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商業銀行爭相發展移動互聯網金融

作者:徐可奇
來源:青年報
日期:2013-06-28 16:56:53
摘要:隨著4G牌照發放的時間越來越臨近,商業銀行對移動金融的競爭也迫不及待起來,爭相跨入移動互聯金融時代。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移動金融2.0標準,完全突破了傳統手機銀行的界限,不僅可通過NFC手機支付進行交易或消費的近場支付功能,還能通過手機銀行進行銀行網點預約排隊、電影票、機票、餐廳、景點等預訂的O2O金融和生活服務。

  隨著4G牌照發放的時間越來越臨近,商業銀行對移動金融的競爭也迫不及待起來,爭相跨入移動互聯金融時代。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移動金融2.0標準,完全突破了傳統手機銀行的界限,不僅可通過NFC手機支付進行交易或消費的近場支付功能,還能通過手機銀行進行銀行網點預約排隊、電影票、機票、餐廳、景點等預訂的O2O金融和生活服務。

  移動金融分工完善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仍具上升潛力,工信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移動支付產業總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且未來幾年的年增長率將保持在40%左右。在移動支付領域中,運營商于移動用戶上占有優勢,金融機構及銀行則在商戶支付終端系統方面較為擅長,只有兩者深度合作,才可在共贏的基礎上真正推動中國移動支付領域的前進。

  據了解,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簽署了《關于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這對中國移動支付領域更是具有階段性的意義。據悉,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的有效分工已逐漸形成:中國銀聯在2013年底將擁有共計150萬臺的非接觸金融POS機終端。中國移動則負責大力發展手機錢包用戶,在2013年預計銷售1000萬部NFC(近場支付)功能手機的基礎上,還將對中國移動的用戶發放具NFC功能的SIM卡。

  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田思雨表示,中國銀聯及中國移動的深度合作,勢必令支付終端及受理環境得到改善,推動和促進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

  手機錢包用途擴容

  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正式推出基于NFC-SIM卡的移動支付平臺業務手機錢包。該業務首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4個城市推行。浦發銀行等8家銀行已完成了針對該移動支付平臺系統的對接外,其他銀行也在陸續接入。

  記者了解到,用戶可通過指定銀行對手機錢包進行充值,并在全國范圍內的逾130萬臺帶有銀聯“閃付”標示的終端上進行快捷支付。據悉,該手機錢包可將用戶的銀行卡、公交卡,及企業類、校園類等實體卡電子化,便于用戶進行商戶消費、公共交通系統費用支付、門禁刷卡等。

  研究員田思雨認為,中國移動支付領域的上升潛力不言而喻,而其前進過程中正在或即將面臨的困難也值得注意。如安全問題就是移動支付消費者普遍擔心的首要問題。還有,移動支付產業鏈涉及金融、通信、商務、服務等多個領域,相應軟硬件環境的完善仍需時日。

  新標準突破傳統界線

  多家商業銀行紛紛瞄準移動金融的商機,欲從中搶得市場先機。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移動金融2.0標準,手機銀行不僅應囊括幾乎所有的傳統網上銀行金融服務功能,并能根據手機隨時隨地的特點,圍繞位置服務和線下支付,提供具有渠道特色的生活服務。

  移動金融在金融服務和生活服務的全面覆蓋能力上已超越傳統的桌面互聯網時代的網上銀行服務,比如通過調閱手機電話簿的手機號和姓名即可完成匯款的遠程支付功能、通過NFC手機支付進行交易或消費的近場支付功能、通過手機銀行進行銀行網點預約排隊、電影票、機票、餐廳、景點等預訂的O2O金融和生活服務、通過NFC、二維碼、聲波、搖一搖等手段進行支付等信息的近距離交互功能、通過智能手機的LBS位置服務提供周邊場所或服務的查詢和預約等功能、通過手機銀行自動提醒功能提供周期性的金融和生活服務的溫馨提示。可以看出,浦發銀行移動金融2.0標準已完全突破了傳統手機銀行的界限。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