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助門禁系統升級 解決民生問題
眾所周知,門禁系統是解決重要部門出入口實現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適用各種機要部門,如銀行、賓館、機房、軍械庫、機要室、辦公間,智能化小區,工廠等。如果將門禁系統運用于公交上,將起到怎樣特別的作用呢?
眼下,交通擁堵問題已經屬于中國各城市的通病了,而公交系統幾乎是徘徊在崩潰的邊緣,尤其是上班高峰期。中國的人多,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公交系統的不盡人意,不僅僅歸咎于人多.國家經濟的落后,政府的管理不善,公交公司的惟利是圖,部分國人素質的低下等等,共同造成了今天公交車上非人的待遇.套用一句話就是沒事拿錢買罪受.
最近成都市公交集團公司就正在與物聯網技術廠家合作研發,將Rfid射頻技術與公交IC卡并卡。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公交集團公司準備在公交車上安裝“門禁系統”。據了解,乘車擁擠的情況主要發生在高峰期,高峰期乘客95%是IC卡消費者,而在IC卡上增加Rfid射頻標簽功能后,門禁系統就可統計車內乘客人數。今后不同型號的公交車都會有一個最大載客人數,當超過這個最大值后公交車就關不了車門,車輛也無法啟動。“就像坐電梯一樣,"多出來"的乘客必須下車等待下一輛公交車。”這樣不僅提高了乘坐舒適度,還利于行車安全。
不僅如此,該技術還有望用于統計公交站臺上的客流數據,從而更加準確地確定公交車的發班頻率。該負責人表示,只要在公交站臺上安裝類似的設備,調度人員就可以實時獲取線路沿線站點的實際候車人數,實行智能化車輛動態調度管理。
當然,在中國如果沒有強制規定,你是也很難看到井然有序的.其實中國人的特點是最適合進行法治的.但你總不會有這樣的規定:凡是公共場合,該站隊不站隊的,判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所以依靠在公交車上安裝門禁系統將幫著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提高國民素質,與此同時也必將大大緩解“公交肉搏”的局面。
之前為了最大程度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有關部門曾提倡過走智能交通化之路,但智能交通現在還是處于概念階段,效果也并不明顯,企業在技術和研發上還不能達到真正的智能化。所以在公車上安裝門禁系統,可操作性大且更能落實到位。想來在中國坐公交的最多的還是普通民眾。而這一層人占了我們國家的大多數,所以門禁系統的功能升級帶動公交車的小小改善,必定是絕大多數人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