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萬余張公交卡“沉睡” 公交公司缺乏“復活”良方
公交IC卡的推行,極大地方便了乘客,然而公交卡丟失后帶來的麻煩在令乘客發愁的同時,也困擾著公交部門。3月2日記者從蘭州公交集團IC卡發售中心了解到,除認領的公交卡外,目前公交部門尚存有1.2萬余張市民撿拾上交的公交卡。而每年被失主認領的不足300張,大多數卡只能躺在公交集團的“庫房”成了“睡眠卡”。為此,蘭州公交集團曾發出溫馨提示,提醒持卡人在公交卡背面貼上寫有聯系電話的口取紙。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愿把號碼寫在卡上的人寥寥無幾。
40萬張公交卡被掛失
據了解,從2003年發售公交IC乘車卡至今,蘭州公交集團每年受理的公交卡掛失量占年發售量的5%,累計受理掛失量有40多萬張。自2003年至今,8年來公交部門收集的尚未被認領的遺失卡有1.2萬余張,這些卡都是被路人撿到主動上交登記在冊的。但經過查找辦卡者初始資料、聯系方式后,每年僅有260余張卡能被失主領走,其余絕大多數卡則因為持卡人聯系方式改變,或卡上已無多少錢持卡人認為劃不來前來認領而成為“睡眠卡”、“呆卡”。
一張普通IC卡成本18元,1.2萬余張無人認領的卡就是21萬多元。那么這些無人認領的公交卡能否被重新利用呢?蘭州公交集團IC卡發售中心有關負責人稱,只要是使用過的,卡上總有刮擦、磨損、日曬變色的痕跡,新辦卡人根本不愿要。如果要對其加工翻新,成本與新卡所差無幾。
另據介紹,丟失的公交卡不僅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且每張卡上或多或少的存余金額,一直被存放在賬面上無法處置,給公交部門的財務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煩。
溫馨提示備受冷落
面對每年產生的大量“睡眠卡”,公交部門也是煞費苦心。蘭州公交集團IC卡發售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交部門曾在充值發票上發出“溫馨提示”,提醒持卡人在本人的IC卡上粘貼上口取紙,寫上自己的聯系方式,并主動提醒新辦卡者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卡上,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很多人認為電話號碼屬個人隱私,配合的人很少,僅有部分小學生及其家長愿意做。對此蘭州公交集團很是無奈。
那么什么樣的方式能讓丟失的公交卡盡快回到主人手里,公交部門認為除了在卡上貼上聯系電話外,尚無良策。如果您有更好的辦法,可以通過本報微博、新聞熱線或QQ報料平臺參與討論。本報一定會將您的建議、意見、良策向蘭州公交集團和有關部門反映。本報新聞熱線96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