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海信周厚健:結構調整是“飯”更是“命”
摘要:結構調整對企業而言,是“飯”但更是“命”。所謂“飯”就是決定了你的生存質量,所謂“命”就是不調整企業肯定生存無望。因此,結構調整是“生死之戰”,是企業遠見和競爭較量的根本。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深有感觸。
(聯合電訊社/山東)--結構調整對企業而言,是“飯”但更是“命”。所謂“飯”就是決定了你的生存質量,所謂“命”就是不調整企業肯定生存無望。因此,結構調整是“生死之戰”,是企業遠見和競爭較量的根本。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深有感觸。
周厚健代表對媒體表示,消費需求、技術進步是影響“經濟結構”形成的兩大因素。“轉型”是下一個5年計劃的主題詞,“調整”就是改革。中國經濟已走入階段性岔口,以低成本勞動力為競爭力的模式及其規模經濟受到很大局限。單純依靠投資拉動不可持續,而結構調整才是唯一出路。
周厚健表示,結構調整落實到海信,就是必須打造符合“黃金法則”的產業結構,追求各產業的協調。
海信是最早提出并構建3C融合以及集成內容提供商角色的企業。從90年代末,海信經歷過三次大的結構調整,通過調整,產品向高端轉移、產業梯度向縱深轉移,產業架構向更高科技轉移,逐步完善多媒體、信息產業、通信技術和智能家電四大產業架構均衡。經過幾年的調整,海信呈現出高端產品比例不斷加大、產業結構科技含量逐漸提高、產業架構的協同等良好局面。
周厚健表示,“調整”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點,也是海信的重點。根據海信的自身特點,將以“調整人才結構”為核心,繼續由產業結構成熟度向產業規模成熟度轉移;真正搭建高附加值的及可持續性發展的“黃金產業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