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風生水起 將成下一風投熱點
一、物聯網在中國
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通信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從輪胎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因特網主動進行交換。物聯網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物物相聯的網絡。其標準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這里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物聯網涉及的行業很多,范圍很廣。按照物聯網的產業鏈大致可以分三個層面:首先是傳感網絡,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為主,實現“物”的識別;其次是傳輸網絡,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絡、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計算;三是應用網絡,即輸入輸出控制終端,可基于現有的手機、PC等終端進行。
物聯網的發展必將帶動新興行業的崛起。在信息生成方面,物聯網會利用RFID,傳感器,二維碼、北斗或GPS定位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信息――傳感器、二維碼、紅外設備、射頻設備制造商等,都很有機會;二是信息傳遞方面,各種電信網絡與互聯網將進一步融合;三是信息的集中處理及應用方面,即通過綜合信息平臺接收、處理、反饋并應用信息,大量軟件企業將從中受益。
信息傳遞方面,各種電信網絡、互聯網與廣電網絡的融合尚需國家做進一步的調控。近年來物聯網產業鏈的第一個層面投融資活動積極。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備受投資機構的偏愛。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從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幾家相關公司獲得投資。
RFID制造廠商遠望谷從2003年到2006三年間先后獲得來自深圳創新投、上海仕博和上海聯創三輪融資,之后于2007年成功上市。可以說遠望谷是RFID制造商的領跑者。遠望谷自1993年起就致力于RFID技術和產品研發,借助中國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開創了國內RFID產品規模化應用的先河。 遠望谷擁有50多項RFID專利技術、5大系列6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產品,遠望谷還設立了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企業技術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立于2005年的深圳鼎識科技識別有限公司以其在識別技術的領先地位也被多家投資機構看好。鼎識科技致力于車輛識別、溯源識別、身份識別、生產識別、資產識別五大行業,向客戶提供識別硬件產品、識別軟件產品及識別信息增值服務。鼎識科技建立了包括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識別、多光譜光學影像獲取與處理、識別數據采集中間件、基于J2EE三層架構與智能客戶端的識別信息管理軟件的核心技術鏈。已申請專利37件,共獲專利證書22件,其中獲發明專利4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20件。
賽迪顧問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0%。
二、物聯網發展中的問題
物聯網是一個龐大的發展機會,溫家寶在兩會中強調要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物聯網研發應用。政府部門對發展物聯網產業也持積極的態度。但真正發展起來尚需時日,物聯網產業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存在諸多產業發展約束因素。中國物聯網產業突破發展的瓶頸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盡快實現三網融合,加快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為物聯網的實現提供必要的條件。提早謀劃物聯網發展。
2、制定物聯網標準體系。在國際上還沒有比較統一的物聯網標準體系之前,我國應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規范中國物聯網市場。制定標準體系也是為了防止整個物聯網產業混亂、市場混亂。
3、出臺物聯網行業相關可行性政策。特別是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政策導向性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政策先行”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
4、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以往在通信電信及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就會受制于人。因此,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據了解,2010年,政府將出臺一系列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相關部門都有可能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來加速促進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同時,各省市和產業園區也極有可能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等園區將有可能成為地方政策出臺的先行者。
在技術與標準化方面,北郵、中科院、南郵、無錫中國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以及中國物聯網標準化組織有望在物聯網標準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一系列重點行業應用產品將被推出市場并逐步開始規模化應用。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行業應用將成為未來幾年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成熟度較高的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電網等市場前景廣闊,投資機會巨大,將成為未來幾年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隨著物聯網相關技術、標準以及政策的發展完善,相信有更多領域完善成熟起來。物聯網給人民的無限遐想會離我們越來越近。相信未來我們會在物聯網這個領域看到更多的驚喜,更多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