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打造“智慧”大銀川 開啟“智慧”新生活

作者:RFID世界網 收錄
來源:銀川日報
日期:2013-04-24 11:23:05
摘要:大力推進“智慧銀川”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起點,搶抓發展先機,謀劃銀川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徐廣國書記在銀川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要運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讓科技引領生活,使城市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打造‘智慧銀川’”,標志著銀川市智慧城市項目正式啟動。
關鍵詞:銀川智慧城市

  大力推進“智慧銀川”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起點,搶抓發展先機,謀劃銀川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徐廣國書記在銀川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要運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讓科技引領生活,使城市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打造‘智慧銀川’”,標志著銀川市智慧城市項目正式啟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到2020年全社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這為我市以“智慧銀川”建設為主要載體的信息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強大支撐。

  高起點謀劃“智慧銀川”建設

  “辦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鍵通’、學習工作‘一網通’、在線服務‘一點通’”、建立符合“智慧銀川”建設發展的標準體系,最終在十年建設周期中實現“一個平臺、兩個中心、十大任務”的“智慧銀川”建設目標。2012年11月編制的《“智慧銀川”建設與發展十年規劃》,為人們描繪出一幅美妙的生活圖景。

  “一個平臺”指“智慧銀川”政務資源共享平臺;政務信息資源,尤其是人口、法人、地理空間和宏觀經濟四大基礎信息資源,是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是政府各部門創新社會管理與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核心資源,共享需求最為旺盛。推進和加強政務信息共享,可以實現各區縣、各部門之間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共享交換和協同應用,形成全市統一規范的政務信息資源應用模式,大幅降低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本,避免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的形成,對“智慧銀川”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兩個中心”指“智慧銀川”數據中心(含云計算中心)和指揮中心;數據中心和指揮中心像人腦的兩個半球,一個負責計算,一個負責指揮。確保城市信息的優質高效傳遞和信息網絡的無縫連接;確保各信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信息的安全與可靠,從而實現城市資源信息的共享和城市管理的有效執行。

  “十大任務”指圍繞“兩個適宜”重點建設智慧政務、平安銀川、食品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醫療、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社會化服務等相關系統。第一階段建設“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兩個工程,從而推廣到其它行業應用。

  “行動綱要”吹響“智慧銀川”建設的沖鋒號

  “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23億元,比“十五”累計646億元翻了一番半;3G移動通信網絡已覆蓋全區所有縣以上城市和鄉鎮,100%的行政村依靠村委會建設了信息服務站;80%的大型企業應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CAD/CAM)、客戶關系網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等先進信息技術,90%的企業建立了企業內部局域網;銀川市電子政務平臺建成,市、縣(區)統一政務服務平臺形成;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全面啟動;銀川市成為國家“3網融合”試點城市……這些都為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設,推動“智慧銀川”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2年,極具前瞻性和戰略眼光的《銀川市創建智慧城市行動綱要》發布。《綱要》提出,到2015年底,銀川智慧城市建設基本形成基礎設施能級躍升、示范帶動效應突出、重點應用效能明顯、相關產業國內可比的良好局面。具體體現在:

  ——無線寬帶城市基本建成。光纖到戶、無線寬帶覆蓋城鎮化地區,實現百兆接入能力全覆蓋,新建小區家庭接入帶寬達到20Mbps,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熱點的無線寬帶網絡,提供隨時隨地按需接入的寬帶服務。

  ——城市智能化效能初步顯現。城市運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智慧應用體系初見成效,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和便捷普遍提高,基本形成公共服務個性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政府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智能化的應用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有力支撐。云計算、物聯網、軟件信息服務業進一步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軟件產品和較強實力的本地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商、專業咨詢與外包服務隊伍。《綱要》的正式發布,吹響了“智慧銀川”建設的沖鋒號,開啟了銀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征程。

  信息化——創新社會管理的“助推劑”

  興慶區在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進行了社區網格化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將該街道轄區劃分為44個網格,充分利用百姓互動網站、掌上網格等信息化服務手段,進行網格化管理。

  金鳳區通過建立一張網(即社區根據小區情況將小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和兩個平臺(即服務居民信息平臺和志愿者服務平臺)在社區內形成了“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中,事在網中”的服務管理新格局,使服務工作觸角延伸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西夏區46個城市社區、2個農村社區和6個街道辦事處已全部接通寬帶、安裝IPTV設備,所屬31個三星級以上社區配備了投影儀,同時建設形成了以西夏區信息服務中心、街道(鄉鎮)信息化服務站、基層社區信息化服務點的三級網絡體系,實現了西夏區城鄉社區信息網絡全覆蓋。

  靈武市積極探索基于網格化的管理思路,建設社會管理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整合政法綜治、公安司法、民政救助、計生服務、住房建設等主要社會管理、服務部門信息,形成由社區受理、部門處理及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監督的綜合性管理服務平臺。

  永寧縣通過創新社會管理辦法,將原本單一的網絡化管理辦法,通過建立社區居民信息資源庫進行統一管理,構建“部門——街道——社區——小區——樓宇”五級網絡體系,將社區范圍劃分為若干個單元網格,健全網絡管理服務隊伍,確保人在格中、事在網中、事不出格,“出門一把抓,進門再分家”的創新辦法,在社區內協調分工,形成全面掌握實情、及時反映民情、迅速解決民憂、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區管理服務信息化網絡。

  百姓生活搭上智能快車

  在全市906輛單一票制、BRT快速公交和332輛多票制公交車上安裝了固定電子收費車載機和手持式電子收費設備。

  依托郵政網點、小木屋、便民服務站等服務網點已建設數百個公用事業集中繳費點,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繳納水、電、氣、電信、聯通、移動通信費、交通違章罰款、供暖費服務。

  在餐飲、文化教育、商場百貨、休閑娛樂、美容美發等領域,布放消費設備200臺,方便市民利用郵虹通卡消費并享受優惠折扣。

  智慧城市向我們走來

  2013年,銀川市確定了“智慧銀川”建設“1133”行動計劃,即以一個中心: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建設)、一個平臺:共享數據平臺、三個應用:智慧旅游、智能交通和智慧醫療、三個示范工程:濱河新區和閱海商務區智慧園區示范、智慧體驗館為抓手,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大力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實現人、物、城市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連接與協同聯動。

  信息改變世界,智慧創造未來。“智慧銀川”建設,是銀川市搶抓“兩區”建設機遇,建設國際化都市的必然要求,“智慧銀川”建設,也必將成為加快銀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助推器”。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