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換家醫院就不通 卡住病人很頭痛
“我都辦了六七張就診卡了,幾乎合肥幾家大醫院每家都有一張。”60多歲的余先生打來本報熱線,表示自己雖然也算是“有卡一族”,可也經常感到看病的不便。
“每換一家醫院就要重新辦一張卡,而卡里面無非是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實在是既浪費又麻煩。雖然里面沒多少錢,可又怕丟了被別人利用。”
無獨有偶,市民闞先生也有類似經歷。一周前因為胃不舒服剛在二院辦了張就診卡,可11月28日下午他去省立醫院時,不得不又辦了一張。“這些就診卡真是浪費,放在家里一點用都沒有,也不能在各醫院之間通用。”
市民心聲:就診卡沒有想象中方便
麻煩一:不能跨院使用,轉院需重新辦卡
講述人:史先生
今年9月份,我兒子因為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住進了省立兒童醫院,當時住院的時候辦了一張該院的就診卡,平時辦理繳費等手續時確實方便了不少。前不久,因為治療的需要,我想把孩子轉院到省立醫院。但在省立醫院辦理入院手續時被告知,需要再辦一張省立醫院的就診卡。
雖然辦理就診卡并不需要工本費等費用,出院時卡里的余額也可以退回來,但對于病人,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重癥病人,如果就診卡能在各家醫院之間通用,將會減少不少麻煩。
麻煩二:余額少時,是否取出來都糾結
講述人:徐女士
我在滁州工作。前段時間出差來合肥,剛好碰到天氣降溫,一不小心就生病了。當時感覺挺嚴重的,就去省立醫院就診,掛號時在新辦的就診卡里充了100塊錢,看病和買藥花費了80多元,因為當時覺得還要來復診,所以也沒有把卡里多余的十幾塊錢退出來。
沒想到兩三天后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剛好也到了返程的日期,匆忙之下也沒有時間去退,而且如果專門去一次,說不定車費都不只這個數,有點得不償失,但是沒取出來又覺得挺可惜的。
記者調查:還沒有可以通用的就診卡
現狀一:“沒就診卡不能看病”
省立醫院掛號收費處前排成了長龍,所有來掛號的病人都領取了一張就診卡。工作人員說,到哪個科室看病都要出示這張卡,一來醫生可以處理電子病歷,二來病人可以在卡里存錢買藥。
省立醫院收費掛號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使用就診卡,是無法在我們醫院看病的,這也是為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減少病患的痛苦。”工作人員說道。
記者隨后走訪了安醫大一附院、合肥市二院等市內多家大型醫院,得到的答復均是掛號時就要辦理一張本院的就診卡,否則無法辦理其他各項手續。
省立醫院的工作人員解釋,該院的就診卡有記錄和儲值兩大功能。但是記錄的信息只包括病人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等。醫生給醫患的醫囑、藥方等重要信息都還是記錄在傳統的紙質病歷中。也就是說,這張就診卡并沒有承擔起我們所認為的電子病歷的功能。
現狀二:使用范圍僅限在辦卡醫院
雖然有醫院將就診卡命名為“一卡通”,但記者調查發現,這個“通”的范圍僅限在辦卡醫院,一出辦卡醫院,此卡立刻喪失了全部功能。病人如果轉院到其他醫院,只能重辦一張轉入醫院的新卡。
省立醫院收費掛號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醫院的就診卡是不能在合肥市別家醫院使用的,目前還沒有在各家醫院都可以通用的就診卡。”
而安醫大一附院方面更是向記者表示,在該院辦的就診卡在其他醫院同樣也無法使用。“其他醫院有他們自己的就診卡,各附院之間是不能通用的。”
記者從省立兒童醫院、解放軍105醫院、合肥市二院等醫院了解到的情況同樣如此。
部門回應:短期內難實行“一卡通”
省衛生廳醫政處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衛生部門正在積極推進衛生信息化系統建設,衛生廳也在積極簡化就醫程序,實行現代化的管理措施,但目前還沒有“一卡通”的計劃。而合肥市衛生局也表示,目前暫無計劃實施合肥各大醫院的“一卡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