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運營商寬帶年投入超600億 信息化建設亟待提升

作者:物聯網世界采編
來源:通信信息報
日期:2013-02-20 13:52:49
摘要:據了解,2012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的投資總和已超過600億元。但是,要繼續保持甚至提升寬帶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僅僅依靠運營商的力量顯然不夠,更需要加快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速度,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對寬帶產業的發展予以支撐。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3月實施寬帶提速工程以來,到2012年底,全國計劃新增3500萬寬帶用戶,實際完成4300萬戶。這一速度離不開運營商的大力投入,據了解,2012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的投資總和已超過600億元。但是,要繼續保持甚至提升寬帶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僅僅依靠運營商的力量顯然不夠,更需要加快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速度,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對寬帶產業的發展予以支撐。

2012年寬帶提速發展穩步前進

2012年,寬帶成為全國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寬帶中國”戰略探索發展在這一年引起了從中央到地方,乃至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一點僅從出臺的寬帶政策就足以說明。

去年3月底,工信部召開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動員部署大會,明確寬帶提速的目標和行動計劃。根據規劃部署,2012年的主要階段性目標為:一是增強寬帶接入能力,新增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二是總體上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用戶的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的用戶超過50%;三是提高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2000萬戶;四是擴大公共熱點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規模;五是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寬帶應用,并推動單位寬帶價格的降低;7月,由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寬帶中國工程;9月,科技部公布了《國家寬帶網絡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一系列重磅政策的不斷出臺,都充分顯示了國家對寬帶產業的重視。

作為寬帶產業運營的主力軍,運營商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2月,北京電信宣布首批家庭寬帶免費提速工程已全部完成,提速后北京電信家庭寬帶速率全部達到2M及以上。福建提出,到“十二五”末將實現城市地區寬帶網絡全部光纖化,100M以上光纖入戶,農村20M覆蓋率達到100%;江蘇省到2015年,實現100%的行政村通光纜,普遍提供8M的帶寬;江西省到2015年,實現光纖到行政村,20戶以上的自然村100%通寬帶。中國聯通方面,從2月起,北京聯通開始全網寬帶免費提速,用戶寬帶速率將至少提升一檔。在全國其他地區,中國聯通下屬的各個分公司也紛紛展開了寬帶提速工程。此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還完成了100G的互聯帶寬擴容。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底,使用4M及以上寬帶產品的用戶比例達到61%,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4074萬戶,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1800萬戶,單位帶寬資費水平比2011年年底下降25%,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均超過計劃進度。

寬帶中國萬億投資懸而未決

當前,全球各國正逐步深刻認識到寬帶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其已成為考量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為此,各國紛紛將寬帶產業劃入國家戰略高度。

去年2月中旬,寬帶中國戰略服務信息化推進大會首次提及國家寬帶戰略問題,寬帶中國進入公眾視線;隨后,“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工作小組及專家組成立。根據當時的規劃,5月底,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工作組形成征求意見稿,修改完善后正式上報國務院,待國務院批復同意之后推廣實施。

長久以來,運營商一直期盼寬帶產業被列入國家戰略。一方面,在當前的通信業市場,移動業務尚未能真正給運營商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顯著性的拉動作用,寬帶已成為贏利性和增長性最好的業務。另一方面,由于東西部地區、城鄉之間信息化鴻溝太大,無論是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還是從運營商自身的資金、成本角度看,僅靠運營商投資建設來填補這一鴻溝顯然不現實。

然而,時至今日,“寬帶中國戰略”卻遲遲未能出臺,據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有幾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寬帶中國戰略牽涉眾多環節,該如何協調各方利益,確保寬帶產業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寬帶中國戰略涉及上萬億的投資,資金來源于何處,如何投放和監管也是關鍵。此外,解決寬帶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國家政策平衡配置,如東西部發展不均衡,城鄉差異大、最后一公里難題等。

據“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專家組組長鄔賀銓院士的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將超過1.6萬億元,運營商原本希望借助自身的投資來帶動更多國家資金的投入,但寬帶中國戰略遲遲沒有出臺,相關資金也未投入,讓這一愿望變得頗有“可望而不可及”的味道。

寬帶發展面臨新尷尬

由于國家寬帶戰略遲遲未能出臺,相關扶持、監管政策的缺失,在無形中使中國寬帶產業面臨新的尷尬。

從國家層面來看,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發布并實施了寬帶國家戰略,從政策到資金都予以了巨大的投入,寬帶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其核心戰略產業。在全球日益重視寬帶產業發展的今天,如果“寬帶中國”戰略還遲遲不能推出,那么作為信息化進程的重要基礎,寬帶發展的遲緩將會影響我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同時,作為寬帶提速工程和寬帶產業發展的主導者,運營商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雖然運營商發展寬帶是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但在很多地域更是承擔普遍服務的義務,長期靠運營商自身投入,不僅不符合企業運作的規律,也不利于縮小城鄉、東西部的信息差距;另一方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通信業,運營商的成本壓力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從2011年底開始的寬帶提速工程,即光纖接入“光進銅退”,需要運營商投入更多,且回報周期更長,這不僅讓運營商的資金負擔加重,而且引起了產業鏈其他環節的惡性反饋。近期有媒體報道指出,在運營商關于寬帶提速工程的集采中,已有多家設備供應商退出。

此外,進入2013年后,關于4G、三網融合、民資入局電信業等一系列政策開始出現調整的跡象,而移動互聯網給運營商的沖擊還在不斷加大,運營商可謂腹背受敵,在此種情況下,又如何能讓運營商全身心地投入到寬帶產業發展之中?

“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已刻不容緩,惟有如此,方能理順寬帶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推動其快速發展,從而充分發揮其在推動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