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標準確定迫在眉睫 避免重復建設
隨著物聯網概念的確立,加上國家的重點扶持,物聯網產業如今在國內開始飛速的發展,可以預計,在不久的未來,物聯網相關的產業必將進入一個井噴式的發展階段,如同當年的互聯網一般,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進一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堪稱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國已經錯過了第一次機械化工業革命與第二次電氣化工業革命,如今在這一場全新的技術領域,我國目前正與全世界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誰能夠領先一步,便很有可能步步領先,脫離前面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來的尷尬地位。
物聯網在某種程度上,是互聯網產業的一個延伸,因而,互聯網的發展對如今物聯網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當年在我國互聯網的發展階段,我們走了不少彎路,其中,重復建設更是其中的重點。
國內在建設互聯網的過程中,電信行業幾度拆分重組,本來在理論上,全國有一個省際干線光纜就已經足夠,但是目前國內的每家電信運營商都有自己的網絡,如今并行的網絡已經達到了六七家之多,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導致了市場上的無序競爭愈加激烈,也影響到了各個電信運營商的盈利能力。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消費者固然因為各大運營商的競爭,嘗到了資費降低,服務改善等諸多好處,不過,同樣因為這樣的問題,很多消費者頻繁更換服務商,也導致了一系列的麻煩。
物聯網目前面臨的麻煩也在于此,國內不少打著物聯網高新產業排號的廠家使用的標準各不相同,有的還在使用比較傳統,且比較浪費資源的過了時的有線通訊模式,而無線通訊方式雖說如今已經成為了主流,不過,充斥在市場內的各種無線通訊方式也叫人眼花繚亂,藍牙、wifi、無線射頻技術、以及zigbee技術都推出了相應的所謂適合物聯網技術的標準,各自都在宣稱自己的好處,意圖確定自己在未來的物聯網產業中的統治地位。
然而,藍牙技術固然如今推出了新的標準,變得低功耗,通訊距離也不再局限在十米之內,但是藍牙技術畢竟是點對點的通訊技術,新標準的組網規模也不大,且缺陷非常明顯,無論從組網能力,抗干擾能力,以及從安全性上來看,藍牙技術都不適合將來規模會比較大,覆蓋范圍非常廣的物聯網建設。
Wifi技術在目前看來,已經被更多的人所熟悉,甚至如今,國內幾大運營商在建設物聯網的時候,主要采用了該標準,然而,雖說wifi技術可以方便人們隨時隨地接入物聯網,但是,它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wifi標準能夠建立的只是星形拓撲結構的網絡,這就決定了它的組網能力差,安全性也比較低,一旦崩潰很難修復,而且,該標準功耗高,再這個普遍面臨能源危機的時代,顯然是不適用的。更加讓人警醒的是,據國外權威機構研究表明,長久處在WIFI網絡中,易對人的生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這就決定了,WIFI標準只能作為一種小規模的輔助技術參與到物聯網建設中。
無線射頻技術雖說目前廣泛運用在小型無線網絡,無線標簽,身份識別,非接觸性RF等場合,但是因為其單向通訊模式,抗干擾能力差,組網困難,可靠性、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因而目前已經被物聯網產業所摒棄,提前出局。
在物聯網行業中,最受到期待信任的zigbee技術目前已經成熟,雖說還在進一步擴展,不過也是為了適應物聯網通訊的需求。(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