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式智慧城市有哪些特點
如果說現在最熱的關鍵詞,都有哪些?我相信,“智慧城市”肯定是當仁不讓的!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滲透到我們的需求當中來的呢?
如果我們換種角度去思考,如果把智慧城市當做一個人來看待,你會如何去整理它的發展史?
智慧城市,要追根溯源的話,最早是1999年,誕生在當時的IBM實驗室―稱為“智慧的地球”,如新生嬰兒呱呱墜地,就進入了21世紀,成為21世紀發展的希望。21世紀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信息技術高速運轉,科技應用時刻發展,家居智能化也在此期間大有作為。天資聰慧的“嬰兒”在如此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探索與學習,一步一步成長。
與此同時,曾在1988年1月31日被美國副總統戈爾(音)倡導的數字地球這一觀點,也引起廣泛影響。當時國家江主席還對此進行了重要的批示,國內外對其都很關注。數字城市與家居智能化的集成,使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發展。智慧城市的發展得益于網絡通信技術、家居智能化、大數據與云計算、地理信息技術與BIM、社會計算(Social Computing)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集成應用將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不論是數字城市還是智慧城市,都不是一個具體項目,如同文明城市、環保城市一樣是城市在信息化發展方面的具體目標。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概念和內涵的雙重提升,數字城市實際上包括城市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3方面內容。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城市的規模愈加龐大,城市中的人口、物業數量迅速膨脹,平安城市的主題孕育而生,成為政府關注的要點,就在2005年,由公安部發布3111工程展開平安城市試點工程。
隨著信息產業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平安城市建設逐步完善,平安城市偏向的是一個龐大的綜合性安全防范管理系統,滿足基本的治安指揮和事故采集的需求,見證了安防技術的發展,使未來的發展面向網絡化、高清化、智能化及系統集成化。
平安城市展現了智慧城市的內涵的另一面,是智慧城市的快速成長的體現。
從嬰兒到青年,由智慧的地球蛻化成智慧城市,經歷數字城市、平安城市,如此成長軌跡,使得智慧城市清楚了自身的價值,就是要實現“智能人生”。目標具體可指就是融合家居智能化、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具備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信息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城市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民眾生活幸福感、企業經濟競爭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城市發展理念。
智慧城市是以數字城市為基礎的,而智慧城市的職能則是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平安城市”。當然伴隨技術的不斷提高,時代的需求,智慧城市的內涵還會增加下去,網絡城市、智能城市等,會更加全面,貼近生活。
智慧城市概念的發展軌跡如同人生一般,成長、蛻化、不斷追尋新目標,實現更多價值。確立目標后,客服障礙,不斷前進,獲得的閱歷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實現內涵的超富有,展現在我么面前的就是高端生活,多姿多彩。
據業內資深人士認為,智慧城市首先應該把整個城市中我們所見的一切,包括建筑物的實體、道路和橋梁、路燈、園林等各種城市設施等,全部實現數字化,并且將其實景化,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終端包括電視、個人電腦、移動終端等對城市整體一目了然,任何人均可隨時、隨地查詢搜索所要了解的目標,并進行標注分析、分享互動等。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從百姓的角度出發,讓百姓覺得智慧城市建成之后,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交通更便利了,辦事效率更高了,城市更安全了,幸福感增強了。
于是,智慧城市從最初的智能家電、智能家居,不斷豐富,現在又細化出智能社區、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新興概念,可謂是越來越多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的現狀
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正在來臨。據國家信心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統計,目前國內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總數已達到154個,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萬億元。
另據業內專家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加上后期各種數據中心、分析設備和服務設備的投資,市場總規模將達2萬億元。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或是五年,或是十年,我國的智慧城市將會遍地開花,不在是試點這么簡單,而是經過不斷地創新與探索,開創獨具當地特色的智慧城市;同時,智慧城市的功能會更加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