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推行農民工服務“一卡通” 小卡片里“幸福”多
作者:王君東
來源:《工人日報》
日期:2011-12-23 09:53:00
摘要:今年是江蘇省南通市確定的農民工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年,為此,該市積極創新農民工綜合服務管理方式。近日,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以工作簡報形式,專題介紹了該市崇川區新城橋街道創新實行“一卡通”服務農民工工作,在全國推廣其特色做法。
今年是江蘇省南通市確定的農民工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年,為此,該市積極創新農民工綜合服務管理方式。近日,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以工作簡報形式,專題介紹了該市崇川區新城橋街道創新實行“一卡通”服務農民工工作,在全國推廣其特色做法。
據新城橋街道工會副主席孫美蘭介紹,該街道地處南通市核心城區,在6.2平方公里范圍內,居住人口達7萬人,其中農民工近1.3萬人,主要從事建筑、餐飲、手工制作和家庭服務等行業。“一卡通”制度是新城橋街道整合工會、民政、司法、勞動保障、團委、婦聯等資源,為外來農民工提供各種公共服務的一種新方式。今年6月底首批發放了5000張“一卡通”服務卡。外來農民工憑卡可以在社區享受到借閱圖書、參與文體團隊、子女義務教育就近免費入學、申請就業和技能培訓等多種服務。
在新城橋街道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記者見到,這里設立了10個服務窗口,外來農民工持“一卡通”就能在這里享受就業、社保、法律援助、子女就學、協調農民工居住等一系列公共服務,甚至還可以辦理黨團管理。為了使農民工公共服務規范化,服務中心實行統一工作目標、統一工作制度、統一工作流程。來自安徽的農民工王正明高興地告訴記者,憑借“一卡通”,他現在可以和城里人一樣享受公共服務待遇,“‘一卡通’給我們創造了融入南通的機會,我想在這里一直干下去。”
小卡片融入大服務。“一卡通”的實施,實現了外來農民工就業有崗、居住有房、教育有校、就醫有網、維權有靠。目前,在新城橋轄區的2200家企業中,農民工人數達9000余人,流動量比過去減少了56%。此外,“一卡通”還給外來農民工以精神享受,可自愿參加社區的合唱團、舞蹈隊、健身隊、健美隊等多個文體團隊。現在,新城橋街道文藝社團組織有112個,社團人數超過5000人,其中農民工人數超過25%。
據新城橋街道工會副主席孫美蘭介紹,該街道地處南通市核心城區,在6.2平方公里范圍內,居住人口達7萬人,其中農民工近1.3萬人,主要從事建筑、餐飲、手工制作和家庭服務等行業。“一卡通”制度是新城橋街道整合工會、民政、司法、勞動保障、團委、婦聯等資源,為外來農民工提供各種公共服務的一種新方式。今年6月底首批發放了5000張“一卡通”服務卡。外來農民工憑卡可以在社區享受到借閱圖書、參與文體團隊、子女義務教育就近免費入學、申請就業和技能培訓等多種服務。
在新城橋街道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記者見到,這里設立了10個服務窗口,外來農民工持“一卡通”就能在這里享受就業、社保、法律援助、子女就學、協調農民工居住等一系列公共服務,甚至還可以辦理黨團管理。為了使農民工公共服務規范化,服務中心實行統一工作目標、統一工作制度、統一工作流程。來自安徽的農民工王正明高興地告訴記者,憑借“一卡通”,他現在可以和城里人一樣享受公共服務待遇,“‘一卡通’給我們創造了融入南通的機會,我想在這里一直干下去。”
小卡片融入大服務。“一卡通”的實施,實現了外來農民工就業有崗、居住有房、教育有校、就醫有網、維權有靠。目前,在新城橋轄區的2200家企業中,農民工人數達9000余人,流動量比過去減少了56%。此外,“一卡通”還給外來農民工以精神享受,可自愿參加社區的合唱團、舞蹈隊、健身隊、健美隊等多個文體團隊。現在,新城橋街道文藝社團組織有112個,社團人數超過5000人,其中農民工人數超過25%。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