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我國獨居和空巢老人占到54% 將推智能化養老服務

作者:李葉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12-11-01 09:45:39
摘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10月29日在“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上指出,智能化養老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要把智能化養老列為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作為老齡工作的重點,以智能化引領養老服務方式轉變。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10月29日在“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上指出,智能化養老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要把智能化養老列為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作為老齡工作的重點,以智能化引領養老服務方式轉變。

  蔣正華表示,政府應建立健全發展智能化養老的扶持政策,加強老齡信息化建設;突出智能管理服務,以老年人健康、發展為中心,實現智能養老的人性化,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

  據了解,智能化養老是運用智能控制技術提供養老服務的過程。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依托,集合運用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老年服務行業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適服務的現代養老模式。

  勞動力急劇減少家庭養老功能弱化

  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占54%

  據全國老齡辦副主任朱勇介紹,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5億,2013年將超過2億,2050年達到峰值4.83億。屆時,我國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占屆時全球老年人口的1/4。

  朱勇指出,我國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具體表現在:

  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比較低。發達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中,身體健康的比例超過60%,而我國只有43%左右,老年多病的問題十分突出。

  空巢老人比例高。到2050年,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1.08億,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失能老年人將達到1億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占54%以上。

  家庭養老功能弱化。2010年,我國家庭平均人數為3.1人,2030年將縮小到2.6人,2050年2.51人。獨生子女家庭占家庭總數的37%,“4-2-1”家庭結構逐漸成為主流的結構。

  勞動力急劇減少。自2011年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逐步減少,2011—2050年將由9.40億縮減到7.13億,減少24.2%。

  95%以上老人需家庭養老

  智能化解決養老問題的必然選擇

  朱勇坦承,面對巨大的養老服務需求,中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總床位數為353.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僅有19.1張,離千分之三十的標準相差甚遠,而且,300多萬張床位中70%多的是鄉鎮敬老院床位,主要用于收住農村五保供養對象。

  養老服務業體制機制不完善。發展缺少統一規劃,政府各部門職能交叉,權責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責任不夠清晰,市場機制作用發揮不夠;養老服務業扶持政策不完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滯緩,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共4萬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公辦機構,民辦機構床位數只占總床位數的1/3左右。

  居家養老政策幾近空白。無論現在還是將來,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養老。但是,由于家庭小型化,家庭很難勝任養老的功能,需要政府的家庭養老政策來支撐。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居家養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養老的免稅政策、津貼政策、彈性就業政策。中國除了獨生子女家庭獎勵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幾乎是空白。

  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短缺。目前我國大約需要1000多萬養老護理人員,而全國現有養老護理員僅30多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的更不足10萬人。

  朱勇表示,為推動智能化養老事業發展,經中國老齡辦批準,中國老齡辦信息中心在全國開展“全國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建設,目的是探索模式,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與會專家認為,智能化養老方式對于低成本應對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智能化養老是能夠應用于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養生養老、健康養老、異地養老、休閑養老等任何一種養老方式的高科技集成平臺,可改善各種養老方式的能力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