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助您出行“無憂”
“今天下雨,走哪條路更快些?”“最近的停車場還有沒有車位?”“哪條路是單行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機動車的快速增長,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交通問題,快捷、平安出行成為大家的愿望。今年1月開始,南昌無線城市正式推出了“智能交通”,為市民應對交通問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機動車增長過快
交通擁堵很普遍
眾所周知,我國的機動車進入爆炸增長期,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城市道路的改造、建設速度難以跟上機動車的發展速度。
據相關部門統計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機動車和駕駛人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截至6月底,全國機動車總保有量達2.33億輛,其中汽車1.14億輛,摩托車1.03億輛。全國機動車駕駛人達2.47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86億人。
南昌機動車保有量同樣呈現快速增長之勢。據媒體報道,南昌市2002年機動車保有量(不含摩托車)不過六七萬輛,但十年間車子增幅近十倍,去年11月已直逼60萬輛大關。在此期間,因為市區實施“禁摩令”,大批兩個輪子的摩托車“變成”四個輪子的汽車,每天僅上牌的車主就超過300多人,最高峰時一天要接待600輛新車登記。2012年,南昌市有16萬人考駕照,每天新車上牌的數量超過400輛。
在城市道路建設和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步伐明顯低于機動車增長速度的情況下,必然導致有限資源的爭奪,引起道路擁堵現象。道路交通擁堵一方面降低了機動車本身的機動性優勢,另一方面也使時間和經濟成本損耗增加。同時,在長時間擁堵的情況下,居民容易產生煩躁的負面情緒。
交通擁堵是每一個城市都面臨的棘手問題。傳統辦法是修建或擴建道路,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間也越來越少。同時,交通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單獨從車輛或道路的角度考慮,都很難解決問題。把車輛和道路綜合起來系統解決交通問題的信息化智能交通概念由此確立,即綜合利用移動通信網絡的無縫覆蓋、實時傳輸、無線射頻識別和應用支撐平臺等關鍵技術,為交管部門和出行群眾提供最便捷又最真實的路況信息。
交通路況早知道
“智能交通”來幫忙
“‘智能交通’提供的信息都來自于交通部門,保證了信息的合法性。這些信息以前僅用于交通部門內部管理,現在提供給普通市民,能更好地實現道路的有序暢通。”2月28日,江西移動技術人員介紹說。
現在只要用手機登錄江西無線城市門戶(http://city.jx139.com),使用“智能交通”應用,就能查詢南昌街道的擁堵情況,并且還能通過主要路口的攝像頭,查看實時路況……以南昌智能交通為模板在全省復制推廣,是江西移動今年打造第一城市生活門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功能還挺實用的,現在下班前我都會打開手機先查看一下路況,要記得避開紅色的線路,選擇綠色的線路通行。”南昌市民周娜說,路上堵不堵是她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經朋友推薦,她得知江西無線城市有一個“智能交通”應用,于是試用了一周,效果讓她頗為滿意。
用顏色來標注路況是什么意思?江西移動人士告訴記者,如今南昌市主要道路的路況視頻、交通流量圖都已經通過手機進行發布,各路段的路況用不同的顏色在圖上標出。例如,紅色代表擁塞,該路段車流時速在0-15公里/小時;黃色為較擁塞,該路段車流時速在16-30公里/小時;淺綠色則代表較通暢,該路段車流時速在31-45公里/小時;綠色為較通暢,該路段車流時速在46公里/小時以上。
“按照我們的設想,交通誘導信息和實時路況視頻實現通過手機查詢,是智能交通項目中關鍵的一環,這不僅盤活了現有道路視頻資源,通過互聯網、WAP、手機客戶端的方式為市民免費開放重點路況視頻信息,也可以更好地引導司機、行人了解路況,合理規劃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該人士說,智能交通系統將現有的公交車、出租車等“浮動車輛”GPS信息和道路流量檢測信息匯聚進行集中處理,分析出具體道路的擁堵情況,并基于GIS地圖通過WAP方式對外發布,所以市民打開手機就能知道路上堵不堵。
據了解,“智能交通”目前主要面向南昌地區,如其他地市想體驗,可切換至無線城市南昌門戶下載和使用。由于該應用處于試運行階段,定位和地圖等功能以及UI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江西移動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王席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