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剛:無線電產品認證亟待監管
作者:中國電子報
                        來源:賽迪網
                        日期:2010-02-08 08:50:17
                    摘要:近5年來非移動通信無線電業務增長迅速,包括物聯網、RFID、超寬帶產品、無線視頻等,我們在這些產品研制階段就已經著手準備相應產品的檢測標準、檢測設施和檢測手段。我們在前兩年就搭建了針對3個3G標準的檢測設備。 
                    
                     “無線電監測中心是做什么的呢?主要是維護電波秩序,就像交通警維護交通秩序一樣。還要檢測設備,就像車上路前要檢測車是否合格一樣。”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副主任薛永剛這樣介紹他們的工作。新年伊始,薛永剛接受了《中國電子報》記者的采訪,介紹了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今年在檢測業務方面的工作重點和思路。 
記者: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在無線電檢測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薛永剛:為了適應無線電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不斷加大對檢測業務的支持力度。
去年4月20日,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組建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正式向社會開展服務。該檢測中心將承擔原來由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設備檢測處承擔的型號核準檢測工作,為廣大用戶提供型號核準檢測、國際認證檢測和檢測系統集成等服務。
記者:為什么要組建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2010年工作重點是什么?
薛永剛:組建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是為了適應無線電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尤其是適應3G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近5年來非移動通信無線電業務增長迅速,包括物聯網、RFID、超寬帶產品、無線視頻等,我們在這些產品研制階段就已經著手準備相應產品的檢測標準、檢測設施和檢測手段。我們在前兩年就搭建了針對3個3G標準的檢測設備。
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開展多種檢測業務:第一是型號核準業務;第二是高附加值的業務服務,包括技術研發業務、運營商招標測試業務,還有一些國家核心部門委托的測試業務;第三是通過一些技術研發,實現管理工作的標準化;第四是繼續執行一些由國家科技主管部門主導的專項工作,像做標準和專項課題等等,從而提升我們的影響力。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成立以來,制定了3到5年戰略規劃,決心打造一個具有一流先進設備,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國際化實驗室。5年來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2009年底,我們硬件投入達到3.8億元甚至4億元,目前我們的設備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記者:我們的檢測方法和標準與國外一樣嗎?我們說要在標準化上做文章,標準化職能具體是什么?
薛永剛:我們參考的標準包括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在很多國際標準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句話:要遵守當地主權國家無線電管理相關規定。頻率資源是一個重要的國有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屬國家所有,是帶有主權性的。我們必須嚴格遵照國家無線電相關規定,此外可以參照國家、行業乃至國際標準。
我們要投入精力、資金和物力來研究行業標準。我們的標準集中在與檢測相關的領域,我們要縮短檢測標準和規定的銜接周期,這樣標準公布以后,受檢方的通過率會提高,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
記者:國家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說物聯網,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有什么支撐和服務?
薛永剛:關于3G我們已經投資1.2億多元了,對于RFID,我們投資了2000萬元,而且測試平臺是自主開發的,得到了科技部“863”重大專項的資助。這個設備正在研制但是不能公開,如果研制成功,將解決射頻和協議所有問題,應該說是在點測領域的一個很大創新。對于新業務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
                    
                記者: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在無線電檢測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薛永剛:為了適應無線電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不斷加大對檢測業務的支持力度。
去年4月20日,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組建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正式向社會開展服務。該檢測中心將承擔原來由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設備檢測處承擔的型號核準檢測工作,為廣大用戶提供型號核準檢測、國際認證檢測和檢測系統集成等服務。
記者:為什么要組建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2010年工作重點是什么?
薛永剛:組建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是為了適應無線電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尤其是適應3G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近5年來非移動通信無線電業務增長迅速,包括物聯網、RFID、超寬帶產品、無線視頻等,我們在這些產品研制階段就已經著手準備相應產品的檢測標準、檢測設施和檢測手段。我們在前兩年就搭建了針對3個3G標準的檢測設備。
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開展多種檢測業務:第一是型號核準業務;第二是高附加值的業務服務,包括技術研發業務、運營商招標測試業務,還有一些國家核心部門委托的測試業務;第三是通過一些技術研發,實現管理工作的標準化;第四是繼續執行一些由國家科技主管部門主導的專項工作,像做標準和專項課題等等,從而提升我們的影響力。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成立以來,制定了3到5年戰略規劃,決心打造一個具有一流先進設備,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國際化實驗室。5年來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2009年底,我們硬件投入達到3.8億元甚至4億元,目前我們的設備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記者:我們的檢測方法和標準與國外一樣嗎?我們說要在標準化上做文章,標準化職能具體是什么?
薛永剛:我們參考的標準包括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在很多國際標準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句話:要遵守當地主權國家無線電管理相關規定。頻率資源是一個重要的國有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屬國家所有,是帶有主權性的。我們必須嚴格遵照國家無線電相關規定,此外可以參照國家、行業乃至國際標準。
我們要投入精力、資金和物力來研究行業標準。我們的標準集中在與檢測相關的領域,我們要縮短檢測標準和規定的銜接周期,這樣標準公布以后,受檢方的通過率會提高,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
記者:國家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說物聯網,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有什么支撐和服務?
薛永剛:關于3G我們已經投資1.2億多元了,對于RFID,我們投資了2000萬元,而且測試平臺是自主開發的,得到了科技部“863”重大專項的資助。這個設備正在研制但是不能公開,如果研制成功,將解決射頻和協議所有問題,應該說是在點測領域的一個很大創新。對于新業務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