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卡通”引網友關注 原系福建省首發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稱計劃在今年內發行6億張新社保卡,取代各地自制的社保卡,居民身份證號將作為社保卡號,終身不變。新社保卡將全國通行,并且具有充值功能,可隨時隨地交納費用,卡號的統一將有利于參保者在全國跨地區就業、社保接續轉移。作為我國社會保障一項重大改革,這項措施的出臺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網友贊政策惠民 呼吁盡快落實
目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自制社保卡,卡的顏色、號數都不相同。持卡人如果要跨省、市、區工作,原社保卡基本上等于作廢,極不便利。特別是在人口流動十分頻繁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無奈的退保現象十分普遍。因此,統一社保卡的消息一出,絕大部分網友表示了支持,認為把社保卡與居民身份證號捆綁,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社保改革的大膽嘗試,也是一大惠民之舉。網友“侃大山”說道:“社保卡統一后,如果辭職就不用辦理退保,省了不少麻煩。對很多打工者,特別是農民工來說,這規定簡直是個福音。”
此外,一些網友也指出把社保卡和身份證號綁定的后續工作更為重要,表示希望相關部門不是空喊口號,而能將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網友“性情中人”道出了不少人的擔憂:“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網絡,發放一張通行全國的IC卡,其實并不難,難就難在讓持卡人辦理社保轉移手續時能像在銀行刷卡那樣方便,如果辦理相關手續仍然困難重重,一張卡的改變就意義不大了。”評論作者盛翔表示,盡快實現社會保障的全國統籌,結束“地方割據”的現狀,調節地區之間懸殊的社保待遇差距,是當下最為緊迫的任務。
不少網友也呼吁各地相關部門能盡快出臺社保卡統一的日期,希望能盡快拿上新社保卡。
社保“一卡通”系我省首發
新的社保卡政策推行后,我省有什么具體做法呢?就此,記者致電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相關情況。據省人保廳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從2009年開始,我省就在全國率先推行社保“一卡通”。
據了解,我省早在2009年12月就發放了第一批的社保“一卡通”,并已將身份證號作為社會保障號碼。該卡具有身份識別、記錄、查詢、金融等四大功能。省人保廳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今后此卡的功能還將逐步拓展到民政、計生、教育、就業、培訓等領域,相當于居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記者發現,我省社保卡背面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的字樣,卡的正面印有持卡人姓名、照片、身份證號碼,同時也有統一的卡號,在視讀方面與身份證基本相同。此卡在機讀時,可以通過后臺系統確認身份,而且社保卡還可以記錄持卡人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特殊人群幫扶等信息以及個人血型、特殊病種等健康信息。
據介紹,我省的社保卡最直接的改進就是合并了原來醫保卡的功能,可用于醫療保險費用的結算。它替代了我省各設區市自行發放、相互不能通用的醫保卡,實現全省通行通用,條件成熟后還可實現全國通用,方便居民就診。
此外,持卡人還可通過社保卡查詢社會保障及其他方面的信息,社保卡上開通金融磁條和IC芯片上的電子錢包,可以滿足持卡人金融結算應用,還可以解決醫院就診“一卡通”中的小額支付問題。目前,廈門市民已可利用社保卡辦理住房公積金業務、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