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NFC)那些事兒
移動計算目前是帶動高科技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從高科技公司到電信運營商乃至金融機構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尋找自己的增長點。移動支付作為多個行業(yè)利益的交集,正成為業(yè)界角逐的一個主要戰(zhàn)場。
目前的移動支付主要有兩種類型,即面向商家的“手機收銀臺”和面向用戶的“手機錢包”。
微博網(wǎng)站“推特”創(chuàng)始人杰克。多爾西創(chuàng)建的Square,是“手機收銀臺”的典型代表。該公司向商家免費提供可以插在移動設備上的信用卡刷卡器,iPhone、iPad、iPod及使用谷歌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都可使用。Square收取整個交易額的2.25%作為手續(xù)費。自去年5月推出以來,Square的月交易額不斷增長,目前已達到1億美元。
23日,美國零售管理軟件公司Erply推出了自己的iPad信用卡刷卡器。與Square提供免費的設備和軟件不同,這家公司的刷卡器售價為50美元,交易手續(xù)費為1.9%,軟件使用費為每月100美元至1000美元。Erply的刷卡器插在iPad的充電接口上,比Square插在音頻接口的方式更為安全。
不過,在使用便捷的同時,“手機收銀臺”的安全隱憂已引起專家關注。有專家在近期舉行的網(wǎng)絡安全大會“黑帽會議”上指出,Square刷卡器的連接方式非常容易被用來進行信用卡欺詐犯罪。
就“手機錢包”而言,美國市場上目前最熱門的服務采用的都是“近場通信技術”(NFC),即在智能手機和收費終端植入NFC芯片,來完成信用卡信息等數(shù)據(jù)的交換。簡單來說,用戶在智能手機中存入個人信用卡信息,結賬時拿手機在收費終端前一晃就可以完成支付;手機隨后會收到收據(jù),還可以自動存儲消費積分。
業(yè)內(nèi)人士曾普遍預測,NFC技術將是2011年移動計算的熱門領域之一。但由于智能手機開發(fā)商、電信運營商、零售商、信用卡公司一直不能就利益分配問題達成協(xié)議,多家進行NFC支付研發(fā)的公司目前仍處在“群雄紛爭、各自為戰(zhàn)”的狀態(tài)。
“谷歌錢包”是目前“手機錢包”領域唯一的“大牌產(chǎn)品”。谷歌正聯(lián)合電信商Sprint及數(shù)十家商家,通過三星Nexus S系列手機在紐約和舊金山進行相關測試。美國其他三家電信商AT&T、韋里孫和T-Mobile則組成聯(lián)盟,力圖建立自己的支付網(wǎng)絡,引領行業(yè)標準。萬事達卡也有自己的NFC支付系統(tǒng)。
  作為最流行的移動設備,蘋果iPhone和iPad里并沒有NFC芯片。有美國媒體報道,蘋果公司認為NFC技術目前缺乏明確的行業(yè)標準,即將在今年秋天推出的iPhone5可能不會配備NFC芯片。盡管如此,分析人士表示,蘋果網(wǎng)絡音樂商店有超過2億用戶及信用卡記錄,蘋果公司的“參戰(zhàn)”將會真正改變NFC手機支付的現(xiàn)狀。他們認為,蘋果何時出手,可能只是個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