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朱近之:物聯網時代的智慧云
作者:王者婧
來源:中國軟件網
日期:2011-04-22 17:28:47
摘要:作為世界知名品牌,IBM已有百年歷史。一百年的IBM從最初的打字機廠商,轉型到硬件廠商,后來提供主機和虛擬化服務,一直到90年代互聯網、電子商務盛行,今天的云計算的時代。IBM云計算中心總經理朱近之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就IBM“智慧的云計算”方面做了分享。
4月20日,第四屆中國軟件渠道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給力2011,打造軟件業“4S店,吸引了來自各軟件領域的渠道商、ISV和專家學者的關注。
作為世界知名品牌,IBM已有百年歷史。一百年的IBM從最初的打字機廠商,轉型到硬件廠商,后來提供主機和虛擬化服務,一直到90年代互聯網、電子商務盛行,今天的云計算的時代。IBM云計算中心總經理朱近之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就IBM“智慧的云計算”方面做了分享。
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直接的了解到云計算為企業帶來的直接影響力,朱近之用IBM自身舉例,展示了這個國際知名企業在云計算的力量下發生的改變。在同樣的IT環境,使用云環境之后和之前相比,有了相當顯著的變化。測試配置和版本管理都從之前的數周時間縮短為幾分鐘,服務器或存儲器的利用率由原來的10%—20%,提到到70%—90%。不僅提高了IT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當前社會處在信息量暴增的時代,是物聯網的時代。朱近之表示,智慧地球的實現有賴于創新的云計算與物聯網。云計算提供了一個強大的IT服務平臺,通過傳輸網將信息輸送至醫療、交通、公共安全等各個行業,最后由傳感設備最終呈現智慧的城市應用。
比如北京的交通,總共有超過十萬的攝像頭每天在不停的抓取信息,這些信息都有重要意義,如果不存儲起來就會被浪費。那么這些信息該如何使用,如何存儲?朱近之表示,這就需要云存儲的平臺,需要利用智能軟件挖掘這些數據。當公安局需要追蹤一個車牌,需要主動防控時,都可以利用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分析數據,及時提供給最上層的應用,這就是智慧城市的應用。
除了傳統行業,軟件園也是云計算很好的應用受益者。利用云計算的軟件園區別于其他軟件園的特點是,它可以拿到軟件外包商之前拿不到的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因為當園區需要完成外包工作的時候,需要存儲、服務器的計算能力、網絡、開發工具,需要動漫等一些工具等等,云計算可以將資源集中起來,統一提供給用戶。
據了解,在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的基礎上,IBM于2月底在美國提出了智慧計算,將IBM的智慧地球與云計算更好的結合起來。智慧計算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合并硬件基礎構架,將服務器進行整合;二是消減冗余的應用和數據,整合應用系統;三是改進IT服務方式。
任何新事物從概念到產出,再到應用到生活,并產生工業化革命,都需要有一定周期,云計算同樣如此。朱近之提出了九大辨識云計算的特征,包括:IT能力以服務形式提供、網絡化訪問、用戶自助服務、提供開放的服務訪問和管理接口、持續的服務更新與孵化、資源聚合成池、自動化管理與快速交付、彈性擴展、資源使用計量。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辨別云計算,但大部分用戶仍然不清楚云計算在他們的環境中如何定義,可以達到什么效益,要從哪個層面入手等一系列問題。朱近之建議IT廠商在具備云計算所需的能力后,再來提供云方案。并且朱近之表示,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中心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云計算支持,包括咨詢、構架設計、定制化開發、概念認證、 實施、培訓等。
作為世界知名品牌,IBM已有百年歷史。一百年的IBM從最初的打字機廠商,轉型到硬件廠商,后來提供主機和虛擬化服務,一直到90年代互聯網、電子商務盛行,今天的云計算的時代。IBM云計算中心總經理朱近之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就IBM“智慧的云計算”方面做了分享。

IBM云計算中心總經理朱近之
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直接的了解到云計算為企業帶來的直接影響力,朱近之用IBM自身舉例,展示了這個國際知名企業在云計算的力量下發生的改變。在同樣的IT環境,使用云環境之后和之前相比,有了相當顯著的變化。測試配置和版本管理都從之前的數周時間縮短為幾分鐘,服務器或存儲器的利用率由原來的10%—20%,提到到70%—90%。不僅提高了IT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當前社會處在信息量暴增的時代,是物聯網的時代。朱近之表示,智慧地球的實現有賴于創新的云計算與物聯網。云計算提供了一個強大的IT服務平臺,通過傳輸網將信息輸送至醫療、交通、公共安全等各個行業,最后由傳感設備最終呈現智慧的城市應用。
比如北京的交通,總共有超過十萬的攝像頭每天在不停的抓取信息,這些信息都有重要意義,如果不存儲起來就會被浪費。那么這些信息該如何使用,如何存儲?朱近之表示,這就需要云存儲的平臺,需要利用智能軟件挖掘這些數據。當公安局需要追蹤一個車牌,需要主動防控時,都可以利用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分析數據,及時提供給最上層的應用,這就是智慧城市的應用。
除了傳統行業,軟件園也是云計算很好的應用受益者。利用云計算的軟件園區別于其他軟件園的特點是,它可以拿到軟件外包商之前拿不到的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因為當園區需要完成外包工作的時候,需要存儲、服務器的計算能力、網絡、開發工具,需要動漫等一些工具等等,云計算可以將資源集中起來,統一提供給用戶。
據了解,在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的基礎上,IBM于2月底在美國提出了智慧計算,將IBM的智慧地球與云計算更好的結合起來。智慧計算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合并硬件基礎構架,將服務器進行整合;二是消減冗余的應用和數據,整合應用系統;三是改進IT服務方式。
任何新事物從概念到產出,再到應用到生活,并產生工業化革命,都需要有一定周期,云計算同樣如此。朱近之提出了九大辨識云計算的特征,包括:IT能力以服務形式提供、網絡化訪問、用戶自助服務、提供開放的服務訪問和管理接口、持續的服務更新與孵化、資源聚合成池、自動化管理與快速交付、彈性擴展、資源使用計量。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辨別云計算,但大部分用戶仍然不清楚云計算在他們的環境中如何定義,可以達到什么效益,要從哪個層面入手等一系列問題。朱近之建議IT廠商在具備云計算所需的能力后,再來提供云方案。并且朱近之表示,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中心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云計算支持,包括咨詢、構架設計、定制化開發、概念認證、 實施、培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