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白慧谷”
從去年9月15日掛牌至今,不到一年時間,長春高新區“人才特區”就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到高新區創業,為高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
神網科技公司董事長陳毓華就是享受“人才特區”優惠政策,到高新區創業的“海歸”人才之一。結合陳毓華的“硅谷”工作經歷,神網公司依托物聯網技術開發了“智慧農業”項目:借助互聯網,土層地下不同深度的墑情,以及作物區的溫度、濕度、病蟲害情況都能傳遞給遠方的監控系統,對比農業專家提供的作物成長參數,技術人員遠程就可調節溫度和濕度、控制病蟲害。
6月11日,長春市市長姜治瑩在長春高新區“人才特區”調研時,稱贊“這個項目和吉林糧食大省的省情結合得很緊。這個項目空間無限。”
在考察了神網科技和永固科技兩家公司,并聽取高新區關于“人才特區”建設工作匯報后,姜市長與陳毓華、王群、孔維、韓雨江、于樹懷等5位企業家代表座談,圍繞“人才特區”建設、創業孵化、政策支持等與他們進行溝通。姜治瑩說:“要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和意識,結合我市實際,把人才特區工作做優做實,讓科技人才在長春建功立業,讓科技創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走出一條符合我市市情的科技創新之路”。
2011年12月,長春高新區被省市正式命名為“吉林省人才特區”“長春市人才特區”;今年3月19日,首批“長白慧谷”英才計劃入選人才命名儀式在長春高新區舉行。截至目前,長春高新區已擁有高端人才總量約3萬人,其中海歸人員約1000人,擁有兩院院士21人,列入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7人。
在引智資金投入方面,高新區財政每年拿出1億元,專項用于人才特區建設。對第一批入選“長白慧谷”英才計劃的14人,高新區給予共計945萬元的資助。其中,海外高端領軍人才支持資金最高達200萬元。
長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俊良認為,吸引創新型人才,不光靠特殊政策,還在于為人才搭建一個良好環境,實現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釋放人才能量。在引智政策有所突破的同時,長春高新區還注重搭建創業平臺,暢通人才成長和事業通道。比如,海外學人創業園已集聚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289名海外留學人員,其中博士160余人,領辦創辦了198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
與此同時,長春高新區還加大了青年科技英才開發引進力度。從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長春市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已舉辦兩屆,共吸引372個創業團隊、2000多名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參賽,碩士、博士占三分之一以上。現已有40個團隊、200多名青年創業企業入駐長春高新區青年創業園。每年安排300萬元“天使基金”,專項扶持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創業,對青年科技人才給予長期穩定的政策支持。兩年來,共投入600萬元,扶持32個團隊160多名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目前,流入高新區的青年科技人才總量已經達到3.8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