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到農家
作者:戚軍
來源:金融時報
日期:2011-07-07 09:16:43
摘要:鳳臺縣錢廟鄉陳圩村“農家超市”的老板陳超,最近又新添了一個職業:手機支付代理人。這是記者日前在安徽省淮南市采訪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時見到的新鮮事。
關鍵詞:手機支付代理人
鳳臺縣錢廟鄉陳圩村“農家超市”的老板陳超,最近又新添了一個職業:手機支付代理人。這是記者日前在安徽省淮南市采訪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時見到的新鮮事。
陳圩村位于鳳臺縣西北部,全村3000多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還有不少村民安裝了固定電話,但過去繳納話費,可是苦了村里人。陳超告訴記者,陳圩村離縣城35公里,離錢廟鄉也有4公里的路程。村民繳納話費,最近也要到鄉里,一去一回需要跑上8公里,很是費時費力。自從上海捷銀信息技術公司在陳超的超市設立了農村手機支付服務站后,村民只要走上幾步路,把需要繳納的話費交給老陳,老陳發上一條短信,就可以替村民繳費,再也不用村民來回奔波勞累了。
雪中送炭
地處淮河之濱的淮南市,有5區1縣,46個鄉鎮、570個村,全市農業人口129萬人,占總人口的54%。2009年以前,與城區相比,農村支付服務顯得十分薄弱。為提高農村地區支付服務水平,滿足農民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2009年開始,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組織實施了 “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加大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網絡的推廣力度,提高銀行卡在農村的普及率,為農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支付服務。
在推進“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中,針對偏遠農村支付服務供給不足、支付網點機具缺少的實際情況,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積極探索創新,鼓勵和扶持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軍農村支付市場,通過發展手機支付業務,將支付服務延伸至缺少銀行網點的偏僻鄉村,擴大“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的覆蓋范圍,降低農民辦理支付業務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將廣大農村地區融入現代金融體系。
上海捷銀信息技術公司是今年5月首批獲得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之一,該公司與銀行機構和中國銀聯共同推出的“手機支付服務站”,是基于銀行卡的手機遠程支付業務。“手機支付服務站”的代理人開立以手機號碼為標識的捷銀手機支付中間賬戶,注冊綁定其銀行卡后,就可以通過短信等方式向中間賬戶轉賬,為他人完成支付交易。“手機支付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里會大有作為”,這是捷銀公司從一項調查中得出的結論。在這項對安徽省6萬名農村居民進行的電話隨機抽樣調查中,約有76%的農民距離最近的銀行網點超過5公里,辦理一筆支付業務往返銀行網點每人次的交通成本約為5至15元、時間成本約為2至3個小時。從城鄉之間支付服務的不平衡中,該公司看到了潛在的機遇:利用移動通信技術的優勢,創新設計“手機支付”業務,作為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有益補充,可以填補農村支付服務的空白,這對滿足農村居民的支付服務需求來說是“雪中送炭”。
在淮南市的農村地區,捷銀公司的“手機支付服務站”已經能夠辦理移動電話、固定電話話費充值和電信運營商鄉村專營店的資金歸集業務,很快還將開通電費等公共事業費的繳費業務。“在銀行機構一時難以設立網點的偏遠鄉村,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進入,能夠彌補支付服務的不足,與銀行機構一起聯手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人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周喆這樣分析。
迷你銀行
張雁在鳳臺縣尚塘鄉開了一家圖書文具店,精明能干的她也是捷銀公司“手機支付代理人”。她的手機支付服務站經營時間長,周邊的鄉親隨時可以來辦業務。張雁還介紹說,農村經常停電,遇到這種情況,專營店就無法辦理業務,她的“手機支付服務站”卻照樣能為鄉親們服務。
“手機支付服務站就像一家"迷你銀行"”,這是捷銀公司安徽辦事處電信業務拓展經理胡穎給出的一個形象比喻,她告訴記者,該公司在鄉村依托商店、超市、小賣部、小作坊等人流集中場所建立手機支付服務站,選擇農村能人、商店業主、村干部、鄉村郵遞員等與周邊農民關系密切、信譽度較高的人作為“手機支付代理人”。
不僅如此,手機支付業務還能為代理人帶來穩定的收益。坐在店里的長條板凳上,陳超笑瞇瞇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月周邊村民繳納的中國移動話費有1萬元左右,他能夠拿到1.5%的傭金,聯通話費有兩、三千元左右,傭金比例是2%,一個月下來,老陳在超市經營收益之外,還有200多元穩定的傭金收入。老陳一邊算著賬,一邊熱情地和捷銀公司的業務人員打著招呼,很是融洽。捷銀公司還在淮南深入農村進行“掃村掃集”,結合商務部“萬村千鄉工程”推廣農家店手機支付服務站,對農村用戶進行“一對一”的營銷,并跟蹤進行電話輔導。截至2010年年末,代理手機支付服務站在淮南市共有861家,全年手機支付代理繳費592萬元。在讓周邊農民就近享受到安全便捷支付服務的同時,手機支付服務代理人也獲得了穩定的收益。
記者了解到,今年已是淮南市“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的第三個年頭,該市安排了200萬元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用于農村支付環境建設,鳳臺縣還是人民銀行總行確定的全國10個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聯系縣之一。“今年工程建設的重點是"擴面提效",在全市的農業區域整體推進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全面打造設施完善、支付功能多元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真正惠及農民、服務民生”,人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劉應淑行長表示。記者在尚塘鄉手機支付代理人張雁的店里采訪時,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鳳臺縣支行行長楊武正在向她推薦該行的“轉賬電話”,讓進店購物的村民今后也能像城里人一樣用上銀行卡。
陳圩村位于鳳臺縣西北部,全村3000多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還有不少村民安裝了固定電話,但過去繳納話費,可是苦了村里人。陳超告訴記者,陳圩村離縣城35公里,離錢廟鄉也有4公里的路程。村民繳納話費,最近也要到鄉里,一去一回需要跑上8公里,很是費時費力。自從上海捷銀信息技術公司在陳超的超市設立了農村手機支付服務站后,村民只要走上幾步路,把需要繳納的話費交給老陳,老陳發上一條短信,就可以替村民繳費,再也不用村民來回奔波勞累了。
雪中送炭
地處淮河之濱的淮南市,有5區1縣,46個鄉鎮、570個村,全市農業人口129萬人,占總人口的54%。2009年以前,與城區相比,農村支付服務顯得十分薄弱。為提高農村地區支付服務水平,滿足農民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2009年開始,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組織實施了 “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加大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網絡的推廣力度,提高銀行卡在農村的普及率,為農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支付服務。
在推進“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中,針對偏遠農村支付服務供給不足、支付網點機具缺少的實際情況,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積極探索創新,鼓勵和扶持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軍農村支付市場,通過發展手機支付業務,將支付服務延伸至缺少銀行網點的偏僻鄉村,擴大“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的覆蓋范圍,降低農民辦理支付業務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將廣大農村地區融入現代金融體系。
上海捷銀信息技術公司是今年5月首批獲得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之一,該公司與銀行機構和中國銀聯共同推出的“手機支付服務站”,是基于銀行卡的手機遠程支付業務。“手機支付服務站”的代理人開立以手機號碼為標識的捷銀手機支付中間賬戶,注冊綁定其銀行卡后,就可以通過短信等方式向中間賬戶轉賬,為他人完成支付交易。“手機支付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里會大有作為”,這是捷銀公司從一項調查中得出的結論。在這項對安徽省6萬名農村居民進行的電話隨機抽樣調查中,約有76%的農民距離最近的銀行網點超過5公里,辦理一筆支付業務往返銀行網點每人次的交通成本約為5至15元、時間成本約為2至3個小時。從城鄉之間支付服務的不平衡中,該公司看到了潛在的機遇:利用移動通信技術的優勢,創新設計“手機支付”業務,作為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有益補充,可以填補農村支付服務的空白,這對滿足農村居民的支付服務需求來說是“雪中送炭”。
在淮南市的農村地區,捷銀公司的“手機支付服務站”已經能夠辦理移動電話、固定電話話費充值和電信運營商鄉村專營店的資金歸集業務,很快還將開通電費等公共事業費的繳費業務。“在銀行機構一時難以設立網點的偏遠鄉村,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進入,能夠彌補支付服務的不足,與銀行機構一起聯手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人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周喆這樣分析。
迷你銀行
張雁在鳳臺縣尚塘鄉開了一家圖書文具店,精明能干的她也是捷銀公司“手機支付代理人”。她的手機支付服務站經營時間長,周邊的鄉親隨時可以來辦業務。張雁還介紹說,農村經常停電,遇到這種情況,專營店就無法辦理業務,她的“手機支付服務站”卻照樣能為鄉親們服務。
“手機支付服務站就像一家"迷你銀行"”,這是捷銀公司安徽辦事處電信業務拓展經理胡穎給出的一個形象比喻,她告訴記者,該公司在鄉村依托商店、超市、小賣部、小作坊等人流集中場所建立手機支付服務站,選擇農村能人、商店業主、村干部、鄉村郵遞員等與周邊農民關系密切、信譽度較高的人作為“手機支付代理人”。
不僅如此,手機支付業務還能為代理人帶來穩定的收益。坐在店里的長條板凳上,陳超笑瞇瞇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月周邊村民繳納的中國移動話費有1萬元左右,他能夠拿到1.5%的傭金,聯通話費有兩、三千元左右,傭金比例是2%,一個月下來,老陳在超市經營收益之外,還有200多元穩定的傭金收入。老陳一邊算著賬,一邊熱情地和捷銀公司的業務人員打著招呼,很是融洽。捷銀公司還在淮南深入農村進行“掃村掃集”,結合商務部“萬村千鄉工程”推廣農家店手機支付服務站,對農村用戶進行“一對一”的營銷,并跟蹤進行電話輔導。截至2010年年末,代理手機支付服務站在淮南市共有861家,全年手機支付代理繳費592萬元。在讓周邊農民就近享受到安全便捷支付服務的同時,手機支付服務代理人也獲得了穩定的收益。
記者了解到,今年已是淮南市“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的第三個年頭,該市安排了200萬元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用于農村支付環境建設,鳳臺縣還是人民銀行總行確定的全國10個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聯系縣之一。“今年工程建設的重點是"擴面提效",在全市的農業區域整體推進支付結算城鄉一體化工程,全面打造設施完善、支付功能多元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真正惠及農民、服務民生”,人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劉應淑行長表示。記者在尚塘鄉手機支付代理人張雁的店里采訪時,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鳳臺縣支行行長楊武正在向她推薦該行的“轉賬電話”,讓進店購物的村民今后也能像城里人一樣用上銀行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