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智能城市建設五大關注點 需布署長期戰略

作者:許李彥 張沈偉
來源:《商界評論》雜志
日期:2011-05-11 15:58:17
摘要:總的來說,中國智能城市遠未達到能大規模發展的階段,政府應及時出臺長期的城市信息化戰略作為指導,防止重復建設、投資浪費。智能城市的模式要從“銷售產品”向“提供服務”的模式轉變。
關鍵詞:智能城市
      關注城市功能 

  國際智能城市定位明確,智能城市應用與城市定位緊密結合。能實現整體智能化的城市都是小規模的城市,強調在互聯網層面實現全面的城市功能,這些智能城市應用緊密圍繞城市定位。

  中國的智能城市的功能主要分為兩類:宜居型和產業促進型。

  宜居型智能城市通過智能化改造提高公共服務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宜居型智能城市的特征主要有:低碳、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安保等。產業促進型的智能城市主要在新工業園區和新衛星城中,各項服務和技術都是為了企業發展服務,一些老工業園區也在進行智能化改造。

  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特別制定了《2009~2011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并大力推進無線園區、智能公交、數字城管、公共信息屏等一批重點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智能園區的特征主要有:節能、高科技產業聚集、智能園區管理系統(ICMS)。現有園區的改造采用單個項目智能化的模式,分別改造建筑、醫療、小區、交通,尚未實現全面整合,新建園區更重視整體規劃和協調。

  宜居型的智能城市大多在大城市中,地方政府的規劃希望面面俱到,缺乏特色。許多城市的智能城市規劃包含交通、安防、產業促進、政務、市民生活等很多方面,缺乏重點。大多數智能城市的應用是為了解決城市現有的管理問題,例如,交通擁堵、人口管理、政務流程復雜、醫療效率低等,而不是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戰略服務。由于大城市數據處理和管理工作量大,往往只能做到行業信息化。

  很多城市提出智能城市概念的目的在于吸引新投資,智能城市只是附帶的試點項目。智能城市、智能園區建設能改善投資環境,成為了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新口號。“智能四川”計劃主要是打造包括軟件與信息服務、網絡通信、數字視聽、電子裝備等6大產業基地,而城市智能化只在少數幾個城市進行政務方面的試點。思科將在重慶牽頭建立規模達百億元的通訊產品制造基地,同時在重慶合作試點建設“智能+互聯城市”。IBM與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宣稱要加強在深圳的投資和發展。

  智能城市的建設模式

  國際上的智能城市建設注重公私部門的合作,有眾多企業參與,以企業形式管理項目。韓國仁川市松島新城的開發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蓋爾(房地產)、摩根斯坦利(房地產融資)、大宇建設、LG CNS(IT服務)、微軟、GE、ISS(教育服務)等。

  目前中國的智能城市項目,近1/3是當地政府與IBM、思科合作,近1/3由當地電信運營商發起,少數房地產開發商也將參與建設。三大電信運營商正在大力推動“無線城市”的建設。2009~2014年,中國移動將在江西省投資200億元建設“無線城市”。2009~2012年,中國移動在北京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將投入資金約180億元。2010~2012年,江西電信將在鄱陽湖地區建設“智慧鄱陽湖”項目,投資36億元。房地產開發商也希望借由“智能城市”的概念提升自己產品的影響力。電力、交通、電信等基礎建設都被地方國企控制,其他企業很難參與;另外,智能城市目前多是試驗,發展前景不明,一般企業不愿意進行大規模投資。

  中國政府主導的智能城市建設多采用招投標的方式,較少采用企業形式的項目管理方式。新衛星城中的智能城市項目,由當地政府專門設立的負責新城開發的職能部門負責。

  佛山東平新城的智能城市項目由政府下屬東平新城建設委員會及其國有獨資企業全權負責新城的開發、招商、智能系統建設等。現有城市的智能化改造中,不同項目的招投標由不同的政府機構負責,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也阻礙了最終統一管理平臺的建設。在這類招投標中,項目費用由招標的政府機構支付,資金規模都不大。市政府負責信息化的相應機構負責協調、規劃,但并不具備實際的執行能力,實際的執行由分管交通、醫療、警務的機構分別進行。政府機構負責(或者聘用專門設計公司)智能城市的初期規劃,然后招標,實際參與建設的企業在規劃期參與較少。近來寧波等城市也開始嘗試采用組建專業投資運營公司的方式管理智慧城市項目。

  智能城市的投資主要依靠電信運營商和政府投資。“無線城市”建設由運營商全部建設和管理,政府僅給予少部分資金補貼。

  廈門“無線城市”:運營商建設運營,靠手機流量或廣告手機獲益,政府負責協調組織工作,同時給予250萬元的資金補貼。廣州的“無線城市”:市政府300萬元“啟動資金”以及此后每年幾百萬元的財政投入,占總投資10億元中不到5%的資金。在沈陽與IBM合作的智慧城市開發中,沈陽市政府將在5年內投資3億元。未來寧波市每年投入智慧城市的資金將不少于10億元,但其中包括相關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

  房地產開發商參與智能城市建設,是否能進行持續大規模投資和后期運營維護令人擔憂。在長沙梅溪湖地區建設智能化的商住區域,規劃投資近200億元,但合作方美國房地產開發商蓋爾最終由于資金合作方式等問題,退出了合作。房地產開發時由開發商負責智能化系統的建設,而實際運營時由物業公司負責,后期維護和管理存在隱患。

  智能城市的盈利前景不明,導致參與的普通企業少,它們多采取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方式推廣自己的產品。溫州市表示鼓勵企業參與智能城市的建設,但盈利模式需要企業自己探索。目前海爾正在“三網融合”的12個試點城市積極布局,尋找與廣電以及電信運營商合作,推廣智能家居。

  總的來說,中國智能城市遠未達到能大規模發展的階段,政府應及時出臺長期的城市信息化戰略作為指導,防止重復建設、投資浪費。智能城市的模式要從“銷售產品”向“提供服務”的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