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報警發展趨勢全方位解析
防盜報警發展趨勢全方位解析
防盜報警行業已進入安防行業領域早已不是新鮮事,監控與防盜報警類產品似乎是安防產品中最先發展起來的產業,那么隨著安防行業的洗牌及格局的變動,安防防盜報警行業未來的走勢將會成什么趨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中國防盜報警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怎么樣的。
聯動集成化
多系統多平臺集成已經成為安防系統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防盜報警系統也不例外。其中,對報警信息進行視頻復核的強烈市場需求使得防盜報警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之間實現集成聯動最具必要性。如果監控區域內出現警情,安保人員一般不可能迅速出現在現場,如果同時出現多處警情,也無法分身去多個地方。如果防盜報警系統能夠聯動視頻監控系統,就可以在控制中心即時觀察報警現場的實時情況,準確識別復核是否有入侵行為還是誤報,自動記錄報警時間和位置信息、自動進行視頻抓拍和錄像以及通知相關執法部門。
有賴于科技強警和平安城市建設的顯著成效,許多一線中心城市已經做出了部署20萬甚至30萬攝像頭的構想和規劃,部分社區和區域已初步建立起"覆蓋到面、監測到線、控制到點"的全天候、多功能科技防范網絡體系。在已建成的圖像信息采集設備中,政府投資建設的僅占很小比例,大部分都是金融單位、學校、商場樓宇、賓館酒店、企業內部和居民社區等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監控系統,大量的業主可支配控制的攝像機的安裝使用使得視頻復核的難度大幅降低,而矩陣、DVR、第三方綜合管理軟件等各類主控設備和平臺,在智能化聯動處理方面的功能完善也簡化了集成管理的復雜度。
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數中小型防盜報警系統的業主尚未接受報警服務收費的消費觀念,接警中心的主要服務客戶便集中在銀行、文博、學校等重點防范單位。普通用戶只能自行管理使用防盜報警系統,而諸如即時報警、延時報警、24小時防區等專業報警主機的復雜功能設置很難全面掌握,更不用說快速應用,通過與視頻監控系統的綁定,則可以簡化系統使用難度,讓使用者通過直觀簡便的圖像觀察與報警探測結合起來進行日常安保工作。
多平臺多系統的集成,需要底層信息數據的傳遞和共享。傳統的防盜報警系統與其他安防子系統之間的集成大多是通過硬件聯動完成(如圖),比如與視頻監控的聯動,一般是通過繼電器輸出模塊這類的硬件設備將報警控制器與視頻監控設備的報警輸入接口連接起來,當報警探測器發現異常情況時,警情信息通過該鏈路輸入到矩陣、DVR等主控設備,通過預先設定的方式執行圖像切換、抓拍、錄像等視頻報警聯動,限于開關量觸點的硬件信息轉發性質,系統間無法或很難形成真正的信息交互傳遞。
既然硬件很難實現數據分發,軟件平臺就成為集成系統中的重中之重。防盜報警系統作為安防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目前還缺乏豐富強大的整合型平臺支持,各廠商對基于防盜報警產品平臺的研發力度還不夠,尤其是軟件開發能力還不足。而在系統集成中,關鍵就是解決各子系統間信息的互動及對信息的處理。
先進完善的報警系統不僅能顯示警情關聯區域附近的所有視頻監控圖像并錄像,而且能聯動門禁系統鎖死相關門區、電子地圖自動示警、啟動周界強電照明系統以及建立報警信息數據庫從而方便快速檢索和分析。為了實現防盜報警系統與視頻監控、門禁、對講等子系統的完美整合,這就需要以報警信息為觸發事件的標準數據流,在多個系統間實時傳輸共享,在獨立運行的安防各子系統間建立面向緊急事件的關聯模式。
傳輸IP化
報警信息數字化,不僅可以解決報警信息數據的多系統多平臺共享問題,還可以減少數據傳輸過程中受到的誤報干擾。誤報警是指在沒有出現危險情況時,報警系統發出了報警信號,引起誤報的原因包括報警技術是否先進、報警探測器是否合格、系統設計是否周全、施工環節是否合理、用戶使用是否正確等。而在報警信息傳輸過程中的環境影響(比如報警通訊線路與動力線/照明線等強電間距過小時且未采取防電磁干擾措施),通過IP化處理就可以大幅削弱。
目前大多數平臺系統的數據接口還是傳統的RS-232/485/422格式,在實時性、準確性、可靠性、交互性等方面上均有不足,而以太網通訊技術對于串口通訊是一種比較徹底的技術革新。以太網的優勢在于不僅傳輸距離不限、數據傳輸速率高、采用標準的通訊協議,網絡底層具有CRC校驗、重發機制,協議上層增加了可靠的握手協議,保證了數據的可靠性。在網絡上傳輸時,通訊數據采用了加密傳輸,同時對發送數據端進行身份識別,隔離了外界的干擾,保障了通信的穩定。將報警信息用標準的TCP/IP協議封裝后,由于指令規范,與監控、消防、樓控、門禁等平臺的集成融合更靈活更先進。基于TCP/IP方式的網絡通訊,還可以通過在線檢測縮短故障范圍,快速排查問題節點。
IP化的技術風潮已經席卷安防各子系統,百萬像素攝像機、網絡視頻編解碼器、智能網絡矩陣、網絡門禁、智能視頻分析等,防盜報警系統也要應需而變,將通過光電生物探測技術獲知的入侵行為轉化為數字信息,提供給其它子系統進行綜合處理。
區域聯網化
隨著安全防范意識的提高,以及智能樓宇建筑的蓬勃發展,防盜報警系統的平均點位容量也在迅速加大,報警探測器從原先的幾個、十幾個增加到上百、數百個。防范區域面積的擴大、施工布線的復雜、探測器分布位置的后期調整和擴容等等,都對防盜報警系統的控制管理方式乃至系統設計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
防盜報警系統中的通訊鏈路一般包括報警探測器與報警控制器間的聯網,以及報警控制器與控制中心的聯網。在實際施工部署過程中,為了能靈活搭配探測器的數量和布線,探測器與報警控制器之間大多仍采用傳統的開關量信號傳輸,而報警控制器與控制中心的聯網則是系統是否穩定健壯靈活擴展的關鍵。
電話線聯網方式運營費用高、聯網速度慢,為解決多用戶同時報警線路堵塞的問題,接警中心需要配置多臺接警控制器和多路通訊鏈路。專用總線聯網方式運營成本低、聯網速度快,但覆蓋面積范圍小、線路鋪設可靠性差、傳輸容易受干擾。
防范區域的加大使得報警系統的監控范圍延展,分布在各個區域的報警控制器必須有完善先進的通訊網絡支撐,控制中心的安保人員才能對系統內的所有探測器的報警狀態一目了然,傳統的聯網方式面對這類的變化難以為繼,而以太網報警技術則使得這一要求的實現成為可能。
通過對防盜報警產品多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未來防盜報警產品也將向網絡化發展,區域產品的聯網更有助于防盜報警產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ip化和集成化將是防盜報警產品從技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