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年領跑全球白電背后:海爾提前跨入網絡化戰略階段
在全球白電產業都陷入規模和利潤的停滯狀態時,全球白電行業的領軍企業海爾集團卻依然在高速增長,而整個海爾集團的策略2013年也將從原來的全球化品牌發展階段跨越到網絡化戰略發展階段。
2012年12月21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最新發布的全球家電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8.6%,第四次蟬聯全球第一,而且其與LG、惠而浦等追趕者的距離越來越大。
具體到產品的品牌零售量統計,海爾冰箱、洗衣機、酒柜、冷柜四類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繼續蟬聯第一。其中,海爾冰箱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4.8%,第五次蟬聯全球第一;按制造商排名,海爾冰箱2012年制造商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6.6%,第四次蟬聯全球第一。與此同時,海爾洗衣機、冷柜、酒柜均蟬聯全球第一。按品牌零售量統計,海爾洗衣機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1.8%,第四次蟬聯全球第一;按制造商排名,海爾洗衣機12.2%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惠而浦躍居第一。海爾酒柜制造商及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5.3%,第三次登頂全球第一。海爾冷柜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8.6%,第二次躍居全球第一;按制造商排名,海爾冷柜2012年制造商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8.8%,再次蟬聯全球第一。
海爾在全球白電家電領域9項第一的殊榮來得頗為不易,因為從歐睿國際發布的全球報告看,受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持續蔓延的影響,全球家電需求持續萎縮,其中全球排名前十的白電品牌看,平均份額出現下滑。而海爾卻憑借差異化解決方案在全球各區域市場份額持續增加,其2012年大型家電同比提升10%,是全球前十名品牌中唯一實現兩位數增幅的品牌。
同樣在中國本土市場,在其他競爭對手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海爾的冰箱、洗衣機,特別是家用空調依然保持著行業最高增速,其中空調業務增速更是超過40%。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的利潤增速已經連續多年超過其規模增速,2007年至2011年,海爾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8%,是收入增幅的2倍多,現金周轉天數(CCC)為負的10天,這是海爾實施的網絡時代兩大轉型的效果,從傳統商業模式到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海爾對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和盈利能力,而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型則讓其在與其他對手的競爭中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
此外,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互聯網特征使其具備了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在海爾并購三洋白電業務后成立的海爾亞洲國際,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得到了日本本土員工和管理團隊的認可,并吸引當地一流人才紛紛加盟。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名牌戰略發展階段、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全球化品牌發展階段后,2013年海爾集團宣布進入為期6年的網絡化戰略發展階段。
海爾集團有關人士指出,進入第5發展階段后,海爾將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遇,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適應個性化生產的需求,實施網絡化戰略,其基礎和運行體現在網絡化上,主要是兩部分:網絡化的市場和網絡化的企業。網絡化的企業可歸納為三個"無":企業無邊界,即平臺型團隊,按單聚散;管理無領導,即動態優化的人單自推動;供應鏈無尺度,即大規模定制,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
顯然對于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的海爾來說要適應網絡化戰略時代的全新挑戰,但是從海爾在近日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上展出的無尾云搜索電視、物聯冰箱、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等有前瞻性和技術領導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在網絡化發展階段依然將引領全球白電產業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