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未來三年將全面復蘇
2010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將逐步回暖并步入全面復蘇階段。根據《世界電子數據年鑒》預測,未來3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將維持3%-4%的增幅,預計201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159.7億美元,2012年將達到16558.2億美元。同時,未來3年信息技術應用將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滲透和深度應用將催生出一批新的增長點;綠色IT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綠色信息技術在節能減排、低碳經濟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企業并購重組步伐加快,新興市場拓展將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引擎。
向好趨勢已經呈現
未來3年,世界經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美國作為電子產品的消費大國,其經濟復蘇狀況是電子信息產業需求端的風向標。美國2009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強勁回升,季增長3.5%,創下兩年來的最大季度增幅,實現了一年來的首次增長,持續近兩年的美國經濟衰退終點在望。歐元區及歐盟經濟下滑速度2009年第二季度已明顯放緩。歐盟委員會預計,歐元區及歐盟經濟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走出衰退。由于大規模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實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0年及未來3年世界經濟整體發展形勢向好。全球經濟復蘇形勢明朗,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復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電子信息產業本身來看,世界電子信息產業正處于復蘇之中。2009年第三季度開工率已升至較高水平,設備投資在2009年下半年開始復蘇,終端需求逐步增加,行業逐步回暖趨勢明顯。根據《世界電子數據年鑒》統計,2009年世界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為14674億美元,較2008年下降5.57%,預計未來3年(2010年-2012年)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將處于持續增長階段,2010年將達到15159.7億美元,較2009年上升 3.31%; 2011年將達到15839.7億美元,較2010年上升4.49%;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558.2億美元,較上年上升4.54%。
電子信息產業由于在促進增長、推動經濟復蘇和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競爭戰略的核心部分。發達國家已經處于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但為了維持持續增長和保持在業內的領先地位,仍將其作為重點產業發展。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電子信息產業對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近一年來紛紛推出了新的產業發展戰略,美國注重各種智能系統和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日本政府推出了“i-Japan”戰略,韓國政府出臺了韓國未來IT戰略,英國推出了“數字英國”計劃,澳大利亞、新西蘭也紛紛出臺了國家寬帶戰略。這些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將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的復蘇和發展,未來3年內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將保持向好發展的大趨勢。
全球產業布局進一步調整
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和布局調整進一步深化,未來3年內,亞洲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市場份額將保持持續增長,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將逐步微弱下調。
以中國、印度、巴西、東歐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其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張,在世界電子信息產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預計中國在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市場中所占份額將由2009年的18.51%提高到2012年的20.01%,上升1.5個百分點;東歐地區市場份額將由2009年的4.72%提高到 2012年的4.91%,上升0.2個百分點;而美國、日本和西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將逐步下降,其中美國市場份額將由2009年的25.82%下降到2012年的24.98%,約下降0.1個百分點;日本將由2009年的 9.92%下降到 2012年的9.54%,約下降0.4個百分點;西歐將由2009年的23.89%下降到2012年的22.52%,約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在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市場中所占份額上升幅度最大,西歐地區下降幅度最大。
未來3年,預計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市場格局穩中有變。從國家層面來看,美國、中國、日本仍然占據世界電子產品市場的主導地位。
在市場規模上,美國、日本兩國所占的比重繼續小幅下降,中國所占份額持續提升,總體上前三位仍保持美、中、日的排名。包括印度、巴西、俄羅斯、韓國以及一些東歐國家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電子產品市場發展良好并將逐步提升。另外,新興市場國家將進一步向電子信息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升級。
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深化
信息技術的廣泛滲透和深度應用將催生出一批新的增長點。目前受到全世界廣泛關注的智慧地球、物聯網等概念實際上是新一代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另外,電子信息產業因其具有對傳統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和滲透作用,其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將成為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2009年世界各國推出的刺激經濟、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政策中都更加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美國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重點關注醫療電子和光伏等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韓國出臺的IT未來發展戰略中將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的融合應用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歐盟、日本等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中也將物聯網、信息技術在傳統工業中的應用等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未來3年,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以及其與汽車、醫療、能源、機械等傳統工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信息技術與工業研發設計、流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開發等工業產業鏈各環節的融合,將改造提升傳統工業;信息技術與不同工業行業的融合將不斷培育和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汽車電子、機床數控、醫療電子、工業監測和控制系統等應用電子產業。
美國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核心也是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是未來信息技術應用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主要理念是通過提供智能的解決方案,讓各行各業都“智慧”起來,包括智慧的城市、智慧的電網、智慧的鐵路、智慧的醫療、智慧的金融、智慧的水資源管理等等。這種智能的應用將帶給社會很多價值,如經濟的繁榮、信息傳遞的便利、無障礙的溝通、隨需應變的企業、更方便的生活等等,也會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和工作崗位。物聯網的推廣將會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驅動器,為產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在“物聯網”普及以后,用于動物、植物、機器、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簽及配套的接口裝置的數量將十分巨大,按照目前對物聯網的需求,在未來3年內對傳感器和電子標簽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這將大大推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
綠色IT技術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未來,綠色IT仍是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點,綠色IT是指IT產品本身的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及廢棄回收過程要節能環保,并利用IT新技術幫助其他產業實現節能和環保。在目前能源緊張、環境惡化的壓力下,綠色IT的應用具有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綠色增長、引領經濟復蘇的重要意義。
目前,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綠色IT戰略及未來發展規劃,促進綠色信息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未來3年在各國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綠色IT技術將進一步發展。日本政府在“數字日本創新計劃”中提出要開發和實施無所不在的綠色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加速實現低碳革命,目標是到2012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800萬噸;歐盟也制定出各種運用ICT實現節能減排的政策框架,希望借助ICT的各項應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韓國政府在“綠色IT國家戰略”中為了將綠色IT培育成新的增長動力,決定到2012年或2013年為止共投入13.7萬億韓元,用于世界最尖端IT產品的開發、比目前網速快10倍的網絡系統的構筑、利用IT實現低碳工作環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