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將引發零售業再革命
作者:高凌云
來源:通信世界網
日期:2010-03-10 08:39:00
摘要:兩會期間,關于“物聯網”的討論,成為信息通信業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中移動總裁王建宙提了五點建議,有委員建議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體系。
兩會期間,關于“物聯網”的討論,成為信息通信業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中移動總裁王建宙提了五點建議,有委員建議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體系。
從去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提出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后,物聯網的概念就持續升溫。從地方政府到學院、研究機構都在緊急補課物聯網概念研究;二級市場反復炒作后,基金私募也早把物聯網當成重點關注板塊;產業層面,大企業希望搭上物聯網東風,小企業更希望通過物聯網概念從地方政府處拿到更多的扶持資金。
技術的革新無疑會帶來商業的革新,以流通業為例,當年條形碼的出現,讓流通環節上主導權從制造商向零售商轉移,因為條形編碼的出現,零售商對商業的銷售行情如賺錢與否,登廣告的時機、費用、價格、折扣、地點、專門推銷、運輸量等等都了如指掌。如今物聯網在各個行業中都是一場技術革命,會對商業模式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呢?麥肯錫剛剛發布了一份物聯網報告,提醒人們關注物聯網帶來的商業模式的變革。
引發零售業再革命
去超市買豬肉,只要用手機里的讀卡器讀一下豬肉上的RFID(無線射頻技術,物聯網的主要應用方式之一)芯片,就可以知道所購買的豬肉產自何處,是吃什么飼料長大的。這是一般消費者對物聯網在流通環節應用的最通常想象。
麥肯錫新出臺的物聯網報告,把興起的物聯網應用分為兩大類:信息和分析、控制和自動化。在“信息和分析”類別中,麥肯錫首先提到了行為跟蹤。麥肯錫舉例稱,樂購利用傳感器,通過會員卡收集購物者數據。麥肯錫稱,這么做可以提供更多購物或折扣信息,從而縮短結賬時間。
記者在IBM、富士通零售業的解決方案演示中,都曾看到過類似的應用,比如當你推著滿滿一車東西走出超市大門,不會再看到收銀員,因為通過收銀系統時,RFID讀取器在瞬間識別出所有商品的數量和價格,銀行轉賬系統據此從你的賬戶上劃出了相應的金額。以前超市是用條形碼來加快收費速度的,當消費者在收銀臺付過賬后,商品上的磁條就失去效用了。但是與磁條不同的是,RFID標簽在視線范圍之外還能被繼續識別。商家和銀行就可以聯合起來勾畫出你的個人生活方式,行動路線圖,以此來作出商業決策。這并不是還在實驗室中的解決方案,沃爾瑪、麥德龍等大型零售集團幾年前就開始使用RFID技術。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帝國,麥德龍則是歐洲最為重要的零售商。它們幾年前就斥巨資投到了RFID技術上來,并成為全球RFID革命的推動引擎,就是因為 RFID技術將帶來流通業更深遠的革命,就像當年條形碼的出現,讓流通環節上主導權從制造商向零售商轉移一樣。因為條形碼的出現,零售商對商業的銷售情況一目了然,如利潤空間、何時宣傳、價格、折扣等等。
物流可視化,電力智能化
從事過零售業投資的都知道,這個行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商品斷貨和損耗。傳感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廣州物流協會副秘書長孔翔鴻向記者介紹,目前的大型的物流公司都已經能做到實時監測,這種方式可向企業隨時報告貨物停留在哪個港口、是否已經報關等常規信息。但在運送過程中藥品周圍環境的濕度和溫度、貨物是否會被掉包等更細節性的信息無法呈現。麥肯錫列舉了通過傳感器跟蹤RFID標簽的例子,這些標簽放置在產品上,隨著供應鏈流動而流動,就能實現可視化供應鏈。
物聯網的第二大類應用是控制和自動化。麥肯錫稱之為“把通過物聯網收集到的分析數據轉化成可以通過網絡向執行器反饋信息的指令,反過來,執行器也可以改變流程。”如電力公司通過智能電表讓消費者更加合理地管理用電支出。這對那些用電大戶來說尤其有用,因為他們可以把高能耗流程和流水線從高價的用電高峰時段轉移到用電低峰時段。這也就是智能電網的概念。
視點
廣東“物聯網”應用占全國半壁江山
“盡管沒大規劃宣傳,但廣東的‘物聯網’發展早,早在兩三年前廣東就開始規劃下一代互聯網。”信產廳信息化推進處袁國清處長告訴本報記者,物聯網工程作為省政府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工程,信息產業廳將跟蹤國際下一代互聯網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爭取國家下一代互聯網專項落戶廣東,開展粵港下一代互聯網的工作交流和合作。
“目前‘物聯網’的應用主要是RFID、GPS等,廣東在這方面的應用已占6成,粵港合作和物流信息化是廣東在‘物聯網’產業中的獨特優勢”。
從去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提出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后,物聯網的概念就持續升溫。從地方政府到學院、研究機構都在緊急補課物聯網概念研究;二級市場反復炒作后,基金私募也早把物聯網當成重點關注板塊;產業層面,大企業希望搭上物聯網東風,小企業更希望通過物聯網概念從地方政府處拿到更多的扶持資金。
技術的革新無疑會帶來商業的革新,以流通業為例,當年條形碼的出現,讓流通環節上主導權從制造商向零售商轉移,因為條形編碼的出現,零售商對商業的銷售行情如賺錢與否,登廣告的時機、費用、價格、折扣、地點、專門推銷、運輸量等等都了如指掌。如今物聯網在各個行業中都是一場技術革命,會對商業模式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呢?麥肯錫剛剛發布了一份物聯網報告,提醒人們關注物聯網帶來的商業模式的變革。
引發零售業再革命
去超市買豬肉,只要用手機里的讀卡器讀一下豬肉上的RFID(無線射頻技術,物聯網的主要應用方式之一)芯片,就可以知道所購買的豬肉產自何處,是吃什么飼料長大的。這是一般消費者對物聯網在流通環節應用的最通常想象。
麥肯錫新出臺的物聯網報告,把興起的物聯網應用分為兩大類:信息和分析、控制和自動化。在“信息和分析”類別中,麥肯錫首先提到了行為跟蹤。麥肯錫舉例稱,樂購利用傳感器,通過會員卡收集購物者數據。麥肯錫稱,這么做可以提供更多購物或折扣信息,從而縮短結賬時間。
記者在IBM、富士通零售業的解決方案演示中,都曾看到過類似的應用,比如當你推著滿滿一車東西走出超市大門,不會再看到收銀員,因為通過收銀系統時,RFID讀取器在瞬間識別出所有商品的數量和價格,銀行轉賬系統據此從你的賬戶上劃出了相應的金額。以前超市是用條形碼來加快收費速度的,當消費者在收銀臺付過賬后,商品上的磁條就失去效用了。但是與磁條不同的是,RFID標簽在視線范圍之外還能被繼續識別。商家和銀行就可以聯合起來勾畫出你的個人生活方式,行動路線圖,以此來作出商業決策。這并不是還在實驗室中的解決方案,沃爾瑪、麥德龍等大型零售集團幾年前就開始使用RFID技術。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帝國,麥德龍則是歐洲最為重要的零售商。它們幾年前就斥巨資投到了RFID技術上來,并成為全球RFID革命的推動引擎,就是因為 RFID技術將帶來流通業更深遠的革命,就像當年條形碼的出現,讓流通環節上主導權從制造商向零售商轉移一樣。因為條形碼的出現,零售商對商業的銷售情況一目了然,如利潤空間、何時宣傳、價格、折扣等等。
物流可視化,電力智能化
從事過零售業投資的都知道,這個行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商品斷貨和損耗。傳感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廣州物流協會副秘書長孔翔鴻向記者介紹,目前的大型的物流公司都已經能做到實時監測,這種方式可向企業隨時報告貨物停留在哪個港口、是否已經報關等常規信息。但在運送過程中藥品周圍環境的濕度和溫度、貨物是否會被掉包等更細節性的信息無法呈現。麥肯錫列舉了通過傳感器跟蹤RFID標簽的例子,這些標簽放置在產品上,隨著供應鏈流動而流動,就能實現可視化供應鏈。
物聯網的第二大類應用是控制和自動化。麥肯錫稱之為“把通過物聯網收集到的分析數據轉化成可以通過網絡向執行器反饋信息的指令,反過來,執行器也可以改變流程。”如電力公司通過智能電表讓消費者更加合理地管理用電支出。這對那些用電大戶來說尤其有用,因為他們可以把高能耗流程和流水線從高價的用電高峰時段轉移到用電低峰時段。這也就是智能電網的概念。
視點
廣東“物聯網”應用占全國半壁江山
“盡管沒大規劃宣傳,但廣東的‘物聯網’發展早,早在兩三年前廣東就開始規劃下一代互聯網。”信產廳信息化推進處袁國清處長告訴本報記者,物聯網工程作為省政府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工程,信息產業廳將跟蹤國際下一代互聯網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爭取國家下一代互聯網專項落戶廣東,開展粵港下一代互聯網的工作交流和合作。
“目前‘物聯網’的應用主要是RFID、GPS等,廣東在這方面的應用已占6成,粵港合作和物流信息化是廣東在‘物聯網’產業中的獨特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