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地鐵公交“一卡通”須先思想兼容
作者:沈陽日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10-03-09 09:43:12
摘要:站在地鐵票價面前,“一卡通”才可謂真正的難產兒。還有7個月,地鐵就要試運營了,“一卡通”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上周,有關“沈陽地鐵票價”事關民生的重要新聞再度占據了沈陽媒體顯要位置,與此“地鐵和公交能否一卡通”的疑問又在百姓心間涌起。畢竟地鐵運營的腳步近了。
如果說地鐵票價難產,似不過分。票價一頭牽著市民的錢袋子,另一頭考量一個城市擔綱公用事業的決心與氣魄。即便幾經敏感測試等諸多環節,地鐵票價依然要站在物價部門審批和市民聽證的兩架天平上稱稱……對于地鐵票價,即便有千道工序,萬種手續,那都是可期待的、有指望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票價遲早會降生的,只是尺度拿捏的問題。
站在地鐵票價面前,“一卡通”才可謂真正的難產兒。還有7個月,地鐵就要試運營了,“一卡通”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擺在當前的兩大現實問題:沈陽公交IC卡持有量已達378萬張,幾乎一半的城區人擁有公交卡。公交先入為主的資源優勢,成為兼容沈陽地鐵卡的一個重要理由。另一個問題是,地鐵方面也有規劃,新生卡兼容已有公交卡。
地鐵與公交等多種公用事業實現“一卡通”方便之處可想而知。目前國內外發達城市都“通”了。此前,國內幾個城市,在地鐵運營前與沈陽一樣,已有相當大公交持卡量。由于難以打破行政壁壘和利益公平分配等怪圈,最終一些城市在地鐵運營時發了一張新的地鐵卡。而接下來,地鐵與公交卡兩大運營商之間糾葛不斷,均希望兼容對方,并擁有“一卡通”絕對的話語權。最終導致城市重復投資、市民重復購卡……
3月5日,沈陽市主要領導試乘地鐵時表示,通過協商等手段促成地鐵與公交早日實現“一卡通”。
當前,沈陽地鐵與公交恰處于合作關鍵期。
有人問,沈陽地鐵與公交“一卡通”究竟卡在哪里?有關人士說,在信息技術十分發達的時代,無論是老卡兼容新卡,還是新卡兼容老卡都不是瓶頸,最主要的問題是實現思想的兼容和行政壁壘的拆除。
業內人士說,地鐵與公交走“一卡通”之路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是一個城市現代高度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表征。作為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服務的地鐵、公交部門,理應給公眾提供最安全最便捷的服務,畢竟資源屬于公眾的,給“一卡通”讓路是歷史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且沈陽只有實現地鐵與公交“一卡通”后,才能撬動煤水電等城市“一卡通”禁錮的大門,并向沈陽經濟區延展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利益最大化。
我們雖暫不能期待沈陽的“一卡通”像香港八達通那樣無所不及的“好使”。在最佳機會面前,沈陽市民期待相關決策部門能夠把握住歷史機遇,給沈陽市民和這座城市創造文明高度和便利深度,畢竟一旦地鐵與公交兩卡并行,再走“一卡通”之回頭路,成本大矣!
如果說地鐵票價難產,似不過分。票價一頭牽著市民的錢袋子,另一頭考量一個城市擔綱公用事業的決心與氣魄。即便幾經敏感測試等諸多環節,地鐵票價依然要站在物價部門審批和市民聽證的兩架天平上稱稱……對于地鐵票價,即便有千道工序,萬種手續,那都是可期待的、有指望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票價遲早會降生的,只是尺度拿捏的問題。
站在地鐵票價面前,“一卡通”才可謂真正的難產兒。還有7個月,地鐵就要試運營了,“一卡通”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擺在當前的兩大現實問題:沈陽公交IC卡持有量已達378萬張,幾乎一半的城區人擁有公交卡。公交先入為主的資源優勢,成為兼容沈陽地鐵卡的一個重要理由。另一個問題是,地鐵方面也有規劃,新生卡兼容已有公交卡。
地鐵與公交等多種公用事業實現“一卡通”方便之處可想而知。目前國內外發達城市都“通”了。此前,國內幾個城市,在地鐵運營前與沈陽一樣,已有相當大公交持卡量。由于難以打破行政壁壘和利益公平分配等怪圈,最終一些城市在地鐵運營時發了一張新的地鐵卡。而接下來,地鐵與公交卡兩大運營商之間糾葛不斷,均希望兼容對方,并擁有“一卡通”絕對的話語權。最終導致城市重復投資、市民重復購卡……
3月5日,沈陽市主要領導試乘地鐵時表示,通過協商等手段促成地鐵與公交早日實現“一卡通”。
當前,沈陽地鐵與公交恰處于合作關鍵期。
有人問,沈陽地鐵與公交“一卡通”究竟卡在哪里?有關人士說,在信息技術十分發達的時代,無論是老卡兼容新卡,還是新卡兼容老卡都不是瓶頸,最主要的問題是實現思想的兼容和行政壁壘的拆除。
業內人士說,地鐵與公交走“一卡通”之路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是一個城市現代高度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表征。作為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服務的地鐵、公交部門,理應給公眾提供最安全最便捷的服務,畢竟資源屬于公眾的,給“一卡通”讓路是歷史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且沈陽只有實現地鐵與公交“一卡通”后,才能撬動煤水電等城市“一卡通”禁錮的大門,并向沈陽經濟區延展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利益最大化。
我們雖暫不能期待沈陽的“一卡通”像香港八達通那樣無所不及的“好使”。在最佳機會面前,沈陽市民期待相關決策部門能夠把握住歷史機遇,給沈陽市民和這座城市創造文明高度和便利深度,畢竟一旦地鐵與公交兩卡并行,再走“一卡通”之回頭路,成本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