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IC卡發展正當其時
金融IC卡作為具有消費信貸、轉賬結算、現金存取、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現代金融支付工具,以其高安全、大容量、多應用、高可靠、網絡低依賴等優勢,近年來在我國一些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快速推廣應用,得到群眾廣泛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當前,我國已進入深化社會管理改革、加強公共服務建設的重要階段,河南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經濟大省,在公共服務領域大力發展金融IC卡多應用,對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促進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金融IC卡是時代的呼喚
(一)發展金融IC卡多應用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需要。當前,公共服務日益成為政府的重要責任和核心職能。積極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已成為各級政府必須抓好的重大任務。推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發揮其具有的標準性、安全性、便利性、經濟性、多應用性和創新性優勢,能夠方便群眾在交通、醫療、小額支付等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辦理各項個人社會事務,免去“多卡少用”、四處奔波等煩惱;用金融IC卡逐步取代、整合醫保卡、公交卡等,可以推動部門之間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打破因壟斷而可能導致分散、單個的服務低質低效,實現不同公共服務統一管理和供給,減少重復建設,降低建設、運行成本,緩解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與有限的公共服務資源之間的矛盾,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二)發展金融IC卡多應用是促進區域金融合作的需要。金融IC卡在全社會推廣應用,可以加強城市之間、地區之間金融業的交流與融合。首先,推進金融IC卡多應用,能夠促進全省范圍內特別是中心城市之間資金相互融通。可強化區域資金集散功能,進一步消除資金融通的地區分割障礙,促進不同地區在資金清算、賬戶通存通兌、票據轉貼現、證券結算、國際業務等方面廣泛開展代理合作,延伸業務渠道,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地區金融機構之間資金相互融通的新機制。其次,推進金融IC卡多應用,能夠實現城際支付清算同城化。可消除城際交易障礙,能加速以大鄭州為龍頭、以其他中心城市為依托、以金融為先導,建設城市群票據交易中心、融資中心、產權交易中心的步伐,降低城際交易成本,提高城際資金流通效率,逐步實現金融一體化,為中原產業集聚、城市集群及城鄉一體化提供有力支撐。
(三)發展金融IC卡多應用是做大做強金融業的需要。近年來,河南金融業快速發展,但從全國來看,河南金融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局面仍未改變,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正從主要靠規模擴張轉到服務創新盈利,緊緊抓住金融發展方式轉變這一機遇,積極推動金融IC卡在河南推廣應用,對做大做強河南金融業有重要意義。一是能夠促進河南金融業加快技術升級。在河南省大力推廣金融IC卡,實施技術升級和多應用,促進金融機構加快實施EMV遷移,盡快實現銀行卡技術更新換代,有利于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方式、拓展盈利空間,為提升河南金融的整體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能夠增強河南金融機構實力。從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金融發展較快區域來看,推動金融發展,必須做大做強地方性金融機構。河南大力發展金融IC卡多應用,把鄭州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作為發卡銀行,能促進其創新金融服務,不斷增強內生盈利能力,更好地適應當前金融業務綜合化、金融活動國際化、金融交易電子化和金融產品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盡快發展壯大成為省級股份制商業銀行,并逐步走向全國。三是能夠促進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在推廣金融IC卡多應用中,通過確立鄭州作為全省金融IC卡推廣應用和管理拓展中心,促進金融市場、金融服務、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提升鄭州金融聚集作用,促進鄭州金融業盡快成長為支柱產業,成為服務中原、輻射中西部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二、加快金融IC卡發展的建議
目前,人民銀行非常重視金融IC卡多應用試點推廣工作,國內多個省市已進入試點運行快速發展階段。河南作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人口規模最大的省份,近年來銀行卡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發行銀行卡9159萬張;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業務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但金融IC卡發展緩慢,除安陽于2010年發行“殷商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金融IC卡外,全省尚未有統一的規劃,其他地區也未試點推廣。我們應積極進行研究規劃,加快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多應用發展步伐。
(一)明確目標任務。根據全省經濟金融基礎、區域一體化及銀行卡產業發展情況,河南公共服務領域金融IC卡多應用工程,應以加快社會信息化進程,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構建服務型政府為目標,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規劃、先行先試、總結推廣的原則,盡快制定總體規劃,建立領導協調機制,選取個別城市先行試點推廣,在2~3年內實現試點城市金融IC卡應用“一卡通”,形成一套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在試點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金融IC卡多應用向市、縣、鎮、村發展,向生產生活各領域發展,在5~8年內實現全省“一卡通”,使兼具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小額快速支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付工具。
(二)積極試點推進。為確保試點盡快取得進展和成效,選擇城市規模、人口規模、經濟金融實力、公共服務基礎、商業發達程度、銀行卡、信用卡發卡量、交易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的省會鄭州市作為試點城市。首先,成立由鄭州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銀聯等部門組成的金融IC卡推廣應用工程領導小組,主導推動試點工作,確定金融辦為辦公室,具體負責金融IC卡運營管理機構組建、項目實施、資源整合等工作。其次,設立金融IC卡多應用運營管理公司,專門負責金融IC卡多應用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第三,確定鄭州銀行為首批發卡銀行,并逐步鼓勵其他銀行參與,承擔金融IC卡的發行、運行、資金管理職責。第四,確定鄭州公交、出租車客運、教育、小額支付等領域作為切入點,逐步推動向多領域應用發展。按照“先易后難、從小到大”的原則,結合鄭州作為全國商貿名城,公交、商貿發達的實際,從公共服務中的公交出行、商業購物的小額支付等領域切入進行推廣,并逐步將社保、衛生、文化等政府公共服務納入金融IC卡體系,實現支付結算、信息查詢和其他增值服務,達到一卡多能。
(三)逐步全面推廣。在總結利用試點經驗,將金融IC卡向全省地市、縣城、鄉鎮、農村推廣,并逐步實現區域互通、全省“一卡通”。一是由省會向其他中心城市推廣,并逐步向縣城、鄉鎮延伸推廣。二是由城市向農村地區推廣。充分借助金融IC卡脫機交易的優勢,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參與,逐步由城區向城市近郊、農村、偏遠山區推廣。三是由大型商業機構應用、普遍公共服務等領域向分散、小型商業應用、政務服務領域推廣。在實現大型商業場所、醫療、社保等普遍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基礎上,逐步向批發、雜貨市場等分散小型、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滲透;向質監、稅費、檢驗檢疫等領域延伸。四是由局部區域“一卡通”向全省“一卡通”推廣。逐步對各城市金融IC卡進行聯網,最終真正實現一卡走遍全省。
(四)給予政策扶持。一是要結合中原經濟區戰略、河南省“十二五”規劃制定,將金融IC卡多應用工程納入其中,結合落實鄭州城市中長期發展規劃、鄭汴一體化戰略、中原城市群戰略,促進金融IC卡工程在全省快速展開。二是在行業資源整合過程中,各相關部門應在行業標準開放、國有資產轉讓、稅費繳納、工商注冊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便利。三是金融IC卡多應用開發環節,應對金融網絡、設備系統的技術改造升級、新產品研發給予適當資金支持。四是針對不記名電子錢包卡銷售的稅費問題,推出專用發票,按照銷售傭金額而非銷售電子錢包總額作為計稅標準。五是明確規定在推廣應用地區不再發行與金融IC卡功能類似的卡,禁止發行商業消費卡等非銀行電子錢包。
(五)強化利益約束。按照市場原則,構建合作共贏、風險共擔的金融IC卡多應用推廣運行機制,為金融IC卡推廣應用成功并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機制基礎。要合理設計成本核算、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機制,在確保投入產出基本平衡、適度盈利,確保長期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下,堅持用市場原則來安排各參與主體之間的權利和責任,可用簽訂合作協議形式保障合作各方行使權利、義務。對于參與完成金融IC卡多應用研發、推廣和運轉的各方參與者,按照共同出資、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獲利者付費、服務者收費,利益激勵、調動各方的原則,給予其合理的收費和相應的經營回報。
(六)注重機制建設。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切實發揮組織協調作用。金融IC卡多應用工程涉及利益主體多、行業多、范圍廣、時間跨度大,成立多層次組織協調機構必不可少。各級政府應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及辦事機構,各行業、系統要成立本系統推廣應用協作機制。要建立健全各個環節的管理、操作制度,省政府負責制定全省金融IC卡發展的基本制度,各地市政府負責制訂本地區具體方案、管理制度,各部門、行業制定本行業、系統業務標準、規范,逐步形成組織機構、領導協調、利益分配、技術標準、管理監督等制度體系。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抓好各環節的監督管理。
(七)加快科技創新。金融IC卡行業應用系統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要加快科技創新,在積極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注重消化吸收、自主研發和聯合技術攻關。一是加強合作。人民銀行、銀聯、金融IC卡運營管理公司、發卡銀行、相關技術廠商等所有項目實施參與方在積極做好本部門、本單位技術研發的同時,要緊密協作聯合組成技術攻關組共同研究解決開發的疑難問題。二是抓重點和關鍵環節,重點攻克技術難題,特別是對銀聯金融IC卡支付系統和發卡銀行系統的升級改造。三是要結合實際,注重技術改造,提高存量資源利用率,減少通信設備、技術投入,積極對商業銀行、銀聯商務、行業機具廠商、相關行業組織等開展標準解讀和技術開發培訓,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力量,切實降低技術升級的成本。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