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人物
作者:楊霖
來源:國脈物聯網
日期:2010-12-21 14:46:44
摘要:2010年曾被人譽為“中國物聯網元年”,在這片百舸爭流萬箭待發的領域,每一天都在突破和進取,每一天都在誕生傳奇和奇跡。2010年,在物聯網領域內活躍著各色人物、各種言論,我們在此謹慎地評選了“2010年中國物聯網十大人物”,他們的聲音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影響這個行業的未來軌跡,有人將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被大浪淘沙,曇花一現地銷聲匿跡;有人將成為這個行業的思想炮兵和意見領袖。
編者按:
2010年已接近尾聲,物聯網的熱情并沒有隨著季節的更替而冷卻。2010年曾被人譽為“中國物聯網元年”,在這片百舸爭流萬箭待發的領域,每一天都在突破和進取,每一天都在誕生傳奇和奇跡。2010年,在物聯網領域內活躍著各色人物、各種言論,我們在此謹慎地評選了“2010年中國物聯網十大人物”,他們的聲音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影響這個行業的未來軌跡,有人將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被大浪淘沙,曇花一現地銷聲匿跡;有人將成為這個行業的思想炮兵和意見領袖。不管他們的地位或高或低,聲音或弱或強,他們都在極其個性而負責地言說與表達。我們相信,總有一些聲音讓人振聾發聵,總有一些人物果敢地站在這個物聯網時代的中心。
——國脈物聯網編輯部
1、奚國華: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兼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上榜原因:2010年以來,奚國華副部長頻繁地出席各種物聯網會議,提出要統一部署物聯網基礎設施和網絡,并呼吁政府出臺財稅等政策扶持措施促進物聯網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同時他也對我國物聯網產業產業鑒定不明、沒有核心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缺乏示范性工程和未來網絡安全等問題表示擔憂,積極推動出臺國家層面的統一戰略規劃,進行頂層設計,確定發展戰略,明確物聯網產業的定位、發展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
重要言論:1. 物聯網發展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2.物聯網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表現和綜合應用;3.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將引發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度變化,促進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向現代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將大大提高生產的效率和水平;4. 我國物聯網發展也存在產業化能力不高、核心關鍵技術有待突破、標準較分散、應用規模和領域較小、面臨巨大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挑戰等一系列瓶頸和制約因素。
2:毛光烈:現任中共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
上榜原因:物聯網是個很大的行業,很多城市在發展物聯網產業時,并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基本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毛光烈在寧波物聯網規劃中提出,寧波發展物聯網之初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先要有個規劃,尋找好突破口。正是由于他的正確理念,讓寧波市物聯網從物聯網行業突破,尋得良好發展的機遇。
重要言論:1. 寧波物聯網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所有領域推開,可以先在物流行業嘗試突破;2. 希望三網融合能夠把基礎的數據處理系統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讓寧波率先成為一座擁有三網融合高處理能力的城市。
3、鄔賀銓:國家信息化專家組咨詢委員會委員、院士
上榜原因:作為中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首席專家,世界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鄔賀銓為多項光通信示范工程的研制開發。同時他還參與多項ITU-T網絡標準和ipv9的研究,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保障,也讓我國從此獲得了通信產業的真正話語權。
重要言論:1.互聯網是全球性的,而物聯網是互聯網運用業務的拓展,是某一個部門建設的物聯網,是一個專業性的網絡;2.物聯網可以有很多,根據不同的科技生產需要而產生各種專網來互通信息;3.中國發展物聯網應用應考慮中國國情,要有不同出發點,不能照搬外國案例。
4、張克平:現任無錫市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局長
上榜原因:無錫市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在無錫無物聯網產業發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在推進無錫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推進作用。張克平局長親歷了一年來無錫物聯網發展的各重要歷史時刻,見證了無錫物聯網發展的每一項進展,成為無錫物聯網發展的權威發言人之一。
重要言論:1.物聯網肯定會像互聯網一樣普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需要一個過程,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2.物聯網不只是無錫的榮耀,它是江蘇省的榮耀,更是全中國的榮耀,是需要集全國的智慧去共同發展的。
5、王曉初: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上榜原因:從大陸到臺灣,從商店到校園到處都能看到王曉初的影子,相比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喬布斯的孩子--iphone爭奪中國撫養權,而"翼機通"則先人一步讓中國電信的物聯網理念落地,同時還有醫療、家居、防災、農業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讓我們看到了電信在物聯網發展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果與社會影響。
重要言論:1.物聯網概念下的網絡發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而現有互聯網在IP地址資源上的不足,已經成為物聯網發展最大的瓶頸;2.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對無錫的資源傾斜力度,開展下一代互聯網的試點與應用,加快相關項目的建設進度,為物聯網提供全程全網、又快又好的通信通道。
6、楊冰之: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榜原因:作為國家"十一五"信息化規劃起草成員之一,2008年溫總理"無錫講話"以后,楊冰之先生率領團隊首創了中國第一個物聯網行業門戶網站--國脈物聯網,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行業交流和咨詢平臺。2010年,楊冰之先生先后在國內大型物聯網會議及論壇提出"物脈關系"、"物聯網系統設計師"等全新概念,主編中國第一本物聯網知識啟蒙讀物《物聯網100問》,積極推進浙大-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的成立,主持寧波杭州灣智慧新城規劃。
重要言論:1.物聯網所構建的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衛生、智能電網等應用都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生理器官;2. 物聯網是在"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是"兩化融合"的核心戰略,用來解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關鍵問題,是構建智能社會的新網絡工程。3. 物聯網構建了物與物、物與人的新聯系,強化了物與物、物與人的聯系,必將形成新的社會關系--物脈關系。
7、劉海濤: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組長,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獲得者
上榜原因:劉海濤先生從物聯網概念興起以來,一直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的領軍人物與意見領袖。2009年為了表彰其在物聯網上的貢獻,被央視評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0年,劉海濤先生率領他的團隊致力于過關鍵技術攻關、標準化研究及打造共性平臺,來降低物聯網發展成本。
重要言論:1. 物聯網的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已有的智能化與網絡化基礎之上的全新理論體系,將在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套社會化的感知體系,使人類文明實現新的升華;2. 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標準化研究并攻克共性技術平臺,才是我國物聯網發展的首要路徑。3. 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要像中國結一樣,各界團結在一起,圍繞一個目標,合力提升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競爭力,共同捍衛和打造物聯網時代的"中國結"。
8:劉振亞:現任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上榜原因:作為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非常重視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重要作用。在2010年1月12日,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意見》中確定了利用物聯網為電力網、互聯網、電信網、有線電視網等的融合提供技術手段,實現"四網融合"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預計總投資預計達2萬億元。這是目前國內首家大型央企發布發展物聯網相關文件并明確公布投資額度。
重要言論:1. 目前,智能用電、智能小區、智能家居以及無線抄表等都成為物聯網的應用之一。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必然產生世界上最大、最為智能、信息感知最全面的物聯網。
上榜原因:趙厚麟先生一直參與并主導全球電信標準的制訂,努力運用創新思維,采取新的舉措,進一步提高電信標準化工作的效率。趙厚麟先生還經常到世界各國和地區訪問,足跡遍布五大洲的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他鼓勵成員國努力支持標準化的推廣工作,貫徹執行關于標準化的政策、法規。對于發展中國家,趙厚麟先生根據各國的國情,熱情鼓動他們積極參與世界標準的制訂。趙厚麟先生非常希望中國在國際電信事業標準的制訂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重要言論:1. 目前國內的物聯網發展還處于初創時期,在這個階段,首要建立起產業的統一標準,而不是企業各自為營,物聯網產業應從自主標準制定、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配套等多個環節加強建設;2. 物聯網標準出來大概大概需要3-5年時間,如果入圍國際標準化,將對中國產業發展非常有利。
10:張琪: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
上榜原因:三十多年以來,張琪女士一直工作在我國信息產業行業主管部門,直接參與或主持起草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六五"到"十一五"的發展戰略規劃制定與組織實施。從1993年開始,兼任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金橋、金關、金稅工程辦公室主任和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等職,承擔著信息技術推廣應用、信息服務業建設和國家"金"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具體組織協調、指導與服務工作,為RFID應用及物聯網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重要言論:1.無論是標準建設還是應用,我國物聯網產業都處于初創階段,需要堅持科學發展,在應用與服務的過程中求真務實的發展;2. 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產業鏈。
2010年已接近尾聲,物聯網的熱情并沒有隨著季節的更替而冷卻。2010年曾被人譽為“中國物聯網元年”,在這片百舸爭流萬箭待發的領域,每一天都在突破和進取,每一天都在誕生傳奇和奇跡。2010年,在物聯網領域內活躍著各色人物、各種言論,我們在此謹慎地評選了“2010年中國物聯網十大人物”,他們的聲音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影響這個行業的未來軌跡,有人將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被大浪淘沙,曇花一現地銷聲匿跡;有人將成為這個行業的思想炮兵和意見領袖。不管他們的地位或高或低,聲音或弱或強,他們都在極其個性而負責地言說與表達。我們相信,總有一些聲音讓人振聾發聵,總有一些人物果敢地站在這個物聯網時代的中心。
——國脈物聯網編輯部
1、奚國華: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兼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上榜原因:2010年以來,奚國華副部長頻繁地出席各種物聯網會議,提出要統一部署物聯網基礎設施和網絡,并呼吁政府出臺財稅等政策扶持措施促進物聯網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同時他也對我國物聯網產業產業鑒定不明、沒有核心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缺乏示范性工程和未來網絡安全等問題表示擔憂,積極推動出臺國家層面的統一戰略規劃,進行頂層設計,確定發展戰略,明確物聯網產業的定位、發展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
重要言論:1. 物聯網發展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2.物聯網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表現和綜合應用;3.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將引發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度變化,促進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向現代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將大大提高生產的效率和水平;4. 我國物聯網發展也存在產業化能力不高、核心關鍵技術有待突破、標準較分散、應用規模和領域較小、面臨巨大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挑戰等一系列瓶頸和制約因素。

奚國華
2:毛光烈:現任中共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
上榜原因:物聯網是個很大的行業,很多城市在發展物聯網產業時,并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基本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毛光烈在寧波物聯網規劃中提出,寧波發展物聯網之初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先要有個規劃,尋找好突破口。正是由于他的正確理念,讓寧波市物聯網從物聯網行業突破,尋得良好發展的機遇。
重要言論:1. 寧波物聯網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所有領域推開,可以先在物流行業嘗試突破;2. 希望三網融合能夠把基礎的數據處理系統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讓寧波率先成為一座擁有三網融合高處理能力的城市。

毛光烈
3、鄔賀銓:國家信息化專家組咨詢委員會委員、院士
上榜原因:作為中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首席專家,世界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鄔賀銓為多項光通信示范工程的研制開發。同時他還參與多項ITU-T網絡標準和ipv9的研究,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保障,也讓我國從此獲得了通信產業的真正話語權。
重要言論:1.互聯網是全球性的,而物聯網是互聯網運用業務的拓展,是某一個部門建設的物聯網,是一個專業性的網絡;2.物聯網可以有很多,根據不同的科技生產需要而產生各種專網來互通信息;3.中國發展物聯網應用應考慮中國國情,要有不同出發點,不能照搬外國案例。

鄔賀銓
4、張克平:現任無錫市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局長
上榜原因:無錫市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在無錫無物聯網產業發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在推進無錫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推進作用。張克平局長親歷了一年來無錫物聯網發展的各重要歷史時刻,見證了無錫物聯網發展的每一項進展,成為無錫物聯網發展的權威發言人之一。
重要言論:1.物聯網肯定會像互聯網一樣普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需要一個過程,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2.物聯網不只是無錫的榮耀,它是江蘇省的榮耀,更是全中國的榮耀,是需要集全國的智慧去共同發展的。

張克平
5、王曉初: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上榜原因:從大陸到臺灣,從商店到校園到處都能看到王曉初的影子,相比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喬布斯的孩子--iphone爭奪中國撫養權,而"翼機通"則先人一步讓中國電信的物聯網理念落地,同時還有醫療、家居、防災、農業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讓我們看到了電信在物聯網發展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果與社會影響。
重要言論:1.物聯網概念下的網絡發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而現有互聯網在IP地址資源上的不足,已經成為物聯網發展最大的瓶頸;2.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對無錫的資源傾斜力度,開展下一代互聯網的試點與應用,加快相關項目的建設進度,為物聯網提供全程全網、又快又好的通信通道。

王曉初
6、楊冰之: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榜原因:作為國家"十一五"信息化規劃起草成員之一,2008年溫總理"無錫講話"以后,楊冰之先生率領團隊首創了中國第一個物聯網行業門戶網站--國脈物聯網,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行業交流和咨詢平臺。2010年,楊冰之先生先后在國內大型物聯網會議及論壇提出"物脈關系"、"物聯網系統設計師"等全新概念,主編中國第一本物聯網知識啟蒙讀物《物聯網100問》,積極推進浙大-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的成立,主持寧波杭州灣智慧新城規劃。
重要言論:1.物聯網所構建的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衛生、智能電網等應用都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生理器官;2. 物聯網是在"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是"兩化融合"的核心戰略,用來解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關鍵問題,是構建智能社會的新網絡工程。3. 物聯網構建了物與物、物與人的新聯系,強化了物與物、物與人的聯系,必將形成新的社會關系--物脈關系。

楊冰之
7、劉海濤: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組長,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獲得者
上榜原因:劉海濤先生從物聯網概念興起以來,一直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的領軍人物與意見領袖。2009年為了表彰其在物聯網上的貢獻,被央視評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0年,劉海濤先生率領他的團隊致力于過關鍵技術攻關、標準化研究及打造共性平臺,來降低物聯網發展成本。
重要言論:1. 物聯網的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已有的智能化與網絡化基礎之上的全新理論體系,將在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套社會化的感知體系,使人類文明實現新的升華;2. 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標準化研究并攻克共性技術平臺,才是我國物聯網發展的首要路徑。3. 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要像中國結一樣,各界團結在一起,圍繞一個目標,合力提升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競爭力,共同捍衛和打造物聯網時代的"中國結"。

劉海濤
8:劉振亞:現任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上榜原因:作為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非常重視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重要作用。在2010年1月12日,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意見》中確定了利用物聯網為電力網、互聯網、電信網、有線電視網等的融合提供技術手段,實現"四網融合"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預計總投資預計達2萬億元。這是目前國內首家大型央企發布發展物聯網相關文件并明確公布投資額度。
重要言論:1. 目前,智能用電、智能小區、智能家居以及無線抄表等都成為物聯網的應用之一。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必然產生世界上最大、最為智能、信息感知最全面的物聯網。

劉振亞
上榜原因:趙厚麟先生一直參與并主導全球電信標準的制訂,努力運用創新思維,采取新的舉措,進一步提高電信標準化工作的效率。趙厚麟先生還經常到世界各國和地區訪問,足跡遍布五大洲的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他鼓勵成員國努力支持標準化的推廣工作,貫徹執行關于標準化的政策、法規。對于發展中國家,趙厚麟先生根據各國的國情,熱情鼓動他們積極參與世界標準的制訂。趙厚麟先生非常希望中國在國際電信事業標準的制訂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重要言論:1. 目前國內的物聯網發展還處于初創時期,在這個階段,首要建立起產業的統一標準,而不是企業各自為營,物聯網產業應從自主標準制定、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配套等多個環節加強建設;2. 物聯網標準出來大概大概需要3-5年時間,如果入圍國際標準化,將對中國產業發展非常有利。

趙厚麟
10:張琪: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
上榜原因:三十多年以來,張琪女士一直工作在我國信息產業行業主管部門,直接參與或主持起草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六五"到"十一五"的發展戰略規劃制定與組織實施。從1993年開始,兼任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金橋、金關、金稅工程辦公室主任和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等職,承擔著信息技術推廣應用、信息服務業建設和國家"金"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具體組織協調、指導與服務工作,為RFID應用及物聯網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重要言論:1.無論是標準建設還是應用,我國物聯網產業都處于初創階段,需要堅持科學發展,在應用與服務的過程中求真務實的發展;2. 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產業鏈。

張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