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將有5-6家機構推出NFC支付服務
非接觸式支付在港如此普及,相當程度歸功于「八達通」,那究竟NFC電子錢包能否大行其道?金管局金融基建發展主管李樹培接受《經濟通通訊社》訪問時表示,「八達通」只為一張儲值卡,但NFC技術可以做交換資料,當中不只付款,還可以收藏印花、機票、護照等,所做到的不只是一張儲值卡簡單。
*金管局冀建立實時支付金融基建*
不過,說到最終,金管局的野心不只在于發展電子錢包,而是希望利用背后的銀行清算,以及電訊商的信號配合,發展一套實時支付金融基建。
「我們希望可以建設一個金融基建,令本港成為地區性支付的樞紐」。李樹培指,目前本港有人民幣、美元、歐元等大額支付系統,連接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未來希望通過NFC的盛行,可以令小額支付系統更先進、更靈活、更便利、更廣闊,更希望所有擁有NFC技術的支付工具都可以互融,「例如我跟你傾生意,我用iPhone,你用iPad一嘟就可以交易」。他希望可以優化系統,從而建立一套「realtime payment infrastructure」(實時支付基建),以增強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事實上,金管局早前已相繼推出電子支票、電子帳單等,又擴大規管小額支付系統統及相關非儲值或儲值工具的法規,目的皆為建立更完善的零售支付平臺。李樹培認為,香港地少人多,并且容易接受電子科技的變速,相信港人亦會愿先嘗試以NFC技術,將智能手機當錢包用。
*NFC互聯互通平臺技術可行,商業決定留待業界商討*
要建立此大型基建,當然少不了一個共通互融的平臺,金管局在推行NFC技術時,起首已道明希望可以設立互聯互通平臺,即一部手機可以有幾張信用卡,換手機及轉換電訊商亦可以原用原先的NFC,而目前銀通亦有意設立平臺,讓銀通的會員銀行可以共用。李樹培滿有信心指,「想不到本港有甚么難題,令NFC推行受阻」,但強調金管局僅作協調角色,并在背后作技術支援,推進互聯互通平臺,至于甚他商業考慮,則交由市場自身發展。李氏指,目前技術上一切可行,只待業界的商業考慮,以及一套完善的國際標準,又透露業界正為合作互相研究中,強調目前市場仍屬健康發展,暫時未有為建成此平臺定下時間表。
*今年將有5-6間機構推出NFC支付服務*
為在港發展NFC,金管局到新加坡視察情況。新加坡前年由政府主導開始全國作出多方面應用,李樹培指,新加坡的NFC未能普及,但主要由于當地不太接受非接觸式支付,與本港情況不一,而當時智能手機亦未如目前般普及,相信本港推行會較新加坡容易。
至于以市場主導,還是政府主導,李樹培則以「峰回路轉」形容本港NFC初步發展情況,透露研究顧問公司制作報告指,起初不多機構認識相關技術,亦不知技術能否在本港成功推行,但就因為報告令機構留意相關發展,其后短短數月受訪機構相繼表示有興趣參與。
研究報告一出,匯豐銀行已急不及待搶「頭啖湯」,推出NFC技術的流動支付服務。李樹培指,匯豐擁有世界網絡的機構,可為市場試水溫,「相信其他銀行亦不希望是市場第三或第四,預計今年有5-6間機構推出相關服務,又指其發展出乎預期快」,認為市場主導始終比政府主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