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首個移動云平臺落地
隨著首個平臺落地,中國電子政務“云”化和“移動”化正在由概念變為現實。日前,由福建聯通與榕基軟件打造的國內首個省級政務移動辦公云平臺對外發布。
隨著上游技術的技術升級和下游的終端普及,電子政務將在云化基礎上向移動端再邁一步。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到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將接近900億元,未來兩年內年均增速有望在10%左右。
各地項目上馬
7月24日,由福建聯通和榕基軟件攜手打造的“數字福建”電子政務移動辦公云服務平臺正式對外發布。作為國內首個省級政務移動辦公云平臺,該平臺項目經福建省發改委正式立項,由“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負責承建,榕基軟件提供技術支持并參與平臺運營,目前已接入福建省發改委、福建省檔案局、福建省外經貿廳及莆田市政府等多個客戶。
據榕基軟件方面介紹,該平臺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信息安全等核心技術,建立統一、安全、開放的省級政務移動應用云平臺,為福建全省各級黨政機關提供移動辦公應用統一接入服務,公務人員可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隨地、安全便捷地進行政務處理和信息查閱,未來可擴展為政務外網統一的電子政務移動信息化服務平臺。
除了已經落地的福建省之外,多個省份也在近期上馬政務云平臺項目。在前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表示,陜西正積極推進電子政務云的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各地數據中心的建設就位,電子政務“云”化的基礎環境已經十分成熟。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3月份,全國已有13個省市自治區規劃出30個左右10萬臺服務器以上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2700多億元。目前設備領域的投資熱已經逐漸冷卻,市場熱點有望向下游轉移,電子政務作為其重要的應用領域,將得到市場更多的關注。
政策持續加碼
2012年發布的《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電子政務依托的信息技術手段發生重大變革,超高速寬帶網絡、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應用不斷涌現,深刻改變了電子政務發展技術環境及條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技術創新為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必須扎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至“十二五”末,政務部門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中央和省級應超過85%,地市和縣區分別平均達到70%、50%以上。
規劃同時強調,鼓勵電子政務向云計算模式遷移。推行“云計算服務優先”模式,制定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和應用行動計劃,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共同推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運行和服務。國家將制定電子政務云計算標準規范。加快研究制定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標準規范。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基于云計算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國標編制已經在今年7月初正式啟動。目前,福建省、陜西省、海南省三個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試點工作也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前期政策明確提出的目標之外,目前我國對行政審批領域的改革也將對電子政務行業構成利好。近日,國務院取消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這將使得相關行政申報、審批等政務系統面臨升級改造需求,監管及規范化管理的要求也使得政務信息化市場規模再度擴大。



