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十年磨一劍 一刃營銷一刃企劃
2010年3月10日電/明通新聞專線/-- 2010年3月24日,是陳培忠33歲的生日。2003年被升為昆明百家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營銷企劃總監的時候,他剛剛26歲。十年的時間,從一個普通的銷售人員到如今的高管,陳培忠形容自己像一塊海綿,不斷的吸取水分得以膨脹。
總想比別人做的多、積累的快
陳培忠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學習運用能力,和事事爭先的冒險精神。“同樣的十個任務,老板若平均分配給兩個人做,我會覺得自己的任務太少而要求做六個或者更多。就像玩游戲一樣,只有去打更多的怪物或種更多的菜,才能提高你的經驗值,提升級別。這個過程是必然而公平的,工作也是如此。”幽默健談的陳培忠開心的說。他善于把生活中點滴的道理運用到工作中去,并積極的展開與執行。談到企劃時他表示,“相對于營銷,我更喜歡企劃的環節。用我之前營銷的經驗去做企劃的方案,可行性很高”。年輕時候的拼搏,加上漸漸成熟起來的興趣,讓陳培忠快速的積累起來。
藝術與銷售 相得益彰
陳培忠大學所學的專業是美術,畢業后卻走上銷售的道路。抽象的藝術與現實的銷售,并沒有帶給他沖突,反而讓他更容易理解換位思考。談到百家利與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的合作時,陳培忠說,正是因為有畫畫的功底,他只看圖紙就能預測出賣場的實際情況。在參加了中國北京大學企業高級管理人研修班后,陳培忠更加清晰管理的藝術,是不同的角度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與結果。“我不想員工把工作當成壓力,找到引發激情的切入點,他們就會熱愛自己的工作。”
由加強員工執行力向引發集體創造力過渡
“我不會再要求員工做到什么目標,而是讓他們自己分析,能達到怎樣的目標。”身為營銷企劃總監,陳培忠對自己手下營銷部與企劃部200多號人可謂用心良苦。“在往年的春節強制回款攻堅戰里,最好的成績不過是90%,今年實施了有效的引導與跟進之后,反而比我預想的成績還要好。”在員工績效考核觀念上的轉變,使陳培忠領會到自發創造力的價值,他坦言不會再一味的追求執行力,而將員工變得機械,關鍵是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一個結果的決心和責任感。正如他所打的比喻,“企業對于員工就像房子,房子是無生命的,它的溫暖取決于所有員工的添磚加瓦。老板也是其中的一員,我們的團隊上下一心才能讓房子更加堅固,遮風避雨。”
人物檔案:
陳培忠,昆明百家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營銷企劃總監,中國北京大學企業高級管理人研修班學員。他對百家利未來三年的規劃是打響品牌、鼓勵各分公司經理參與決策、提升主人翁意識。引導員工積極的創造價值并時刻進行自我檢討。在同一家公司十年,他堅信自己是自己的傳奇。
愿景檔案:
愿景集團(Invision Group)是一間資源提供機構。自2003年成立以來,先后在廣州、香港、昆明推出了以中國北京大學企業高級管理人學習研修為代表的個人文化軟實力、企業文化軟實力一系列的學習研修課程,內容涵蓋個人技能提升、家庭關系和企業發展等多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