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計劃新增改造ETC車道15根
北郊環質量差承諾將大修蔡永平代表提交的《關于盡快修繕逸仙路同濟路富錦路至水產路段路燈和擋光隔離板的建議》,市建交委回復是“已解決”。在昨天的督辦會上,蔡永平代表再次提出北郊環A30的通車問題,他毫不客氣地指出:“寶山這條高速公路是上海最差的!2005年通車不到半年開始修,后來就沒停過。到后來,沒法修了,索性就坑坑洼洼。道路,最起碼的保質期總歸要吧。”
對此,市建設交通委主任黃融答復:“其實相關部門每年為這條路要開差不多10次的會議。”據他介紹,“十五”期間,為吸引資本,加快高速公路建設,該高速路在當時屬于吸引社會資本,由五家包括國資、社會資本共同建設。把郊環作為吸引集卡運輸通過的途徑,減少對其他道路的影響。他透露,市建交委曾經試圖說服有關部門,由政府收購改造高速路。“到今年世博之前,拿出一筆錢,由政府出錢先修。”規劃中,還將進一步加大對郊環的開通。
無障礙設施問題多待解決作為《關于建立“H+P+R”交通換乘系統的建議》的提出人——侯鋼代表昨天在督辦會上表示,希望這個換乘系統能進一步的改善。“如車輛改乘軌道交通,怎樣和高速公路接軌。我發現在安亭有標示,但是在內環范圍的,如虹梅南路等地就沒有。”
除此之外,侯鋼代表對無障礙設施的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尖銳的意見——“我最近路過上海南站,發現南站幾乎所有的無障礙設施都處于停用狀態。有些地鐵站,也沒有啟用無障礙設施。”他表示,無障礙設施的建設、保養都是有管理的,但是使用管理卻沒有標準可依據的。“南站工作人員告訴我,有殘疾人來了,可以打電話給他們來開啟。但是無障礙設施不是光對殘疾人的,年老體弱的、移動不方便的、抱孩子的,也都應該可以使用無障礙設施。”他建議相關部門趕快制定一個使用管理標準。
裴蓁代表也指出,雖然自己已經多次提出關于排除盲道通行隱患的建議,但仍在市中心多條道路上發現有盲道被占的現象發生,“我這里拍了至少有8條道路的相關照片,而且不是臨時堆占盲道,而是固定物品擠占盲道。”
商用停車位應向居民開放武申申代表關于《開放市中心公共建筑夜間停車空間解決市中心居住區停車位不足狀況》的建議,市建交委答復留作參考,并計劃解決。據悉,市建交委經會同交通部門進一步深入研究,在總結各區錯時利用停車設施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居住區周邊的公共停車場庫、辦公樓配建停車場庫,在不影響業主自身用途的情況下,向周邊居民提供服務。目前,虹口區部分超市和大樓的停車位經過協商已向周邊居民開放。
而在昨天的督辦會上,武申申代表進一步建議:“開放夜間停車,為什么只能在虹口區,每個區域,尤其是城市中心區域都應開放。”他表示,如果將其落實為政策,讓夜間開放的公共停車區域,適當收取一些費用,結果將是雙贏。“尤其是中心城區道路范圍,如部分開放,但明確停車時間,則能避免白天也有車占道。”
計劃新增改造ETC車道15根此外,呂遠代表提出《關于懇請市政府繼續對舊區改造任務較重的閘北區給予重點支持和幫助的建議》,通過閘北區積極研商,統籌考慮后,將閘北區的長安西、老北站、寶山路街道、蘇州河北岸等地塊列入“2010-2015”上海重點舊改推進項目。目前,長安西和蘇州河北岸的動遷工作已正式啟動。
對薛淵代表提出的《加快全面實施和有效管理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ETC)系統的建議》。市建交委積極聯手交警部門,通過挖潛改造,使ETC車道由年初的107根增加到了111根,年內還計劃新增改造ETC車道15根。并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ETC用戶通行費優惠實施。為充分發揮ETC系統作用,市建交委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管理規定》,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規定》對ETC的政策、發展規劃、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制定,以及建設、運營管理、車輛通行等都作了詳細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