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500學校食堂全裝“天眼”
“在外就餐,不能進廚房,否則肯定吃不下”,類似的段子在飯桌上流傳已久。不過去年初,天河區啟動“放心廚房”項目,通過政府投入、企業投入以及政府和企業投入相結合等三種模式,先后在200多家大中型服務餐飲企業廚房和中小學校食堂的操作間、洗消間、配料間等安裝了近千個視頻監控終端(電子天眼),食客、監管部門可隨時看到廚房“現場直播”。
試點一年效果明顯,不但食客發出一片叫好聲,嘗頭啖湯的商家也賺得盆滿缽滿,為此天河區擬投巨資今年在全區500多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全部安裝“天眼”,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
體驗:監控屏可查10公里外廚房內景
日前,在天河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管應急指揮中心”,操作人員通過電腦控制開啟視頻監控系統,向記者現場示范查看遠在十公里之外的黃埔大道陽光酒店、天河中學、75中等多家單位的廚房,操作人員通過遠程操控安裝在廚房的高清視頻鏡頭,對廚房進行全方位掃描,可清晰地看到廚房地面、清洗間、炒爐等區域,而且這些現場直播的圖像等還能自動存盤保存一段時間,“如果食客投訴或者監管人員發現有問題,這些視頻影像就可以作為職能部門監管執法的依據”,大大減輕了以往監管人員到現場執法的操作難度。
該局負責人表示,去年天河首期共投入近千萬元對轄內260余家大中型餐飲企業廚房和中小學食堂的操作間、洗消間、配料間等安裝了近千個視頻監控終端(電子天眼),同時將監控信號適時傳送到餐飲服務場所、餐飲服務企業監控平臺,以及設在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管應急指揮中心”,由消費者、餐飲經營者和政府部門分別進行全天候、全時空、全流程的實時視頻監控。一舉構建了天河區對餐飲服務單位的公眾監督、企業自控、政府監管的“三層監管”網絡。
試點:餐飲企業投百萬裝“天眼”都獲大回報
在試點的天河區崗頂一家湘菜餐館,記者看到大廳朝北的墻上掛著一臺21英寸液晶電視,正現場直播廚房幾名廚師的忙碌景象,視頻監控的鏡頭正對著備餐臺和炒菜位,備餐臺上的食材和炒菜位的整個制作過程都一覽無余。在記者邊就餐邊觀察的半小時內,無論是廚師還是幫工,沒有一人刻意回避或遮掩鏡頭。
餐館的負責人介紹,全市的十幾家分店都安裝了這套系統,總花費近百萬元,平均下來每一家店需增加投資數萬元,除了投入資金購買視頻監控設備外,最關鍵的是整個廚房環境、工作流程都得相應改變,甚至還要增加人手以強化薄弱環節。硬件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但是軟件提升的開銷就更大,“整個操作流程更加規范,舉個例子,廚師必須戴口罩做菜,以前未必能完全做到,現在有了視頻監控,就必須做到。”雖然增加了運營成本,但卻是利遠大于弊,“員工改善了工作環境,顧客的飯菜更衛生了,餐廳的口碑也更好了。”
天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這樣將餐飲服務企業的食品衛生狀況從“后臺”請到了“前臺”,直接面對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的監督,有效減少了企業暗箱操作的空間。對于衛生狀況差、操作流程不規范的企業,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之后,這些餐廳的生意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越來越好。
推廣:家長可看學校食堂實時視頻
該負責人介紹,通過一年來試點“放心廚房”已經達到“三個促進”的效果:一是促進企業自律。把廚房的運作情況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之中,接受消費者的監督,讓廚房的“暗箱操作”行為無處遁形,促進企業增強自律意識,規范操作流程,提高食品安全質量。二是促進放心消費。監控視頻在用餐大廳實時播放,消費者可以了解食品烹調制作的全過程,真正做到放心消費。三是促進有效監管。通過調閱監控視頻,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定時期內廚房的操作情況,進行整體評估,為處罰餐飲服務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提供有力證據,而且監管效率提高了10多倍,同時節約了監管成本,由于系統具有人臉識別等部分智慧監管功能,可以自動采集、監控企業的部分違法違規行為,有效提高了監管的頻次和效率。
因為效果明顯,今年天河500多所大中院校、中小學、幼兒園的食堂全部安裝俗稱“天眼”的視頻監控系統,家長可隨時在官網觀看實時視頻了解廚房的“一舉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