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發行8億張社保卡 卡商角逐代工搶單
“你認不認識其他省份社保局或社保廳的人,有的話幫我介紹下。”深圳一家卡片制造商的業務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不忘尋覓客戶。
這名業務員打聽的是社會保障卡的制作生意。
而在廣州,一家名為廣東德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德生科技”)的社保卡服務商也在其網站上打出“8億張社保卡的巨大商機正在啟動!急求全國社會保障卡一攬子服務合作資源”的招牌。
“十二五”確定了“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達到8億張,覆蓋60%人口”的目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8月3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社保卡的工本費是20元~25元。
在一個200億元的大蛋糕面前,企業可不想光流口水,而是要結結實實咬上一口。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區域的社保卡制作存在OEM(代工)現象。
卡商的較量
人保部信息顯示,截至2011年7月底,全國170多個地區經批準發行了社保卡,實際持卡人員達到1.45億,預計到今年底將突破1.9億。
胡曉義表示,發卡成本和收費都是由各省財政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共同制定標準的,許多地區在發卡過程中是減免費用的,特別是對生活困難的群體。還有的是利用各種資源來分攤成本,減少甚至免去了第一次發卡的費用。
據一位社保卡專家介紹,追溯一張社保卡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確定社保卡完成指標、地方社保部門統籌規劃、建立發卡中心、整合系統及數據、尋找系統集成商和卡片制作商、發行服務等一系列環節。
這其中,除了政府部門制定規劃以外,幾乎都可以進行市場化運作。
“我們公司可以說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了。”東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002017.SZ,下稱“東信和平”)董秘張曉川告訴本報記者,東信和平已經入圍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社保卡制作環節,成為其制造商。
最近,天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出了具有預約掛號、快捷繳費、存取現金、小額支付、行業信息存儲、借記卡功能的社保卡。
張曉川說,東信和平是其獨家卡片制作商。
事實上,上述國新辦發布會釋放社保卡將加載金融服務功能信息的當天,智能卡產業鏈上的廠商股價立刻有所反應。
8月30日,恒寶股份(002104.SZ)、新大陸(000997.SZ)、東信和平、新國都 (300130.SZ)等股價漲幅均超過4%。
此前,涉及到政府部門如此集中而大規模發卡的除了社保卡,就是醫保卡。
但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醫保卡和社保卡不同,醫保卡可以有芯片、磁條或是條形碼。
“醫保卡不可以異地消費,首先從數據和技術上就無法實現。”該人士說,作為社保卡,全國統一標準,也有助于今后實現全國一卡通。
上述深圳卡片制造商業務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公司原來是制作醫保卡,“但未來就是社保卡的天下,所以拿到這一塊生意至關重要。”
胡曉義明確表示,未來一個努力的方向是“在技術上能夠提供一個支持全國流動和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的技術環境”。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表示,目前廣東已經實現省內異地醫療消費通用。
代工社保卡
中標為王,分而食之。
這是當前企業競爭社保卡制作的一個寫照。
本報記者在廣州市信息工程招投標中心網站查詢到,廣州從2008年到2009年間進行了兩次社保卡制作招標和1次社保卡發行服務招標。
在社保卡制作招標中,對于投標人設置多項要求,比如注冊資金不少于人民幣2000萬元、具有IC卡生產許可證、具有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社會保障(個人)卡COS檢測合格證書》,且通過其16K芯片的COS檢測認證。
制作環節第一次招標為2008年9月28日,并最終確定德生科技和東信和平兩家制作商分期分批提供60萬套社保卡的生產和制作服務。
第二次為2009年8月5日,確定德生科技、東信和平和珠海市金邦達保密卡有限公司分期分批提供750萬套社保卡的生產和制作服務。
而對于社保卡發行服務的招標時間為2009年5月21日,最終確定德生科技和東信和平兩家中標企業在5年內完成750萬張社保卡的發行服務工作。
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符合競標資格,這也催生了社保卡領域的代工模式。
一家智能卡制造企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已經做了幾十萬張某省份的社保卡。
據其透露,公司實力不夠因此自己不投標,但可以承攬其他中標客戶的業務。
本報記者在采訪另外一些小企業時,也發現很大一部分是承接客戶訂單。
對此,深圳一位社保卡生產商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也是業內一種處于灰色地帶的做法,一種情況是某公司投標入圍了社保卡制作,但自身產能受限,所以找一些小廠OEM;另一種情況是,企業自己沒有工廠,于是就找了家工廠來聯合投標。
“政府在招標過程中,會設置相關門檻,那些小企業是沒有這個實力來投標的。”他說,現如今,各個城市社保卡制作量非常大,所以政府一般會找2~3家企業共同制作。
“如果有些企業真的找小廠來OEM,也很難監管,因為大家提交出的卡片不會有所差別。”他說。
安全性卻是一大考量。
人保部和央行已經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在社保卡上加載金融功能。
這也意味著社保卡擁有了支付和交換的功能,對于如何保證安全性,央行行長助理李東榮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造假的可能性是極低的,這個卡要求是采用密碼算法,采用芯片技術制作,有很嚴格的密鑰管理體系和審批程序。
社保卡業務密鑰實行“三級密鑰,二級管理”,即國家、省、市三級業務密鑰分別由國家和省負責管理。
對此,上述深圳社保卡生產商告訴本報記者,國家和地方對密鑰的管理非常嚴格,地方社保部門也會和制造廠商簽訂保密協議,那些OEM小廠僅僅制作卡片,最終卡片是要回到中標廠商及社保部門加載密鑰的。
不只是做卡
按照既定安排,未來四年我國將發6.1億張社保卡。
在這項浩大的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即為數據采集。
據人保部介紹,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后,逐步將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就業扶持政策補貼的領取、醫療費用的支付與返還等業務,以及查詢本人社保相關信息,都集成到社保卡加載的銀行賬戶中辦理。
這就涉及到地方多個部門協同合作,整合統一數據。
“有的地市是當地社保部門主管社保卡數據采集,有的地方是在所涉及的部門中建立一個聯席機制,各個部門協同采集數據。”一位業內人士說。
這也讓卡商看到了新的商機。
德生科技拓展部總監谷科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德生科技已經介入了幾個省份的發卡中心建設。
“由省一級建立統一的社保卡業務管理平臺,統一規范,進行密鑰、加密機、生產流程及卡片管理,統一制卡,然后把卡片分到各個地市,再由地市分發下去,這個發卡速度會比地市各自為戰快得多。”他說。
另據谷科透露,目前業內的另一個趨勢是從制作向社保卡發行服務領域過渡,社保卡芯片及制作這個環節已經很成熟了,在地方政府招標時,有一大堆競爭者投標,反倒是省級發卡中心建設、發行服務這一塊,競爭者不多。
“如果說一張社保卡成本是20元,那么對應發卡難度,發行服務的成本空間從3元到8元不等。其實,對于企業而言,社保卡的各個環節都是有利潤的,我們重點會放在卡中心建設和卡發行服務上。”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