前,它將被賦予“生命”。我們只需動動鼠標,就可以查詢到你家樓下的超市有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種類,價格,生產日期,生產廠商,地址,聯系電話,重量,大小,味道,化學成分。。。任何你想要得到的信息將出現在你的電腦屏幕上,你不必再為你想要買的商品沒有而白跑一趟超市,你不必再為產品是否過期而煩惱,你也不必再懼怕買到“三聚酸胺”奶粉,因為每件商品都被你實時監控,它的地理位置,壽命,健康狀況,一律在你的掌控范圍內。
在擁擠的公路上,每輛車將裝有智能感知系統,實時檢測你的四周有多少輛車,車速,型號,距離,這些信息將自動傳回車載智能終端,由終端把此信息發送給道路安全提供商的數據服務中心,進行分析和計算后再返回到你的終端。于是,汽車說話了:“雅閣,雅閣,我是奧拓,我在你前方右轉彎的熊貓大道,車速70,方向:由東向西。我檢測到你速度60碼并準備右轉,若你不減速和采取有效地避讓措施,我們將有70%的幾率‘親密接觸’。雅閣收到,收到,我即將減速。”如果早這樣,本人去年底那場車禍就避免了。
記得曾有人過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財務軟件,確實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每使用一次都會為數據錄入的工程而痛苦一次。這是個體力活,需要人工統計庫存數量,然后人工錄入,這個過程往往會占用一次財務統計周期70%以上的時間,還容易出錯。現在有沒有一種軟件可以不用我們輸入數據它就能自動完成所有財務統計?這個問題確實難住我了,因為我在想,無論我們把軟件設計得再好再智能化,再高的用戶體驗一樣會讓用戶找到瑕疵。開發人員的壓力隨著用戶對產品的挑剔度指數增長,這對開發者來說是個挑戰,我站在一名開發人員的角度來對剛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可以說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已經成為軟件開發的頸瓶。然而物聯網的出現將打破這個頸瓶。物聯網最基本的技術 ------射頻識別,其實它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超市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你去收銀臺付賬時,看到收銀員手拿一支“槍”,商品一掃光,它就是射頻識別技術。未來的每一件商品出廠即被打上一個電子標簽,里面包含著這件產品的所有信息,這個信息就是視頻識別碼。當被運送到零售商倉庫時,大門口有一只巨大的視頻識別器正恭候著它們的到來。每一件產品進門即被紅外識別掃描,并將數據傳送給零售商的數據服務中心,此時它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同時被更新,所有數據傳送到互聯網,讓所用用戶即時掌握此產品的“一舉一動”。而當它被賣出時同樣會被掃描,此時它的信息又會被更新。以此類推,它的一生將在電子掃描識別中度過,每一次掃描都將換來一次新生。當它損壞修理時,修理員會為它更新健康信息,當你不再用它,或它已經失去使用價值時,垃圾處理員將是黑白無常,這次掃描將宣告它的一生結束,垃圾處理站將是它的墳墓。就像人一樣,它也將擁有“悲劇”的一生。現在我們的財務軟件就真正的“智能”了,通過射頻識別,它的數量成本被記錄,賣出時,它的單價數量也被記錄,有了這些數據,軟件自動為你統計分析,市場評估,數據挖掘。。。。。。Boss們直呼:“妙哉,妙哉”。
筆者我絞盡了腦汁,從應用的層面上淺析了即將到來的網絡服務時代。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我實在舉不出更好的列子以表達我對它即將到來的興奮。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興奮的時刻,這一定是有其原因的。人工生命理論的創立者蘭頓對生命這樣表述,“生命的本質不在于具體的物質,而在物質的組織形式。”在這里,組織形式是生命的本質,而物質是生命的現象。我們透過現象,去發掘本質,這個過程才是真正另我興奮之處。這個讓我費了這么多口舌的東西就是“云計算”,不懂不要緊,只要你知道,她即將改變我們的生活,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