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車輛進出豐澤新村要憑IC卡 業界:智能管理可借鑒

作者:陳建輝 黃謹 實習生 陳健
來源:東南網
日期:2011-06-22 10:21:20
摘要:今年4月,為規范小區停車,物業安裝了車輛智能管理系統,試運行期間,市民可通過取IC卡進小區,還卡出小區,暫不收錢。但兩個多月來,他們投放的700張臨時IC卡,有300多張“丟失”。為此,物業表示,臨時卡是一次性的,車主拿走也沒用。征求過業主同意,7月起,他們將正式收費。

車輛進入小區,需要取IC卡,出來后歸還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6月22日訊(記者 陳建輝 黃謹 實習生 陳健 文/圖) 俗話說“好事多磨”,泉州豐澤新村就遭遇了這樣一件事。

  今年4月,為規范小區停車,物業安裝了車輛智能管理系統,試運行期間,市民可通過取IC卡進小區,還卡出小區,暫不收錢。但兩個多月來,他們投放的700張臨時IC卡,有300多張“丟失”。為此,物業表示,臨時卡是一次性的,車主拿走也沒用。征求過業主同意,7月起,他們將正式收費。

  雖然遭遇了一些波折,但管理的好處,大家都感覺到了,外來過夜的車輛少了,現在停車確實比以前更方便了。他們的這個做法,也引起其他物業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模式以后應該會得到借鑒和模仿。

  —————【試行】—————

  很多外來車過夜建智能系統應對

  豐澤社區林副主任說,豐澤新村有常住戶1900戶近7000人。截至去年10月,經物業統計,在小區內過夜停放的車輛約1000輛,而現有停車位僅380個。另外,由于小區治安較好,加上不收費,每晚約有200輛外來車進入小區過夜停放,甚至有車主把小區當免費停車場,這進一步加劇了停車管理難度。

  去年11月,經小區業主大會和業委會決議,就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停車收費和停車位改造,入戶分發《征求意見表》近1700份。公示結果顯示,收回票數1140份,同意比例達到“雙過半”。建設費用35萬元是社區多方籌資的,沒向業主收錢。

  今年4月,為規范小區停車,泉州市區豐澤新村物業在小區出口安裝車輛智能管理系統。

  免費試行3個月丟卡300多張

  昨天上午,在小區東大門,記者看到馬路中間設了一個崗亭,兩側有進出通道。要進去,車主都得伸手按鍵取卡,出來時,再將卡交還給崗亭里的管理員。流程跟高速收費站類似,唯一不同的是,車主還不用交錢。

  這本來是利于停車管理的好措施。但是,這兩個多月來,物業投放了700張臨時IC卡,300多張未能歸還。發現這一情況后,物業開始加派人手,在出入口提醒車主要取卡、還卡,但效果一般。

  臨時卡是一次性的不歸還就成廢卡

  “不知怎么回事,卡丟得太多了。”物業工作人員陳先生說,所有進出小區的車都被監控拍照了,在管理系統里,取卡和還卡時間都有詳細記錄。但仍有少數業主,采取跟車而不取卡進入,或者出來時,自稱根本沒取卡。看到后面還有一長串車在排隊,管理員不能強行攔住不放,只好放行。

  陳先生猜測,可能是剛試運行,業主還不太習慣,有的把卡弄丟了或忘記還卡,也有的對物業工作不滿意,有意取卡不還,以為等收費后,可以拿出來抵用,或者送給親戚朋友,方便進出小區。

  “實際上,不歸還,那些卡都成了廢卡。”陳先生說,目前,他們有兩種卡。小區業主可憑房產證和駕照等向物業申請ID卡,進出時,只要卡在車內,都可遠距離藍牙感應道閘。另一種是臨時IC卡,作為一次性的臨時出入憑證,需經管理員消磁,才能循環利用。因此,對車主來說,那些留下的IC卡,實際上毫無價值,而物業制作一張卡,成本要10塊錢。

  征求業主同意下月起開始收費

  社區楊書記介紹,試運行近3個月以來,總體效果較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區“停車難”。經征詢多數業主同意,并通過書面形式征求業委會意見,向物價部門備案停車收費標準,計劃從7月1日起,物業將對停放在小區的車輛收費。

  具體收費標準為:對小區業主停車每月收80元,外來車輛停放一小時內不收費,超過一小時的,白天分段收費,最高12元,夜間(23時至6時)最高20元。另外,為方便小區業主的親友車輛在小區暫時停留,同意給予辦理業主親情卡,每月收費40元。

  從前天情況來看,進出小區的車輛約1200車次。楊書記介紹,收上來的停車費,將用于支付建設項目工程款,支付車輛智能管理系統維護維修費用和管理人員工資,以及作為公共維修基金,用于豐澤新村公共部分的修繕。

  —————【業主】—————

  收費有好處建議服務跟進

  記者隨機采訪了豐澤新村多名小區業主,大多數都對此持肯定態度,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丟了那么多卡,不太可能都忘了還吧。”業主張女士說,在管理系統中,自己的車被記錄在4月份取卡后沒還,接到物業催還電話后,她已辦理了ID卡。她認為,既然車主能不還卡就通過道閘,說明小區物業管理存在不足。

  “停車收費無可厚非,但需提升物業服務水平。”業主楊先生住了十多年,對小車停車難深有感觸。此前,一到上班高峰期,小區各出入口就排起長龍,稍晚一點回家,往往找不到車位,偶爾也發生車輛被刮或被盜現象。他希望收費后,物業會規范停車管理,限制外來車輛過夜停放,保證業主有車位停、停得放心。

  業主林先生則認為,只要物業管理得好,大家都會心甘情愿交錢,問題癥結不在停車收費,而在收費后,該怎樣提升服務水平,讓業主放心停車,要是車輛被損壞該怎么解決。另外,停車費的數額、用途和去向等,都應該公示出來。

  —————【業界】—————

  停車難是老問題智能管理可以借鑒

  豐澤新村的車輛智能管理模式,已經引起了其他物業的關注。

  “這個模式很好,對泉州停車管理來說,是個不錯的嘗試。”泉州市區一家物業公司負責人黃先生說,目前,泉州小區普遍存在“車多位少”的困境,豐澤新村的新模式,規范停車管理,以后應該會得到借鑒和模仿。在不影響消防通道的前提下,怎么規范車輛進出路線,實現人車分流,是擺在物業面前的一道難題。他會繼續關注豐澤新村的做法。

  黃先生還建議,為防止丟卡太多,可實行紙質條形碼,就像銀行排號機一樣,出去時得掃描條形碼。另外,物業應加大宣傳力度,把能給業主帶來的好處講明白,取得業主認同。

  “我認為,盤活車位資源是關鍵。”泉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說,車輛管理可以更智能化,比如在各出入口顯示剩余車位數,這樣就方便控制進入車輛;按停車時間來收費,就像賓館鐘點房一樣;向小區業主預收車輛服務費,如果當天業主沒停車,就按時返還一定費用。這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車主長時間占用車位,能盤活小區車位資源,盡最大可能讓業主都享受到停車便利。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