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卡能否早日到云南
  為方便患者就診,目前我省多家醫院推出就診卡。這張小卡片有什么稀奇?我省第一張就診卡面市時,根據媒體的報道,手持一張就診卡,就可以在多媒體終端機上自助掛號、自助交費、自助打單……免去了往返奔走于各個人工服務窗口、排隊等候的煩惱。 
  但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我省各大醫院的就診卡多以儲蓄卡的身份出現,在方便就醫方面卻沒有突出的作用。而且每家醫院都推出自己的就診卡,不能互通。 
  就此問題,晚報記者傾聽了身邊人的意見,也帶上了全國兩會,請教一些關注醫療衛生發展的代表、委員。同時,走訪中還獲悉,去年底,衛生部曾表示,居民健康卡將逐步替代各醫院的就診卡,患者不用每到一家醫院就辦一張就診卡。 
  患者知曉率低 
  基本就是儲蓄卡 
  昆醫附一院是我省首先實現就診“一卡通”的醫療機構。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在醫院的門診大廳和各科室門診樓層里都設有“一卡通”自動掛號、繳費的終端機。患者只需辦理一張包含個人基本信息和預交金信息的磁卡或IC卡,就可以通過終端機自助完成掛號、交費、打單等。這樣一來,就不用再去人工服務窗口排隊了。 
  在醫院的門診樓,分散著10多臺終端機。不過,只有擺放在門診大廳的1臺機器是啟動的,近兩個小時內沒有患者去這臺機器上進行任何操作。采訪中,多數患者表示不了解這種終端機,也沒有使用過自助服務。 
  去過兒童醫院的很多父母都擁有一張兒童醫院的醫療一卡通。李女士也有一張兒童醫院的卡,她告訴記者,當時辦卡,以為使用一卡通就不用買病歷本,會有個電子病歷,還可以自動繳費,不用排隊掛號、繳費。但是現在只能到窗口排隊當儲蓄卡交費使用,還是不方便。 
  一院一卡如何通? 
  韓女士打開錢包,從里面隨手抽出3張不同醫院的IC卡,說:“一張卡只能到一家醫院使用,不能算是"一卡通"。” 
  李強說,如果現在辦卡,一院一卡,一人會持有很多卡,既浪費金錢又浪費資源。其次,雖然城里的很多醫院都已安裝了終端機,但也幾乎不用。而且就診卡計劃內的許多功能目前都不能使用。 
  記錄病歷實現聯網 
  雖然手持兒童醫院的就診卡,但張女士還是拿著病歷本在排隊掛號。張女士認為,既然就診卡要實現網絡化,就應該把患者信息全部錄入卡中,不管去哪里看病都能通過小小一張卡查詢到病歷情況,讓醫生的診療更加全面。“不能只是一張儲蓄卡。” 
  醫保卡和“一卡通”通用 
  50歲的趙永民看病時用的都是醫保卡。“現在多數人看病都會使用醫保卡。"一卡通"應該和醫保卡通用,讓有醫保的患者不必再預存現金。” 
  會上聲音 
  期待居民健康卡 
  檢查結果也該“一卡通” 
  許紅代表:要實現就診卡“一卡通”,首先得健全信用卡的通用體系,需要政府、金融界來支持完成。現在昆明市部分醫院已使用“診療卡”,但醫院之間不能通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網絡還沒互通。 
  焦家良委員:一種集就診卡、結算卡、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多項功能于一身的“居民健康卡”,2012年已經在河南省、遼寧省錦州市、廣東佛山市等地試點發行,全國就醫“一卡通”正在逐步實現。“一卡通”里面有存儲身份識別數據、基礎健康信息、管理數據、費用結算信息等,可以滿足參合農民異地就醫、本地結算費用的需要。現在關鍵難點是衛生信息網絡和衛生信息平臺的建立、健全。 
  盧京委員:不僅就診卡應該實行“一卡通”,檢查結果也應該實行“一卡通”。建議全省乃至全國能建立患者的醫療檔案,輸入身份證號就能看到其就醫記錄,這在技術上是能夠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