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碼,給菜籃子加把安全鎖
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牽動多方神經。最近,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相繼成為商務部肉菜追溯體系試點,肉菜“身世”一查便知。
變“點監督”為“鏈監管”,肉菜有了身份證
3月22日上午8點,市民崔大媽來到蘇州三元二村菜場買菜肉。攤主割肉、上秤,稱重,電子秤吐出一張小票,小票上除了顯示有豬肉的品種、價格之外,還有一長串10位數字的追溯碼。崔大媽將買肉小票往墻上的電子查詢機一照,與這塊豬肉相關的養殖場、屠宰場、市場批發戶、農貿市場攤主等信息,立馬顯示出來。
在蘇州主要的大型豬肉批發交易市場,豬肉的生產、批發、零售等流程已全部實現電子流水線作業,市場與攤販之間持卡交易、電子結算。市民可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客戶端,買到肉后,拍下小票上傳到客戶端,就能查到所買豬肉的“前世今生”。
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用溯源碼實現監督的一項系統工程,可以實現肉菜流通各節點的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的電子化監管。在我省試點城市,一個基于現代信息和物聯網技術的完整監管鏈正在加速形成,初步實現了部分屠宰企業、批發市場、個別農貿市場零售攤點肉品流通的數據互聯互通,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溯源體系,帶來的不僅是安全
常州河海農貿市場的價格采集員陳臘英,每天清晨都會揣個調查本,在市場里轉悠,依次記錄每種蔬菜魚肉的價格?!耙话闶卟瞬?2個點、肉類魚類3個點,每天8點半前采集完畢,上傳到市里的數據平臺,當天全市菜肉的價格情況就一目了然了?!睙o錫朝陽農貿市場管理員手持PDA進行例行巡查,“只要將攤主的IC卡在上面刷一下,從哪個批發商進的貨,什么價格,多少數量,都清清楚楚?!?
價格監控體系,是正在建設中的肉菜追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常州市副市長韓九云告訴記者,這不僅能夠實現質量可追溯,而且能隨時查閱肉類蔬菜的銷量、流向、價格等信息,同時也能促進流通企業業務流程優化,推動連鎖經營和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
業內人士透露,近兩年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除了市場供需矛盾加大的因素外,也與流通體系不完善、產地與市場信息不對稱有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肉菜供應量的70%以上來自外埠,造成流通體系鏈條長、環節多,流通成本高、損耗大、效率低,既加大了食品安全隱患,也為游資提供了炒作機會。而通過價格監控體系,政府主管部門可以隨時查閱肉類蔬菜的銷量、流向、價格等信息,并據此啟動市場調控,協調供應。
成本控制和追責體系亟待配套建立
記者了解到,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投資大,后期設備維護、數據保存、管理人員都會產生不菲的維護成本。以蘇州為例,建設資金總預算約8930萬元。而實行食品追溯制度成敗的關鍵,也在于價格,視乎消費者是否愿意承擔有關食品安全保障的費用。
在商務部組織大規模試點之前,北京、廣州等大都市已進行了初步探索,北京推出的奧運食品可追溯系統曾廣受好評。然而由于這一體系涵蓋的食品價格普遍較高,甚至高出普通食品數倍以上,令多數消費者難以承受,幾年下來,不但市場上“可追溯食品”寥寥無幾,而且形形色色的食讀機、監管機系統也隨之閑置下來。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個試點城市的追溯體系僅在一些大農貿市場、賣場、連鎖超市和一些餐飲食堂等團體采購單位推開,如果由此帶來購買成本的大幅提高,消費者必然也會用腳投票,轉投一些平價店。
食品安全專家表示,肉菜追溯只是一種事后追究制度,應該從源頭環節抓起,強化原產地食品安全和標準化生產的意識。同時,鑒于目前國內農業生產經營者較為分散,建議建立農業合作社和農產品收購站,進行統一收購和管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盡快建立明確的追責懲罰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