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村打造RFID物聯網名村
何謂幸福?對于天河村的居民而言,就是身住城中村社區,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對于華新社區的街坊而言,那就是人不在家也能遙控全家。記者近日走訪了這兩個社區,為你解開他們的“幸福密碼”。
憑卡出入 城中村變小區
天河村地處廣州的中軸線旁,與天河城、正佳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為鄰,常住人口1.2萬人,除了世代居住在這里的村民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外來務工租住人員,人員組成復雜,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社區。今年4月份以來,天河村開始實行刷卡出入,這一創新的管理模式讓該村的盜竊率下降近五成。除了圍院式管理外,天河村又開始在村內居民樓下安裝智能門禁系統,逐漸普及的門禁推動天河村的規范化管理,使得當地治安大有好轉,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憑居住證、身份證、IC卡進出
天河村是一個處在城市CBD的城中村,一直以來城中村無證燒烤檔、亂擺賣等臟亂差問題突出。為了管好天河村,天河南街曾經組織多次集中清理行動。但行動一過,各種問題又死灰復燃。
于是,今年4月,天河南街率先在天河村推出“圍院式”的管理模式,在原本開放式的村中開辟出5個出入口并設門禁系統,居住在村里的人憑居住證、身份證和IC卡進出,原本隨意進出村里的三輪車現在也需要登記才能進出。原先開放式的城中村中設計了出入口,村內居民刷卡才能進出,這種圍院式的管理模式讓城中村的管理變得和住宅小區一樣規范。據了解,目前該村外來人口中已有九成辦理了門禁授權。
盜竊案總數同比下降近五成
刷卡出入的模式改變了城中村過去隨進隨出的狀態,讓每一位進出者都有記錄可查,截至目前約5個月的時間,圍院式管理就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盜竊案同比下降近五成。近日,天河村開始在村內每幢居民樓下的防盜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天河村的專職民警吳警官稱,這是“大包圍”下的“小包圍”,將智能門禁系統普及到每幢居民樓,住在樓里的居民持有業主授權的門禁卡才可自由出入,使監控工作更加細致化,方便公安部門的監察工作,也更能進一步地保障天河村居民的安全。
在采訪中,吳警官介紹,安裝智能門禁系統至今,已通過其自動比對功能成功抓獲一名網上在逃人員,更因其雙向限制出入功能,“甕中抓鱉”,成功抓獲兩名入室盜竊嫌疑人,居民的安全感得到明顯提升。
小區安全了,房子更好出租
記者在該村看到,實施圍院式管理后,村里的環境也得到了改善,以前天河村里的臟亂差現象改觀明顯,村子附近的亂擺燒烤檔現象也被遏制了。老村民李姨告訴記者,現在村道門口有門禁,樓下有門禁,感覺像是有了兩名鐵將軍24小時守護,出門再也不怕被搶,更不怕家里被盜了。村民李伯則說,現在村里普及門禁,這里的出租屋成了香餑餑,附近的白領都愿意到這里來租房子?!拔椰F在手頭上的幾套房子租金都有所上調,但租客們認為安全第一,房租貴點也不打緊,都愿意繼續租下去?!彼€表示,安裝門禁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出租屋業主們篩去了那些“心懷不軌“的租客,他們能更加放心地把房子租出去。
單元型社區:按住宅群落劃分,大型樓盤為主體的相對獨立的住宅小區。
“智慧”帶給居民便利的幸福
人不在家,如果能夠用手機遠程“遙控全家”,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生活,在林和街華新社區,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場景。作為天河區的幸福社區試點,華新社區以智慧化手段作為幸福社區建設的助推器,使社區居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快捷政務服務,以及在自助醫療、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政民互動等方面的各項便民服務。
人人家中都有一個“辦事窗口”
華新社區利用智慧服務平臺,實現了七大類共220多項服務功能,將政府服務事項從街道延伸到家庭和社區,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這相當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辦事窗口,居民可以通過網絡或社區實現辦事前期申請、資料備案、查詢辦理結果等步驟,減少了到現場排隊等候和重復往返的舟車勞頓之苦。
同時,通過“一站式”政務服務,居民也可以在家里上網了解政府的各項服務內容和辦事流程,節約辦事時間。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是,華新社區的居民不用外出,就可以在家實現網上查詢個人水、電、煤氣使用及車輛違章等情況。
人不在家也能遙控開空調
記者日前在華新社區看到,工作人員拿出手機,打開智能軟件發出指令后,餐廳的窗簾、頭頂的吊燈、臥室里的空調甚至連家中的一個個水龍頭,都可以自動打開,又能夠遙控關上。房間的墻壁上還裝著一個探測器,“如果有煤氣泄漏,煤氣濃度達到一定濃度時,警告就會發到手機上,屋主就可以遠程遙控關閉煤氣管道”。
據悉,一套遠程安保設備需3000元左右的安裝費,該社區已經有超200戶居民安裝了該設備。
社區醫院追蹤居民健康檔案
點開社區里每一棟樓的名字,就會出現一戶戶人家的房號,點開房號,這家里居住的人口、居民情況赫然眼前。“獨居老人,有多年腰部疾病”,類似這樣細致的描述,讓林和街社區衛生中心的醫生們準確地掌握著轄區居民的健康情況,定時上門為有需要的居民進行檢查。
目前,整個華新社區已經為居民建立了10000多份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并與多家醫院系統對接,居民可以實現在家里進行網上預約掛號就診。
自助圖書館24小時開放
“自助圖書館24小時都可以借還書,不用在上班時間特意跑到圖書館里去,讓我重拾了讀書的樂趣”,住在華新社區的外企白領朱先生說。
記者在天河東路75號看到,這里有一臺外形頗似自助售賣機的“自助圖書館”機器。機器里的并不是飲料和食物,而是一本本圖書。據了解,這種自助圖書館集先進的RFID技術、網絡技術及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可實現藏書超過1000本,展示量也能達到400~500本,而且可以實現24小時運行。借書的居民不再需要在規定的開館時間里趕到圖書館,就能在家門口就近借閱、歸還圖書。(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