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滅掉”信用卡,才是移動支付的未來

作者:鈦媒綜合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13-03-05 14:27:33
摘要:你一定有同感,當你不幸丟了手機,最讓人焦慮的往往不是曾經為手機花掉的銀子,而一想到手機中各種個人帳號、信息,尤其是銀行客戶端、支付類APP這些和個人消費密切相關的“錢包”類應用,恨不得立馬變個戲法讓手機消失掉。因為手機就已經等于“錢包”。
關鍵詞:金融移動支付
“滅掉”信用卡,才是移動支付的未來

  你一定有同感,當你不幸丟了手機,最讓人焦慮的往往不是曾經為手機花掉的銀子,而一想到手機中各種個人帳號、信息,尤其是銀行客戶端、支付類APP這些和個人消費密切相關的“錢包”類應用,恨不得立馬變個戲法讓手機消失掉。因為手機就已經等于“錢包”。

  移動支付時代,手機的類“錢包”功能將越來越多。各方力量,從互聯網公司如Google、Apple、信用卡企業如Mastercard、到PayPal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都紛紛加緊了在手機錢包領域的圈地行動,硝煙味十足。也許昨天你還在把玩朋友的迷你刷卡器,贊嘆著“多時髦!足不出戶也能刷卡轉賬!”今天就收到最新的APP推送,號稱“刷卡已經out了,一款應用行遍天下。”未來有一天,智能手機真的會滅掉你的信用卡。

  信用卡機構的自我革命

  Mastercard(萬事達)最近在MWC大會上發布了最新的電子支付平臺MasterPass,成為其電子錢包PayPass的升級版,并宣布3月底開始在海外各國陸續推廣,2013年有望進入中國。Visa也緊隨其后,宣布與三星電子和終端設備廠商Roam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推廣其移動支付平臺。

  Visa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V.me電子錢包業務,消費者只需提供自己設置的用戶名、密碼就可以虛擬刷卡完成支付,無需提供信用卡信息或其他私人信息。MasterPass平臺的核心,就是將用戶的銀行卡信息和個人信息儲存到“安全云”中,從而在不同的結算終端實現無卡支付。

  顯然,Mastercard和Visa顯然追求的是“無卡之境”。曾經將信用卡普及至全球的支付網絡運營商,現在卻告訴你,以后購物不用刷信用卡了!移動支付行業的興起,曾讓信用卡公司如坐針氈,而如今,信用卡公司開始變守為攻,主動擁抱移動趨勢了。那么,他們已經建立的龐大的“信用卡王國”如何囊括其中?讓實體卡的“隱形化”,正是信用卡公司的聰明之處。

  可惜,PayPal卻還在卡片上做文章。就在MWC開幕的前五天,PayPal在歐洲市場推出新版的PayPal Here智能支付系統,商戶需要安裝新款POSE機,就可以通過掃描芯片卡+PIN碼的識別技術實現終端支付。對于芯片卡發行量很高的歐洲市場,PayPal的支付方案可謂是量身定做,只是PayPal這一步棋下的有點懸了。難道它還沒有意識到,無卡的世界快要來了,先發制人又有什么意義?

  另外,自2012年起,MasterCard就舉著 “普惠金融”的大牌,開始在新興市場推廣移動貨幣合作伙伴計劃,將金融服務普及至沒有信用卡賬戶的人群。這意味著,連金融欠發達地區,都可以完全繞開銀行卡深度普及的階段,直接分享移動支付的蛋糕了。

  借力先天優勢,彌補后天不足

  Visa和Mastercard的大舉進攻,可能會讓你想到移動支付公司Square的一夜走紅。Square在過去三年迅速占領了移動支付的利基市場,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道,Square在2012年的年處理交易額突破100億美元。而相比Square主打刷卡器、小型商戶的“小而美”風格,Mastercard想要的顯然是一場“大而全”的電子錢包戰局,顯然是支付領域的“高富帥”。

  “高富帥”信用卡公司在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消滅了現金;現在又選擇對自己開刀,下一個目標準備消滅實體卡。這不是不自量力,它們已經具備了先天的優勢。以Visa、 MasterCard、銀聯、美國運通為代表的信用卡發行機構,幾乎壟斷了全球的信用卡市場,他們所持有的信用卡數量、交易金額規模無可比擬。尼爾森在 2011年的一項統計表明,2011年全年通過網絡進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額達6.7萬億美元,如果再加上借記卡和預付卡網絡交易金額,這一數字將達到15萬億美元。再看看Mastercard和Visa海量的商戶覆蓋率和金融服務機構名單,資源優勢顯而易見。

  除了規模上的先天優勢,另外一個殺手锏,用MasterPass的三大功能就可以說明:一,支持多地點、多場景的電子結賬功能,在商戶銷售終端支持NFC、二維碼、電子標簽以及各種移動設備;二,不同銀行和品牌的錢包產品都可以兼容至Masterpass,包括非萬事達標識的信用卡。三,在實際購物的過程中提供賬戶結余、會員計劃等“增值服務”。

  功能整合的殺傷力就在這里:既然你追求“便捷”,我就讓便捷來的更徹底。技術方面的跟進,彌補了信用卡公司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后天不足。而這正代表了未來移動支付領域的趨勢:盡可能的整合所有你需要帶出門的東西,如果在家置辦一個刷卡器,出門要帶上信用卡,到了星巴克,還得打開手機APP......這當然不是我們追求的移動支付世界。未來,出門四件事“伸(身份證)手(手機)要(鑰匙)錢(錢包)”的段子必然要成為歷史了,只需要帶上你的手機就萬事大吉,而這個手機必然包含最具顛覆性的一款應用。

  這個應用到底選擇誰的?選擇權在消費者和商戶手中。盡管互聯網巨頭、第三方支付企業更具有創新能力,但是二者都依賴于原生的銀行卡系統而生存,而信用卡公司的后發之勢,堪比一大波“僵尸”來襲,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技術方面,都十分具有破壞性。

  不過,想要真正實現無卡化,信用卡公司也面臨一個不小的障礙——消費者認知度問題。來自comScore的一項調查顯示,萬事達早期的電子錢包應用PayPass在全美消費者中的認知度只有13%,消費者使用率高達48%;而認知度排在第一位的是PayPal,認知度高達72%,消費者使用率高達48%。畢竟,PayPal建立網絡支付地位的過程,伴隨著消費者從“實體購物”到“網絡購物”消費習慣的轉換,其中有四到五年的時間成本。讓所有人都擺脫對實體卡的依賴,還有賴于第二次消費習慣的轉變。

  不要被眼前迷你刷卡器的風靡遮蔽了雙眼,刷卡器時代將是一個過渡階段,“無卡化”才是移動支付的未來。(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