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捧物聯網是用新技術“跑馬圈地”
作者:馬亞寧
來源:新民晚報
日期:2010-11-19 09:16:30
摘要:時下,兩句頗具調侃性的順口溜——人云亦云“云計算”,霧里看花“物聯網”,正在業內私下流傳。
時下,兩句頗具調侃性的順口溜——人云亦云“云計算”,霧里看花“物聯網”,正在業內私下流傳。在日前舉行的首屆全球物聯網產業(上海)發展論壇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曦直言:物聯網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尚不成熟,有些地方盲目追捧“物聯網”,是借新技術“快車”,行“跑馬圈地”招商引資之實。
一年冒出幾十個產業園
物聯網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傳感技術、射頻技術、標識技術,建立起物與物、物與人的網絡,將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下一個萬億元級新興產業。據預計,“十二五”末,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5000億元,真正實現萬億級的時間節點是在“十三五”后期。
2009年,被稱作中國物聯網發展元年。僅一年時間,全國就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產業發展重點,80%以上城市將物聯網列為主導產業。幾十個與物聯網相關的產業園遍布大江南北,十大物聯網產業聯盟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同時涌現。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國有20多個省區直轄市紛紛啟動物聯網大規模產業化工作。表面上看,產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但由于沒有宏觀的統一協調與規劃,各地僅立足于各自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目標,造成全國范圍內物聯網產業化陷入某種程度的混亂與無序。”王曦院士說。
物聯網技術尚有待突破
物聯網,熱得有點發燙,可大家又不能確切地說出什么是物聯網。王院士指出,物聯網是何概念,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特定領域,還是下一代互聯網,業界仍莫衷一是。而且,目前大有言必稱物聯網之勢,恨不得將整個信息領域都納入物聯網。“這些做法是否正確,值得考慮”。
十年前,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上海率先啟動國內傳感網研究;2006年,開發出國內第一塊傳感網專用協議芯片;之后,主導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和參與的標準協議分別有2項;物聯網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浦東機場防入侵系統和上海世博園電子圍欄防衛系統。
王院士仍坦言,物聯網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產業應用尚不成熟。目前,基于RFID技術的一些網絡應用,只是最初級的物聯網“草圖”。真正的物聯網,不再是以人為中心,獲取萬物的信息,匯聚成信息網;而是以物為中心的網絡,物體變得有智慧,能主動相互感知,連接成網。這就需要精密傳感器件、新材料、高效能源、極低功耗芯片、前端數據判斷,后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創新研發。
示范工程盼望“路路通”
作為具有前瞻性的新興產業,物聯網需要社會關注、政府支持和企業投資。在物聯網核心技術尚未突破甚至認知都未統一的前提下,物聯網并不是成熟產業,政府應該首先投入資源開展技術研究和相關示范項目的建設,而不是盲目推動產業園區建設;應該推動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統一的國家標準和架構體系下打造產業鏈,依托運營商建立統一網絡等,而不是簡單地撮合幾家大企業,組成所謂的產業聯盟。
目前,智能電網、遠程醫療、智能交通、智慧管家、智能物流等示范項目,正在政府推動下,落地開花。王曦院士建議,各示范項目應打通行業壁壘,統一網絡協議、接口標準和準入設備等,相互連通起來,以避免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爱斎唬詈檬欠艞壱孕袠I為主導的物聯網示范工程,而是啟動具有規模效應,能聚合產業的示范項目”。
一年冒出幾十個產業園
物聯網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傳感技術、射頻技術、標識技術,建立起物與物、物與人的網絡,將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下一個萬億元級新興產業。據預計,“十二五”末,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5000億元,真正實現萬億級的時間節點是在“十三五”后期。
2009年,被稱作中國物聯網發展元年。僅一年時間,全國就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產業發展重點,80%以上城市將物聯網列為主導產業。幾十個與物聯網相關的產業園遍布大江南北,十大物聯網產業聯盟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同時涌現。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國有20多個省區直轄市紛紛啟動物聯網大規模產業化工作。表面上看,產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但由于沒有宏觀的統一協調與規劃,各地僅立足于各自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目標,造成全國范圍內物聯網產業化陷入某種程度的混亂與無序。”王曦院士說。
物聯網技術尚有待突破
物聯網,熱得有點發燙,可大家又不能確切地說出什么是物聯網。王院士指出,物聯網是何概念,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特定領域,還是下一代互聯網,業界仍莫衷一是。而且,目前大有言必稱物聯網之勢,恨不得將整個信息領域都納入物聯網。“這些做法是否正確,值得考慮”。
十年前,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上海率先啟動國內傳感網研究;2006年,開發出國內第一塊傳感網專用協議芯片;之后,主導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和參與的標準協議分別有2項;物聯網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浦東機場防入侵系統和上海世博園電子圍欄防衛系統。
王院士仍坦言,物聯網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產業應用尚不成熟。目前,基于RFID技術的一些網絡應用,只是最初級的物聯網“草圖”。真正的物聯網,不再是以人為中心,獲取萬物的信息,匯聚成信息網;而是以物為中心的網絡,物體變得有智慧,能主動相互感知,連接成網。這就需要精密傳感器件、新材料、高效能源、極低功耗芯片、前端數據判斷,后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創新研發。
示范工程盼望“路路通”
作為具有前瞻性的新興產業,物聯網需要社會關注、政府支持和企業投資。在物聯網核心技術尚未突破甚至認知都未統一的前提下,物聯網并不是成熟產業,政府應該首先投入資源開展技術研究和相關示范項目的建設,而不是盲目推動產業園區建設;應該推動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統一的國家標準和架構體系下打造產業鏈,依托運營商建立統一網絡等,而不是簡單地撮合幾家大企業,組成所謂的產業聯盟。
目前,智能電網、遠程醫療、智能交通、智慧管家、智能物流等示范項目,正在政府推動下,落地開花。王曦院士建議,各示范項目應打通行業壁壘,統一網絡協議、接口標準和準入設備等,相互連通起來,以避免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爱斎唬詈檬欠艞壱孕袠I為主導的物聯網示范工程,而是啟動具有規模效應,能聚合產業的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