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跨越行動”推進產業升級轉型
撥打12580查詢線路,“秘書”會迅速為你制定路線,并將路線圖以短信/彩信的方式發到你手機上;使用“漁信通”系統,漁民們就可利用GPS定位技術與完善的GSM網絡,享受船舶定位、船舶導航、海上通信、遇險救助等多種服務……這可不是在向你描繪未來藍圖,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你身邊的點滴變化。
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在日前啟動的“創新廣東”系列活動中,“物聯網產業跨越行動”被提上議事日程,根據“創新廣東”活動規劃,廣東移動將從物聯網網絡發展、應用推廣以及合作伙伴拓展等方面全力推動物聯網發展進程,以實際行動為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
三大計劃
推動物聯網發展大跨越
物聯網應用前景無限。據悉,今年廣東移動將對網絡投資155億元,推動GSM/TD/WLAN三網協調發展,TD網絡覆蓋擴展到各地市市區和縣城熱點區域;同時,以南方智慧園為載體,實現“集中支撐平臺、信息創新引擎、產業孵化園區、網絡文化高地、服務外包基地、低碳生態綠谷”等六大愿景。
在物聯網應用推廣計劃中,廣東移動將啟動八大物聯市場,以M2M平臺、TD模塊應用為基礎,通過“機器卡”和“行業卡”兩大產品,全面進入“能源、城市、家居、交通、農牧、生產、金融、零售”八大物聯領域,大力拓展電力監控、車務通、安信通、炒股機、無線POS、企業一卡通等應用,開拓標準化普眾市場以及定制化行業市場。
而在物聯網合作伙伴拓展方面,廣東移動將建立物聯網產業標桿,加速物聯網產業發展,通過推進“百家萬店加盟”、“伙伴共同成長”和“戰略合作升級” 三大戰略伙伴合作計劃,加強合作招募,提供合作伙伴技術支撐;全省招募超過1000家M-M設備模塊商、集成商、生產商、電子配件渠道商,與IBM、華為、中興、SierraWireless等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物聯網行業標準。
過去五年,廣東移動實施了信息化“八項工程”等多項移動信息化工程,與社會各個領域建立了深入合作關系,為在各行業的智慧化應用推廣做好了充分準備。特別是物聯網核心應用之一的M2M應用,無論是在規模還是質量上,都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與此同時,廣東移動還將物聯網與TD技術相結合。TD物聯網具有傳輸速率高、終端形態多、保密性能強等特點。目前,經過三期建設,廣東全省已累計開通TD基站超過5300個,全省21地市均實現了覆蓋。
多舉措
加快智能交通前進步伐
在物聯網應用推廣方面,智能交通系統是廣東移動應用較為成熟的一個典范。智能交通系統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信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地面運輸管理,建立起能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
作為科技部確定的十個智能交通項目示范城市之一,廣州市的智能交通發展已日趨成熟。如今,市民只需撥打移動12580熱線查詢線路,“秘書”就會迅速為你制定路線,并將路線圖以短信/彩信的方式發到你手機上。未來,利用視頻的方式,車主還可以輕松通過手機視頻了解線路和交通路況。據統計,目前,“智能交通”已覆蓋了廣州100%的出租車和70%的公交車,已有5萬多用戶在使用交通信息服務。
在深圳,廣東移動與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韓國SK電訊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交通信息”服務。據了解,“交通信息”服務是利用實時交通采集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建模后,為客戶提供的基于手機的實時路況信息服務。其中,“實時路況信息”服務經國內業界專家評審通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專業測試得出,實時路況信息的準確率超過82.42%,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通過“交通信息”服務,客戶看手機便能輕松做好出行計劃。移動用戶可以直接登錄手機“wap.szjtlk.com” 查詢“實時路況”,不僅能查到文字信息,還能看到根據深圳地理信息特別繪制的“道路簡圖”。簡圖通過紅色(擁堵)、黃色(緩慢)、綠色(暢通)呈現,一目了然。除了手機上網查詢,客戶還可以撥打1258099,通過人工服務查詢或定制道路的實時交通信息,也可通過自動語音播報系統聽取深圳6個行政區實時的交通擁堵路段播報。此外,根據需要,客戶還可自行定制“交通路況定時提醒業務”,定制成功后每天能定時接收到以短信/彩信形式呈現的路況信息。
在此基礎上,廣東移動還將積極參與城市智能交通建設,不僅繼續豐富“交通信息”服務內容,還將在“通信網絡建設及傳輸、交通指揮系統應用”等方面助力地方政府加快智能交通的建設步伐。
信息化
為打造“平安漁業”助力
“有了漁信通,我們就好像有了一道平安符。”日前,廣東移動聯合漁政部門推出的“漁信通”受到了廣大漁民的歡迎。
為全面提高漁業防災減災能力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滿足漁民海上通信和應急調度管理的需求,廣東移動聯合廣東省漁政總隊推出“漁信通”業務,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漁信通”的推出,進一步推動了海洋信息化的發展,為打造廣州“平安漁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漁信通”是利用在船舶上安裝船載終端,通過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移動通信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網絡通信與數據處理技術組成。廣東移動在多功能船載導航儀的基礎上增加了移動通信模塊,利用GPS定位技術與完善的GSM網絡,借助SMS和GPRS傳輸方式,對漁船進行實時有效的跟蹤定位,為漁民提供了船舶定位、船舶導航、海上通信、遇險救助等多種功能服務及安全保障。
“漁信通”的廣泛深入應用,將可以為漁民的海上安全生產、漁政部門的監督管理等方面帶來“三大利好”。一是可以通過船舶終端實現GPS定位、船舶導航、海上通信、遇險救助等服務,增強防災抗災、遇險救助能力;二是為省市縣級漁政隊伍提供的“漁信通”相應監控平臺,有力支持漁政隊伍對海上漁船的定位監控、漁港監控;三是可為遠洋漁船提供氣象信息、魚汛預報、漁船導航、應急調度等信息服務,向近海養殖作業的漁民提供專業養殖技術、水質信息、病害預防知識等信息服務,提高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在布局物聯網網絡發展、積極拓展合作伙伴的基礎上,緊抓行業需求,大力推廣發展M2M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是廣東移動未來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廣東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移動將從電力行業、交通行業、智能家居、企業安防、金融行業、物流行業六大重點行業應用切入,全面推動物聯網發展,為廣東產業升級轉型助力。
【專家觀點】
“移動巴槍”
SF速遞公司自2006年使用第二代無線巴槍技術以來,已開通用于巴槍的GPRS卡3.5萬多張,其接單派單時間降低31%,準確率提高100%,攬、派、送環節的處理時間減少約20%,人均業務量從每天30單提高至每天40單。同時,客戶可隨時隨地獲取貨物在途信息,避免了因信息流中斷帶來的客戶滿意度下降。
艾瑞行業專家麥浩超認為:這是M2M業務在交通物流領域的典型應用。中國移動充分發揮了網絡優勢,數據采集傳輸系統成熟完備,結合RFID等技術,可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廣東移動的探索對現代物流產業鏈整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有望成為物聯網的“拳頭”產品之一。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小區業主刷手機開門禁
3G智能社區
中海康城小區是廣東深圳首家3G智能社區。社區居民只要為手機更換一張RF-SIM卡,即可實現社區門禁出入,以及停車場、游泳池、健身房、會所等周邊配套設施的一卡消費。移動智能家居系統圍繞居民關心的問題,整合了通信、安防、家用電器控制等各種技術,并與手機有機結合,實現家居安防、無線對講、物業溝通、智能控制、家庭娛樂等功能,使人與家互動、人與社區互動,讓業主享受到智能數字家居生活的安全和便利。
中國城市競爭力促進會副會長劉巖松認為:智能社區讓我們初窺物聯網的魅力,目前物聯網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溫家寶總理也專門就物聯網發展提出要求,加速物聯網的生活化應用,對于營造發展氛圍、激活市場意義重大,中國移動在廣東的率先探索難能可貴。特別是該智能社區嘗試把傳感系統與TD-SCDMA技術結合,對于創新發展物聯網,如何占領新產業制高點具有示范作用。以上嘗試反映出運營商正順應信息化社會發展趨勢,自主創新大力研發物聯網應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商用領域,走在行業前列。
【經典案例】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車行無憂
車行無憂車行無憂是廣東移動基于移動GSM網絡,結合GPS技術建立的一套非接觸式的機動車防控系統。該系統主要功能包括位置非法移動告警功能、車輛狀態查詢、告警車輛追蹤定位、自動鎖定等。目前,廣東省機動車保有量達510萬輛,其中私家車251萬輛,且每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車行無憂系統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09年,廣東移動發展的車行無憂終端就達7.5萬臺。
無線醫療視頻探視
醫院的ICU病房、新生兒看護房等特殊科室,由于衛生安全問題,家屬不能隨時進入病區看望。無線視頻探視服務,利用院內的無線寬帶技術和終端攝像設備,使患者家屬能夠通過手機24小時隨時探視患者的狀況,滿足家屬對患者關注的迫切愿望。隨著3G技術的普及應用和移動信息化實現手段的多元化,利用遠程視頻手段進行醫療服務成為日后患者與醫院互動的新趨勢。目前該業務已在廣東東莞東華醫院、東莞石龍人民醫院開展醫療視頻探視服務試點工作。
作者:黎穎欣 來源:人民郵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