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占亭提數字蘭州構想 有望年底使用"市民卡"
6月17日,蘭州市數字城市建設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召開評審會,對《蘭州市民卡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進行評審論證。來自蘭州軍區聯勤部、蘭州大學信息學院、蘭州市發改委、蘭州市財政局、蘭州市人社局、蘭州市項目評審中心等部隊、高校和部門的相關學者、專家出席了評審會。與會專家認為,市民卡工程符合“數字蘭州”建設需求,是一項切實惠及民生的好工程,應加緊加快建設,并對《報告》一致表示通過,同時對工程下一步的建設、實施提出了具體性的指導意見。《報告》的通過,標志著蘭州市民卡工程已正式啟動。
就目前來看,我市各種智能卡的管理都分散在各個服務部門,除了銀行卡尚未進行統計以外,我市人社部門下發的CPU卡有60余萬張,涉及醫療、工傷、生育等;公交卡有204萬張;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發的磁條卡17萬張;公安局下發的紙質證件31萬張,同時還有大量的燃氣、供電、停車、購物等服務行業的智能卡大量存在,許多市民身懷數卡,使用極其不便。因此,多卡合一的“市民卡”建設工程迫在眉睫。
去年3月,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占亭就提出了“數字蘭州”的建設構想,明確要求蘭州市將建設由政府公務人員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群眾為中心的透明、公眾參與、協同的“蘭州電子政府”。推行“一網、一站、一卡”的服務模式,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查詢、申請、交費、注冊等服務,其中的“一卡”即市民卡。去年8月底,蘭州市數字城市建設辦公室一經成立,就著手推進“市民卡”項目。在經過前期認真詳實的摸底準備后,今年5月,蘭州市數字城市建設辦公室帶領省、市金融、通信等相關企業赴杭州、寧波等市民卡工程開展良好的城市進行了考察學習,并借鑒其成功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幾易其稿,初步編制了《蘭州市市民卡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的通過,標志著蘭州市民卡工程已正式啟動。
根據建設規劃,工程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建設將用兩年時間,在2011年末實現首發卡3000張,到2012年末累計發放市民卡100萬張,初步實現市民卡“一卡多用”,方便市民享受各類公共服務和日常消費。二期建設將用一年時間,到2013年底,累計發放市民卡240萬張,實現市區參保市民人手一張市民卡。
新聞貼士
什么是市民卡
市民卡是由地方政府批準發放,市民用于辦理個人相關社會事務、享受政府公共服務和實現交易支付的多功能復合智能IC卡(集成電路卡),是實現政府精細化管理和落實惠民政策的綜合平臺。通俗地講,凡持有蘭州市民卡的市民,既能方便地刷卡坐公交車、打的,又能便捷地乘坐地鐵;既能到各大醫院看病,又能在社區醫院就診;既能實現自助掛號、就診,又能實現醫保看病支付;既能實現公積金查詢,又能領取養老保險等各類社會保障資金;既能輕松地持卡游園,又能在各大商場輸密碼消費購物;既能當做電子錢包快捷地支付小額資金,又能通過銀聯安全地在各銀行使用;既能辦圖書借閱證,又能交納水電氣等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