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建設物聯網信息產業基地步伐加快
黨的十七大以來,是太原市工業發展不平凡的時期,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但工業經濟總量依然實現翻番,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據統計,“十一五”期間的平均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比“十五”期間高出30個百分點,建設物聯網信息產業基地已然成為該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線。
富士康年產2200萬臺智能手機項目、三一重工、長安重汽、中煤科工國家級設計制造中心、太重煤機、青島啤酒、山西納克太陽能等一大批世界500強及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紛紛落戶經濟區;相繼獲批“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鋁鎂合金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并被批準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經濟區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正在邁出新步伐。
高新區4家動漫企業進入國家級行列,國內物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羅克佳華近年來風生水起,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迅速崛起,向建設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進發。民營區和不銹鋼園區也都引進了一批新興產業,并陸續落地奠基。
晉西集團拓展生產布局、能力,太重煤機收購澳大利亞威利朗沃,太原鐵路裝備工業園等紛紛破土動工……裝備制造“集團軍”狂飆突進般地發展和擴張。太原市正在向建設世界一流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邁進。
超薄不銹鋼產品、安全節能的第三代汽車鋼等新技術、新材料相繼被攻克、生產;建設資源保障基地、鋼材延伸加工基地,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上下游產業鏈,太鋼集團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的路上疾行快跑。
在三次產業中,工業既是農業的必要支撐,也是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和依托。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目標,提出到“十二五”末,太原 GDP 要達到3600億元,工業增加值要達到1400億元,實現經濟總量倍增。
2011年以來,堅定不移抓項目、千方百計擴投資,工業投資的持續回升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加快,已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力軍,增加值增速27.7%,高于煤焦鐵化電等傳統產業19.3個百分點;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9%,比上年提高9.2個百分點,高出傳統產業貢獻率3.9個百分點。
按照“大企業引領、大項目帶動、大園區承載”的模式,積極支持中央和省屬大企業上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在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打開新局面、取得新進展;加快現有開發區擴容提質,促進項目和企業向園區集聚,使園區成為建設一流新興產業基地的主戰場。“十二五”期間,太原市要把培育和壯大世界一流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世界一流的“以不銹鋼和鎂合金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作為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