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數字糧倉讓深圳成為華南糧食集散中心
作為一個糧食基本依賴外地調入的大城市,糧食安全備受關注。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玉浦率市人大代表視察深圳市糧食儲備庫時說,要通過糧源基地建設和制度設計來切實保障深圳糧食安全,同時,要充分發揮港口優勢,盡快把深圳打造成為華南地區的糧食集散中心。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光明參加視察活動。
市糧食儲備庫位于平湖,由深糧集團經營管理。深糧集團年糧食經營量達110萬噸,約占深圳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每天投放550噸,承擔著為政府調控糧食價格、保障糧食供應等重要作用,被稱為深圳的大糧倉。在市糧食儲備庫,代表們對糧食檢測中心、低溫冷凍庫等區域的先進設備表示贊賞。糧庫采用的RFID(射頻識別)系統讓糧食儲備庫變身“數字糧倉”,可實時了解糧食出入庫數量和質量變化。
根據深糧集團負責人的匯報,我市在保障糧食安全和糧食品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讓市民吃得放心、安心。但是,我市糧食安全形勢不容過分樂觀。
目前廣東省三分之二的糧食供應靠外調,深圳本地不產糧食,基本上完全依賴外地調入。當前,我市糧食儲備規模和應急能力都遠低于北京和上海。
座談會上,就如何保障糧食安全,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他們認為,加大對糧庫的投入,擴大“糧倉”,加快糧源基地建設都是當務之急。
劉玉浦充分肯定了深糧集團在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他說,糧食安全關系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與社會穩定、城市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需要提高風險意識,確保糧食安全。一方面要加快國有大型糧食企業的發展,提高市場調控力度。另一方面,在全國一些糧食主要產區建設高產、高質的糧源基地,保障糧食的供給,做到“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同時,我們要發揮港口優勢,加快糧食物流節點的建設,除滿足我市用糧外,還要輻射珠三角及粵東和粵西等地區,把深圳打造成為華南地區的糧食集散中心。
劉玉浦說,從市人大常委會的角度,我們還要加快相關立法工作,從制度上進行長遠設計,保障深圳糧食安全。(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